强力蒸汽工业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7706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力蒸汽工业电熨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熨斗,特别是一种强力蒸汽工业电熨斗。
现有工业蒸汽电熨斗中的导汽栓的下端与汽化室壁之间通过下封帽用螺纹紧固,导汽栓的上端与上封帽螺纹联接,上封帽与汽化室壁螺纹联接,上封帽与下封帽之间相互交叠,这种结构所存在的缺点是在下封帽的尖角处极易结垢,上封帽与下封帽之间的间隙较小,这些因素都影响汽化的效果,致使现有工业电熨斗的蒸汽量较小(蒸汽柱直径100mm喷射长度500-800mm),所以熨整速度较慢,而且定形不稳定,再有就是结构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工业电熨斗,它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点,能产生大量的蒸汽,提高使用效果,并简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熨斗和水箱,水箱出水口和熨斗电磁阀进水口用管路相联,其特征是熨斗的导汽栓下端与汽化室壁螺纹相联,导汽栓中段带有压帽,压紧在上封帽上,上封帽与汽化室壁螺纹联接,导汽栓的上段为螺杆,用于固定手柄的梁架。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下封帽,在上封帽与汽化室底面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所以汽化效果比较好,蒸汽柱直径在200mm时,喷射长度可达1000-1200mm,而且没有了下封帽的凸起,结垢现象得到减轻,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导汽栓与固紧螺杆制成一体,使用一个零件,即可以同时起到导汽、紧固的作用,所以使结构得到简化。
本实用新型将水箱制成方形截面,既可以用来作为水箱,又可以用它来作熨斗的包装盒,方便使用的同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水箱上盖两侧带有卡勾,并在卡勾中制有安装吊梁的孔,使用时,将上盖盖好,将吊梁装于孔中,可以保证上盖不会开启。
为了使用更方便,本实用新型将微动开关安装于手柄前方侧面。
本实用新型将手柄、梁架和接线盒用螺栓联接为一体,可以使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熨斗后部装有活动弹性支架,它的两侧插装在熨斗后部,并通过弹性卡装在接线盒上。可以通过支架将熨斗随便支撑在任何地方。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柄及接线盒的组装示意图。
由图可见,1是熨斗的底板,上面带有蒸汽喷射孔,2是熨斗的上盖,在底板与上盖中设有蒸汽的汽化室11,从图中可以看出,导汽栓12的下端带有螺纹,与汽化室的下壁螺纹联接,汽化室的上壁通过螺纹联接安装有上封帽13,导汽栓中段的压帽压紧在上封帽上面,与导汽栓一体的螺杆插入手把5的梁架4中,用螺母6固定,图中7是电磁阀,用于控制给水量,它的进水口通过水管17与水箱23的出水口相联,8是接线盒,上面的线管9中装有导线10,15是调整温度的旋钮,图中所示16是活动弹性支架的侧面图,它是由下部插装在熨斗体中,并卡在接线盒上,将熨斗立起来时,靠支架支承,以免烫损其它物品。蒸汽调整的微动开关3安装在手把前方的左侧,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图中所示水箱23是方形截面,它的上面设有上盖19,上盖的两侧带有卡勾,并在箱体上开有孔20,将吊梁18插在孔中,既可以起到吊挂水箱的作用,又可以将上盖卡位。水箱的下面设有出水口21并且安装有开关22,图中的14是垫圈。
图2中24是手柄体,制成槽形,上面装有上盖25,在手柄体中予埋有螺母26,用螺丝27将梁架4和接线盒固定在手柄体上,手柄体中的槽用于通过微动开关3的控制线,梁架上有两个安装孔,安装在导汽栓上部的螺杆上,用螺母固定。
权利要求1.强力蒸汽工业电熨斗,它包括熨斗和水箱,水箱出水口和熨斗电磁阀进水口用管路相联,其特征是熨斗的导汽栓下端与汽化室壁螺纹相联,导汽栓中段带有压帽,压紧在上封帽上,上封帽与汽化室壁螺纹联接,导汽栓的上段为螺杆,用于固定手柄的梁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熨斗,其特征是水箱制成方形截面,水箱上盖两侧带有卡勾,将水箱吊梁插装在卡勾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熨斗,其特征是将微动开关安装于手柄前方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熨斗,其特征是手柄由槽形手柄体及上盖组成,手柄体中予埋有螺母,用螺栓将梁架及接线盒与手柄固定为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电熨斗,其特征是熨斗后部装有活动弹性支架,它是由两侧插装在熨斗后部的。
专利摘要强力蒸汽工业电熨斗,熨斗的导汽栓下端与汽化室壁螺纹相联,导汽栓中段带有压帽,压紧在上封帽上,上封帽与汽化室壁螺纹联接,导汽栓的上段为螺杆,用于固定把手的梁架。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下封帽,在上封帽与汽化室底面之间留有适当的间隙,所以汽化效果比较好,蒸汽柱直径在200mm时,喷射长度可达1000—1200mm,而且没有了下封帽的凸起,结垢现象得到减轻,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将导汽栓与固紧螺感制成一体,所以使结构得到简化。
文档编号D06F75/02GK2285784SQ9623918
公开日1998年7月8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2日
发明者常炳仁 申请人:常炳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