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晾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78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晾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适合安装在家庭、宾馆卫生间等场所的一种折叠式晾衣用具。
目前,在家庭生活中,为晾晒衣裤,需在屋内或晾台上安装固定的晾架,虽然结构并不复杂,但需占用较大的空间且欠美观。尤其是当出差在外,晾挂衣服等往往很不方便,以至旅客为此常出差带衣架,在客房内拉绳挂衣。这既不方便,也欠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折叠、取挂方便,体积较小,外观美观的折叠式晾衣器。
本实用新型主体方案是所述的架体系由两个座体和固定设于其间的撑梁整体构成;在所述的座体的端部铰接设有撑杆,撑杆内端部由设于座体内的挡体限位;且在两撑杆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滑槽,其间设有相应的晾杆。在所述的滑槽内设有与之相配的长滑块,在长滑块的前端设有钩靴,后端设有挡靴以及与长滑块相垂直的滑座;而晾杆通过其端部的晾杆座与所述的滑座相铰接。所述长滑块的钩靴与相邻长滑块的挡靴相交叠,且在上下滑槽的前端部设有阻尼狭滑槽,以使钩靴及长滑块等紧卡在槽内,利于晾杆保持稳固不动。一般地,由于所述的长滑块的两端钩靴、挡靴与相邻长滑块的相应挡靴、钩靴相互交错,只需将上下两端的钩靴端部卡固,就可使各晾杆的彼此间位置固定不动,从而可有效防止晾杆的可能滑动。
另外,所述的晾杆可采用喷塑的钢筋制成,其它结构可采用注塑件装配而成。撑杆的长度一般可为撑梁的一半,撑梁的长度规格为400~1500mm,晾杆以五档左右为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折叠、取挂方便,安装牢固,收合后体积小,使浴室等处的使用空间不受影响,且外观美观、大方,尤其适合安装于家庭、宾馆卫生间等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
图1的A-A剖视放大图。
附图3是附图2的B-B剖视放大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座体2与撑梁1采用模具整体注塑制成(参见附
图1和附图2所示)。两根U型的撑杆5的内侧设制有滑轨54与滑槽7,长滑块8置于滑槽7内,且其两端的钩靴81与档靴82均制成U型靴体,骑扣在滑轨54上,相邻的长滑块8的挡靴82与钩靴81相互交叠;在挡靴82的一侧设有与长滑块8相垂直的滑座83,且所述的长滑块8、钩靴81、挡靴82和滑座83一体注塑而成(参见附图3),晾杆4采用Φ5mm钢筋喷塑,并在两端注塑制有晾杆座3,后者通过晾杆座3上的轴50与置于两侧撑杆5内的滑座83相铰接;然后,将两撑杆5的端部安置在座体2的端部上,并由钢轴50将两者相铰接。
另外,在座体2的一侧设有安装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膨涨螺丝将其固定在浴室或卧室的墙上。平时,撑杆5对折叠合在撑梁1上,其间的晾杆4缩藏于撑梁1与撑杆5构成的腔内,并且两者采用定位扣扣合成一体,因而不太占用空间。
使用时,只需将撑杆5打开,撑杆的内端部51由设于座体内的挡体11限位,使之与撑梁1相垂直,随后拨拉设于下侧长滑块8前端的拨钮6,使其挡靴82推动其上方的相邻长滑块8的钩靴81,依次将各晾杆4打开。并且,拨钮6的端部以及最后一根晾杆的挡靴82嵌入阻尼狭槽70内,使之各晾杆4彼此呈等距离定位。所需的距离可由长滑块8的长度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晾衣器,包含有架体、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系由两个座体(2)和固定设于其间的撑梁(1)整体构成;在所述的座体2的端部铰接设有撑杆(5),撑杆的内端部(51)由设于座体内的挡体(51)限位;且在两撑杆(5)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滑槽(7),其间设有相应的晾杆(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晾衣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滑槽(7)内设有与之相配的长滑块(8),在长滑块(8)的前端设钩靴(81),后端设有挡靴(82)以及与长滑块相垂直的滑座(83);而晾杆(4)通过其端部的晾杆座(3)与所述的滑座(83)相铰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晾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滑块(8)的钩靴(81)与相邻长滑块的挡靴(82)相交叠,且在上下滑槽的前端部设有阻尼狭滑槽(7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式晾衣器,其特征在于撑杆(5)内设有5个滑槽(7),其滑体长度由上至下等距增长,且在下侧长滑块(8)的前端设有拨钮(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晾衣器,其特征在于撑杆(5)内设有5个滑槽(7),其滑体由上至下等距增长,且在下侧长滑块(8)的前端设有拨钮(6)。
专利摘要一种安装在家庭、宾馆卫生间等场所的折叠式晾衣器。它是由座体上固定设有撑梁,在座体的端部铰接设有撑杆,撑杆的内端部由设于座体内的挡体限位,且在两撑杆上分别设有若干个滑槽,其间设有相应的晾杆。折叠、取挂方便,安装牢固,收合后体积小。
文档编号D06F57/08GK2340794SQ9822370
公开日1999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9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9日
发明者吴建武, 杨松涛 申请人:吴建武, 杨松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