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0260阅读:1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微珠成珠技术领域。
有关玻璃微珠粉末成珠法的现有技术有,由格拉沃贝尔公司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申请号为86104731,发明名称为玻璃球的生产方法和设备的专利申请,以及由该公司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申请号为88104237.4,发明名称为制造玻璃细珠的球化炉和工艺的专利申请。所记载的玻璃微珠成珠方法是,由助燃气体如氧气做为载体,将玻璃粉末吹入燃烧室,由可燃气体如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高温将玻璃粉末融化为液滴,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成为球形,收集冷却后即为玻璃微珠。它所采用的设备由加料部分、燃烧室、取珠部分组成。整套设备有4层楼高,仅燃烧室最高可达5m。可用来制造40~800μm的玻璃微珠。这项技术存在某些缺点,如火焰的气氛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当为还原性气氛时,容易使玻璃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使玻璃微珠表面产生污染。当为氧化性气氛时,火焰气流短而急,液态微珠在高速气流拉力作用下,容易变成椭球形。由助燃气体直接将玻璃粉末简单地吹入燃烧室内,粉末的分散度不高。当制造直径小于20μm的微珠时,由于粉末粒度也很小,分散度低,发生粘连,成珠率、合格率都较低。所采用的设备较为庞大,适于单一产品大批量生产。不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玻璃微珠的制造。另一种现有技术记载在由福州市玻璃厂向中国专利局申请的,申请号为88107701.1,发明名称为玻璃微珠的制造工艺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它所公开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玻璃粉末掺入炭粉中,炭粉充当隔离物,将每一粉末隔开,以免高温粘连。将混合后的粉末装入由耐火材料制作的耐火盒罐中,置入马弗炉加热至粉末玻璃的融熔温度,形成微珠。这种方法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由于玻璃粉末在融熔温度如800~1000℃下要持续一段时间,如1.5~2小时,对于某些种类的玻璃来说,将可能发生析晶。另外,在高温下,炭粉在玻璃液滴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微珠表面着色,既使进行酸洗,也很难消除。这种工艺还存在着一个炭粉与微珠的分离工序,较为繁锁。由于混合粉末在高温下呈堆积状态,所制成的玻璃其椭球率较高。另外,它只适用于珠径为1~10μm的玻璃微珠的制造。
为了小批量多品种制造玻璃微珠,提高成珠率,降低椭球率,使用同一套设备,能够制各种珠径的玻璃微珠,保证微珠表面洁净,无析晶,我们发明了本发明之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之方法是这样实现的,携尘气流自扬尘室入口1吹入,玻璃粉末落入扬尘室3后,在携尘气流作用下反复翻滚至高度分散,携尘气流可为室温,也可为预热致某一温度。携尘气流夹带玻璃粉末自通道4进入加热管6,管内温度达到玻璃粉末的融熔温度,至热方式为电热,玻璃粉末在飘经加热管后被熔化成玻璃液滴,并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呈圆球状。在加热管出口7处,相切吹过一常温气流,称为负压气流,负压气流一是将玻璃液珠自加热管出口7吸出,二是使玻璃液珠固化为玻璃微珠。在此方法中,应当先开启负压气流,后开启携尘气流,先关闭携尘气流,后关闭负压气流。两气流压力的大小决定玻璃粉末在制珠设备中经过的时间,从而间接控制成珠率、椭球率等指标。本发明之设备为,参见附

图1,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扬尘部分、加热部分、收集部分。进一步说,扬尘部分的核心为扬尘室3,它呈圆筒状,两端面为球面,横置,一端开有气流吹入口1,另一端装有加料漏斗2,漏斗口5伸入扬尘室3内,吹入的携尘气流与漏斗口5相切。扬尘室3由通道4与加热部分相连。加热部分的核心为加热管6,管外布有电热件,加热管6为管状,竖置,一端与通道4相连,另一端为出口7,出口7呈圆锥状。在出口处设有收集部分8,其核心是吹风装置,另外还有微珠的收集装置,吹风装置提供负压气流,自加热管出口处7相切而过。
采用本发明之方法和设备,可取得一系列积极效果,由于本发明在玻璃粉末被加热前,被充分扬尘,使得玻璃粉末的分散度较高,从而避免了在高温下玻璃粉末的相互粘连,使得所制得的玻璃微珠粒度趋于一致,成珠率得到提高。由于采取的是电热,不存在上述前一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炉膛气氛所引起的问题,消除因还原而使微珠表面污染问题,椭球率也大为降低。由于玻璃液滴是在加热管6中飘浮而过,没有受到强气流冲击,也没有因堆积而发生的挤压,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制品的椭球率。玻璃粉末乃至玻璃液滴自加热管中浮飘而过,时间仅有2~3分钟,因此,析晶现象不会发生。由于在加热管出口7吹过一气流,它可使玻璃液滴迅速固形,从而进一步确保微珠的圆度。当携尘气流被预热后,可充分消除玻璃粉末的结团现象,提高分散度,提高成珠率及珠径的合格率。由于本发明之设备简单、小巧、制珠时间短,原料散落、流失少,从而成珠率高,且可根据需要,随时可用同一套设备制造不同粒度的玻璃微珠。更适合小投资、小批量、多品种制造玻璃微珠的需要。根据本发明,可制造粒径在1~500μm的玻璃微珠,对于30~50μm粒径的常用微珠,成珠率≥80%,椭球率≤3%。
附图是本发明之设备示意图,其中,图1是气流下降的成珠设备,图2是气流上升的成珠设备。
下面举例说明本发明。例1,首先介绍方法部分,制造的是高反射率玻璃微珠,所采用的玻璃其重量组成为SiO2TiO2BaO B2O3Al2O3ZnO As2O35 34 47 4 55 少许该玻璃Nd=1.9246,制成粉末过240目和300目筛,取其之间的玻璃粉末做为制珠原料。
先开启负压气流,压力为2Mpa。然后开启携尘气流,压力为1Mpa,紧接着将1kg玻璃粉末装入加料漏斗2,进料量为1.5kg/h。按着上述工艺参数,玻璃粉末在制珠过程中行走时间为3分钟。加热管温度控制在1050℃,等加料漏斗2中的玻璃粉末全部进料完毕后,先关闭携尘气流,3分钟后关闭负压气流。所制得的玻璃微珠其粒径范围在30~50μm之间,成珠率≥80%,椭球率≤3%,利用该微珠制做的反射屏回归反射率为20%。在此例中,所用设备为,见图1,扬尘部分在加热部分上部,收集部分在加热部分下部。扬尘部分的核心是扬尘室3,它呈现圆筒状,横置,直径40mm。两端呈球面,曲率半径为20mm。扬尘室长为120mm。加料漏斗2置于扬尘室3携尘气流吹入端1的上部,其出口5直径为3.5mm。携尘气流自加料漏斗出口5处相切而过。加热管6竖置,陶瓷质,内径13cm,长190cm,加热管出口7直径1cm。由通道4将扬尘室3和加热管6二者相连。负压气流自加热管出口7处相切而过。例2,无碱玻璃微珠的制造,所采用的玻璃其重量组成为SiO2Al2O3B2O3BaO As2O349 10 15 25 1制成粉末后过420目和500目筛,取其间的玻璃粉末为制珠原料。所采用的制珠设备与例1不同的是扬尘室3置于加热管6下部,见图2,收集装置8置于加热管6上部。因此,工艺条件做相应调整,其结果是,先开启负压气流,压力为0.1Mpa,再开启携尘气流,压力为0.5Mpa。如果负压气流为0.5Mpa,则携尘气流压力为1.0Mpa。也就是说,不管哪一气流,其压力都要比例1中的压力为小,并且负压气流压力小于携尘气流压力。由于玻璃粉末粒度较小,将携尘气流预热至300℃,将使扬尘效果提高。加热管6温度控制在1200℃即可。在此例中,玻璃粉末在制珠设备中行程时间仍为3分钟。那么,可在关闭携尘气流3分钟后关闭负压气流。在此例成珠率≥20%,珠径为6~7μm。例3,超细钠硼硅玻璃微珠的制造。所选用的玻璃重量组成为SiO2B2O3Na2O Al2O3Sb2O362.727.268.3 1.44 0.3制成粉末后过300目筛,再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粒径为1μm左右。所采用设备和主要工艺参数与例1相同,不同的是加料漏斗出口5直径为1.5mm,加热管6内径16cm。负压气流、携尘气流压力相同,在1~2Mpa之间,携尘气流预热至300℃,加热管6温度为1080℃。成珠率≥10%,珠径1μm。例4,钾铅硅玻璃微珠制备,其玻璃重量组成为PbO SiO2K2O As2O362 26 12 0.3制做普通反射屏所需玻璃微珠可由此例获得,加热管6温度为900℃,其余参数与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方法,玻璃粉末在融熔温度下成为玻璃液滴,冷却后即为玻璃微珠,其特征在于,玻璃粉末在被加热融熔前,由携尘气流在扬尘室3内将其充分扬尘,然后飘经加热管6被熔为玻璃液滴,加热管致热方式为电势,由负压气流将玻璃液滴自加热管出口7处吸出,并固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携尘气流可为室温,亦可预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携尘气流与加料漏斗口5相切吹过,负压气流与加热管出口7相切吹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开启负压气流,后开启携尘气流,先关闭携尘气流,后关闭负压气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携尘气流按上升方式在加热管6中流动时,携尘气流的压力在0.5~1.0Mpa范围内确定,负压气流在0.1~0.5Mpa范围内确定,当携尘气流按下降的方式在加热管3中流动时,携尘气流的压力在1~2Mpa范围内确定,负压气流压力在1~3Mpa范围内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玻璃粉末乃至玻璃液珠在成珠设备中经过的时间为1~3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制珠玻璃的融熔温度,确定加热管温度在900~1200℃范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制备的玻璃微球珠径在1~500μm范围内确定。
9.一种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设备,由加料部分、加热部分和收集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加料部分又是扬尘部分,其核心是扬尘室3,加热部分的核心是加热管6(1)扬尘室3筒状,横置,两端面为球面,一端开有气流吹入口1,另一端开有气流吹出口,在靠近气流吹入口1一侧上部装有加料漏斗2,漏斗口5伸入扬尘室3。(2)加热管6为管状,竖置,在其周围布有电热件,其一端为圆锥状出口7。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珠设备,其特征在于,即可以扬尘部分在加热部分上部,收集部分加热部分下部,也可以将两者位置互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珠设备,其特征在于,扬尘室3的直径与长度比为1比3,端面球面的曲率半径等于扬尘室3内半径,加料漏斗口5直径为1.5~3.5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珠设备,其特征在于,加热管6内径13~16cm,长190cm,加热出口7直径为1cm。
全文摘要
玻璃微珠粉末飘浮电热成珠方法和设备属于玻璃微珠成珠技术领域。现有技术存在微珠表面污染、析晶、椭球率高等缺点,在不同的现有技术中还存在设备复杂庞大、工序繁琐等缺点。本发明采用精干的设备,多品种、小批量制造具有极低椭球率、均匀珠径、清洁透明的玻璃微珠。可适用于珠径在1~500μm范围的玻璃微珠的制造。
文档编号C03B19/00GK1263871SQ00102868
公开日2000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7日
发明者曹志峰, 张希艳, 赵志强, 李莉, 赵振明 申请人: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