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8792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行业一般用陶粒砖砌筑建筑物墙体,抹灰后形成墙体。主要应用于框架结构的非承重墙体上。这种砌抹技术是传统的施工技术,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施工人员技术要求高,墙体重量大,施工周期长,施工现场脏、乱、等诸多的弊端。而通过人工或机械模具生产出来的轻体镁水泥墙体,虽克服上述不足,但墙板间接口裂缝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而内墙体只能生产条型板,不能模具生产大型整体墙体,其产品质量也不稳定,故在建筑上大规模应用还有相当一段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可在施工现场组装整面墙体,施工周期短、结构强度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所述墙体板由整体框架构成龙骨结构,框架两面固定轻体材料板体,两个板体间形成空腔,框架内有若干条横梁、竖梁与框架相连接,墙板上、下两端带有连接的插口结构框架左、右两侧架体以及竖梁上均带有多个横向相贯通的条形开口小槽。条形开口小槽便于在墙体中设电源线和通信线路之用。本实用新型可克服陶粒砖砌抹墙体及镁质注塑条形墙体的不足,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施工周期,减轻了肥梁胖柱造成的承载,减轻了施工强度,增大了使用面积,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可在工厂进行,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严组装,是墙体生产工厂产业化、机械化的一条新路。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墙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框架凸接口槽、凹接口槽结构示意图图4为内墙体连接示意图图5为内墙与轻体材料板体连接结构图图6采用定位方结构插入墙体板凹接口槽连接结构图图7为横竖框架采用螺钉连接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所述墙体板由整体框架构成龙骨结构,框架两面固定轻体材料板体1,两个板体间形成空腔,如图3所示,框架内有若干条横梁2、竖梁3与框架相连接,墙板上、下、左、右均带有连接的插口结构,如图2所示,框架左、右两侧架体以及竖梁上均带有多个横向相贯通的条形开口小槽4,以便于在墙体中设电源线和通讯线路之用。如图6所示,连接的插口结构为凹接口槽6、凸接口槽7,凹、凸接口槽的截面为方形。整体框架可用模具注塑成型框架,两面分别扣有轻体材料的板体1,用胶加压及螺钉8紧固在框架上,如图6所示,室内墙体板利用板与框架间一定尺寸的错位,形成墙体四周的凸接口槽6、凹接口槽7。
实施例2如图7所示,整体框架及横梁、竖梁间用金属件9及螺钉5连接紧固组装而成,两面分别扣有轻体材料的板体1,如图5所示,用胶加压及螺钉8紧固在框架上,室内墙体板利用板与框架间一定尺寸的错位,形成墙体四周的凸接口槽6、凹接口槽7。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重述。
墙体与建筑框架的连接结合(1)框架式墙体与梁及地面的连接结合如图6所示,在上梁和地面上在安装框架墙体的中心线上定位并用若干膨胀镭钉固定住长、宽同凹槽相同尺寸的轻体材料小方,其长度等于柱间长度。或在做梁时预埋若干铁件,将安装在小方上的铁件与预埋件焊接即可。
(2)两侧立柱的定位小方安装工艺与梁的定位小方安装工艺相同。
(3)将墙体板的凹口分别插入上下或左右的定位方中,形成整体一面墙,最后一块墙板中的一面扣板出厂时不紧固,现场插入最后的定位小方后再紧固即可,全部定位小方入槽后,用螺钉紧固墙体板与定位小方间接口及板间接口处,即形成实用墙体。
权利要求1.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其特征是所述墙体板由整体框架构成龙骨结构,框架两面固定轻体材料板体(1),两个板体间形成空腔,框架内有若干条横梁(2)、竖梁(3)与框架相连接,墙板上、下、左、右均带有连接的插口结构,框架左、右两侧架体以及竖梁上均带有多个横向相贯通的条形开口小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其特征是连接的插口结构为凹接口槽(6)、凸接口槽(7),凹、凸接口槽的截面为长方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其特征是整体框架可用模具注塑成型框架,两面分别扣有轻体材料的板体(1),用胶加压及螺钉(8)紧固在框架上,室内墙体板利用板与框架间一定尺寸的错位,形成墙体四周的凸接口槽(6)、凹接口槽(7)。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其特征是整体框架及横梁、竖梁间用金属件(9)及螺钉(5)连接紧固组装而成,两面分别扣有轻体材料的板体(1),用胶加压及螺钉(8)紧固在框架上,室内墙体板利用板与框架间一定尺寸的错位,形成墙体四周的凸接口槽(6)、凹接口槽(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所述墙体板由整体框架构成龙骨结构,框架两面固定轻体材料板体,两个板体间形成空腔,框架内有若干条横梁、竖梁与框架相连接,墙板上、下两端带有连接的插口结构框架左、右两侧架体以及竖梁上均带有多个横向相贯通的条形开口小槽。条形开口小槽便于在墙体中设电源线和通信线路之用。本实用新型可克服陶粒砖砌抹墙体及镁质注塑条形墙体的不足,从而极大的减少了施工周期,减轻了肥梁胖柱造成的承载,减轻了施工强度,增大了使用面积,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框架式轻体内墙体板可在工厂进行,采用机械化大规模的生产组装,是墙体生产工厂产业化、机械化的一条新路。
文档编号E04C2/30GK2592754SQ03211938
公开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4日
发明者胡英杰 申请人:胡英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