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549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音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音面板,其用在各种不需要的声音得抑制的地方,如背景噪音。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可用作家用或公共建筑物的内壁的衬里。该面板的一个特别用途是用作录音室墙壁的衬里。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面板主要是利用穿孔面层加上不透气片及纤维玻璃吸音层以达致吸音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会吸音的面板。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面板,可以改进建筑物内的声音质量,如录音中基本没有背景噪音和不需要的噪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吸音面板,该面板具有相对表面,其中一个表面面对声源;多个在相对表面之间延伸的孔,将这些孔成型为使声波从与声源面对的表面的孔入口端至另一表面的出口端的传送优化。
在孔的出口端最好有不透气片材。
在出口端处的孔的排放系数最好为约0.7至约0.85。
该面板最好由木材或其替代物制成。该面板可用来作墙壁的衬里或包层。该面板可具有规则或不规则剖面形状,例如,八边形或矩形是适合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P;图2是吸音面板的局部透视图;图3是与图2相应的分解透视图;图4是与图2的面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2的面板的局部剖视图,其中示出了面板中孔的形状;图6是示出图1面板中的孔和凹槽的布置的示意图;图7示出可选的凹槽的形状;
图8是由吸音面板制成的吸音结构的透视图;图9和10是多于两个吸音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11是对吸音面板测试结果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依靠孔的形状来调节流体波在介质中再对准和传送的方式,尤其是声波的传送。声音压力波穿过一个较狭窄颈部或长度为“L”、剖面为“A”的开口传入或传出封闭的容积“V”。与机械或电子系统一样,该声音振荡器可以由传入波驱动。对于只允许放射至一半空间的凸缘或阻尼开口,在开口的边缘附近的空气实际上比其中心的空气更易于移动。穿过各种开口以及其相关校正系数α为0.79-0.85的压力波在整个剖面上具有均匀的向外速度。本实用新型使穿过面板材料的均匀声波的传送优化。将具有如穿孔、凹陷、缺口、凹部、凹槽或其它类似形状的定形孔、构型和深度的元件的设计优化成所需环境。
对于优化有阻尼区域的孔的尺寸和形状,α可被调至0.85。这取决于其声波频率和传送强度待优化的元件的应用场合。
通过将阻气材料片材用作在孔的一端的覆盖物,能将端部校正系数α优化至接近0.79。
最好将孔布置成平行成行,各行的孔对准。
在一个具体例子中,如图1所示,面板P具有成行的延伸穿过面板厚度的孔H。
每个孔H都有相对深的平行侧面入口部1,该入口部1通向直径减小的狭窄颈部2,向外扩张至钟型部3。在面板P的后部有一个盖体C。面板有效地吸音。
图2-6的面板20包括一个木制框架21,其相对侧(图2未示凹槽侧)的舌部22和凹槽23使两个或多个面板固定在一起形成吸音结构,如独立柱体或底座、墙壁衬里、窗或门帘(未示)。
在框架21内固定有三层24、25、26。形成面板的、面向待吸音房间的前面27的层26包括一个锥形孔28阵列。孔28在面27处比孔底部要宽。层25也具有从其穿过的锥形孔29阵列,这些孔29与孔28对准和对齐,如图4、5所示,在任何情形下都形成延伸穿过层25、26的钟型孔。
如图所示,面板的孔和凹槽可有不同布置,图中示出三个可能的选择方案。在第一种选择中,如A所示,相邻行的孔交错,在每一行孔的下面有一凹槽30。在第二种选择中,如B所示,孔没有交错但是被进一步间隔。具有较少的相应的凹槽30。在第三种选择中,如C所示,有两种直径不同的孔。每个其它行的孔包括首先,大直径孔;还有小直径孔,每个交替行都只是小孔。在任一行,每一个大孔有一个凹槽30。
图3示出三种一起使用的选择A、B和C,但是对于整个面板来说,只能选其中之一。
例如,如图7所示,可以按照需要改型凹槽30。于是,可将凹槽构型成在它们之间限定有台面台阶40、锥形台阶41、蓬状台阶42或有切口的台阶43。
图8示出由四个方形面板制成的独立木制柱49或底座。这些面板可与图2-6的一样(但是,具有舌部和凹槽布置)。图9和10进一步示出了带孔的面板,与图1-6的类似。在图9中,孔50通向凹槽51。在图10中,具有成形孔50(与图1-6的类似)的层55穿过层55抵达吸音层56。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样品测试,其中对四个吸音面板进行了比较,即1.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声音隔膜和无空腔的木制面板;2.带有声音隔膜和100毫米空腔的吸音面板;3.带有150毫米空腔的吸音面板;4.带有200毫米空腔的吸音面板;5.带有50毫米厚、32kg/m3的纤维玻璃内充物和50毫米空腔的吸音面板。
本实用新型证明为在测试的吸音样品中具有最低的频率(Hz)。图11以表格示出测试结果。
本产品主要是通过特别设计4度倾斜放射密室以令空气放射校正系数由传统0.5提高至0.85以令吸音效果显著提高。从而不需要纤维玻璃吸音层便可达致吸音效果,并能以更少穿孔率以符合现今市场饰面的需求。
其中可参考由伍博士在香港理工大学学校进行测试报告为样品2与样品5之吸音对照比较,当中可发现,该产品之吸音率在500Hz达0.97,相对传统产品0.93为高。此比较在同一穿孔率、安装厚度及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样品2为本产品,样品5为传统产品。本产品主要应用于戏院、演奏厅、大剧院及会议中心等对声学要求高的地方。
权利要求1.一种吸音面板,其特征在于,该面板具有相对表面,其中一个表面面对声源;多个在相对表面之间延伸的孔,将这些孔成型为使声波从与声源面对的表面的孔入口端至另一表面的出口端的传送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音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孔的出口端有不透气片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音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出口端处的孔的排放系数为约0.7至约0.8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音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孔包括一个在前面的第一较宽部分和一个远离所述前面的较窄部分。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在室内降低回音和背景噪音的吸音面板。该面板可被形成独立结构以放在室内合适的地方或墙壁的衬里和窗帘、门帘。例如,该面板由木材制成。孔延伸穿过面板并被构型成有相对深的侧面平行或锥形部,该平行或锥形部通向锥形颈部,向外扩张至钟型部。被覆盖的面板设置在面板的后面,该覆盖物由不透气材料制成。
文档编号E04B1/84GK2668734SQ0327204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9日
发明者梁永仁 申请人:建筑声学(国际)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