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609阅读:6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是一种玻璃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有的玻璃砖,它由两片“凹”形的玻璃对合而成,形成中空的玻璃砖体,在使用时,跟普通的实心砖一样,在两块玻璃砖之间涂抹上水泥等粘接材料进行堆砌,这种玻璃砖随着墙体的堆砌,位于墙体下部的玻璃砖承受越来越多的重量,由于玻璃的脆性,容易造成玻璃砖的碎裂。并且由于玻璃砖的结构是由两片玻璃对合而成,在堆砌时不容易砌平,不仅劳动效率较低,而且影响美观。为改变这些不足,有的厂家在玻璃砖外加设塑料的外框,以期能增加砖体的强度和堆砌的速度,但铸塑的成本较高,而且每块玻璃砖之间缺乏关联性,所砌墙体的整体强度不够,无法适合用于如外墙等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增加砖体之间关联性,以增加整面墙体的强度,并能提高堆砌劳动效率的玻璃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玻璃砖,它包含砖体,在砖体的周边设有框架,在框架的外侧面设有纵向的凹槽,在凹槽内可嵌设加强筋,用来提高单块玻璃砖的受力能力及增加整面墙体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玻璃砖的砖体外设置框架,减少了砖体的受力,而且由于有了平整的外框架,玻璃砖更便于堆砌,能提高劳动效率;在框架外侧的凹槽内加设加强筋,可以提高整面墙体的强度,使之能适用于更广泛的场合。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框架外侧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玻璃砖,它包含砖体1,砖体1是由两片“凹”形玻璃对合而成的中空的玻璃体,在砖体1的周边设置有框架2,框架2的外表面平整,适于快速堆砌。并且由于框架2的存在,使墙体的大部分重量经由框架2传递到了地面,减轻了砖体1的受力,提高了安全性。
如图2所示,框架2的外侧面纵向设有两条凹槽3,在砌墙时,可以在槽内增设加强筋,使各块玻璃砖之间形成网络联系,大幅的提高了整面墙体的强度,在此,设在框架2外侧面的凹槽3也可以是一条或多条,以满足整面墙体的不同强度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玻璃砖,它包含砖体(1),其特征是在砖体(1)的周边设有框架(2),框架(2)的外侧面纵向设有凹槽(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砖,它包含砖体,在砖体的周边设有框架,在框架的外侧面设有纵向的凹槽,在凹槽内可嵌设加强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玻璃砖的砖体外设置框架,减少了砖体的受力,而且由于有了平整的外框架,玻璃砖更便于堆砌,能提高劳动效率;在框架外侧的凹槽内加设加强筋,可以提高整面墙体的强度,使之能适用于更广泛的场合。
文档编号E04C1/42GK2670478SQ20032012723
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5日
发明者柏曲克, 白纳德, 赖伟 申请人:赖伟, 白纳德, 柏曲克, 赖 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