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884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的制作方法
技朮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房屋,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工业预制的标准化钢筋混凝土房屋构件装配而成的房屋。
背景技术
目前,房屋的制造通常是将原材料从产地运往房屋建造地施工,不仅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污染,在施工所在地也容易造成沙尘污染和噪音污染,而且这种非标准化的砖混结构房屋和框架结构房屋的设计和施工造价高,工期长;也有一种本地预制本地安装的“大板楼”施工方法,用简单的不附带墙角的墙板与楼板进行装配,但由于造价高于传统施工,而且稳定性差,实际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不高;现有的可组装的房屋大部分是采用轻质材料做成的,虽然轻便,可快速组装,但由于保暖防热隔音性能差,折旧损坏率高,普遍被作为临时建筑使用,不能作为永久建筑居住生活;还有一种钢材玻璃房屋,虽然能够快速组装成为永久性建筑,但由于造价高,而且玻璃反光,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也不能作为普通房屋使用;另外,现有的非标准化房屋装饰经常对房屋结构随意改造,容易损坏房屋产品的质量;同时,房屋装饰材料单调,材料本身的污染以及非标准化的装修,造成了房屋不同程度的污染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以克服现有组合式房屋保暖防热隔音性能差,折旧损坏率高,不能作为长期建筑使用等不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包括工业预制的标准化房屋构件房屋基础、墙体、楼板、楼梯、走道、门、窗、楼层、屋顶,所述构件上设置有扣接件和预制预留孔,所述房屋由所述标准化房屋构件装配成一整体,所述墙体和屋顶为钢筋连接对焊,并在焊结处用混凝土弥合补缝,每层房屋墙体之间的横向衔接、所述门窗与墙体和楼板的连接及楼层之间的连接为扣接件连接。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楼层是在模板式房屋运输标准箱内整体预制的标准化房屋构件。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墙板是内部填充有稻壳、稻草和农作物秸秆的空心墙板。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房屋的外墙体带有墙角,墙角处设有预制预留孔,装配房屋时用锚链从屋顶到房屋基础并穿过每层房屋的墙角锁链在一起。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房屋的外墙体上还附着有内附墙,所述内附墙用预制预留螺丝钉和暗扣锁链安装在外主墙上。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内附墙用粘合剂粘附在外墙体上。
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是所述内附墙是空心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房屋产品取代了砖混结构房屋的砖瓦材料,也不采用立柱、横梁作为载重并填充空心砖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房屋的制造效率,而且造价低,环境污染小,同时增大了房屋的使用面积;2、由于本发明的墙体是带有墙角的,而不是简单的平板墙体与墙体的连接,所以装配后的房屋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3、由于本发明运用了混合材料制造的空心墙体,使得房屋具有冬季保暖、夏季防热及隔音的功能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1是不带墙角的平板形墙体;图2-2是墙角连带一面墙体;图2-3是墙角连带两面墙体;图2-4是墙角设有预制预留孔并附着内附墙的外墙体;图3是本发明的楼板;图4是本发明的标准箱;图5是内部预制楼层的标准箱。
图中1-房屋 2-墙体 3-预制预留孔 4-内附墙 5-楼板 6-标准箱 7-吊卸环 8-拖拉环 9-轮子 10-在标准箱内预制的楼层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房屋1由标准化混凝土房屋构件如房屋基础、墙体、楼板、楼梯、走道、门、窗、楼层、屋顶等装配而成。
图2-1、2-2、2-3分别是本发明中墙体2的4种形式。图2-1是不带墙角的平板形墙体,图2-2是墙角连带一面墙体,图2-3是墙角连带两面墙体,图2-4是墙角设有预制预留孔3并附着内附墙4的外墙体。
本发明对房屋产品提供标准化房屋构件,如墙体、楼板等可设计成方形、圆形、三角形、正多边形、椭圆形、圆锥形、圆柱形、蜂窝形等几何形状,利用其稳定性和规律性的拼贴,实行标准化集约化的设计。
本发明全部或者大部分采用在依山靠水的沙石、水泥、钢材等房屋建材资源所在地设计标准化工业厂房,运用工业化流水线的方式预制复制房屋产品的零部件和组合件。
本发明提供的房屋构件如墙角连带两方墙体、墙角连带一面墙体、墙角连带一方墙体和一层楼板、整体或一层楼梯走道、整体卫生间和厨房、分单元房屋基础、化粪池、门、窗、墙体、房屋管线等采用预制组装的方式制造。房屋上下层的载重立墙和平面楼板在组装时采用钢筋连接对焊的技术,并在钢筋对接焊结处采用混凝土弥合补缝。本发明还在房屋上下层的外墙体墙角处提供预制预留孔,在组装房屋产品时用钢筋等材料制作的锚链,穿过每层房屋的墙角,从屋顶到房屋基础锁在一起。每层房屋横向衔接处采用钢材锁扣件和暗螺丝技术衔接固定,可以缓冲地震对房屋的破坏作用。
门窗的安装采用预制预留暗螺丝钉和暗扣锁的方式安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钢筋混凝土空心墙,用稻壳、稻草、麦秸、高粱秆、玉米秸等废弃农作物粉碎后作为墙体填装料,以达到保暖防热隔音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外主墙为采用实心的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抗压抗拉的载重墙体,外主墙的厚度和钢筋的配比由施工设计人员根据楼层的高低,楼体沉重的大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算设计。
内附墙为采用密封塑料的、柔性密封玻璃等无公害混合材料预制的空心墙、空心屋顶、真空墙、真空屋顶。利用空气导热性能差、真空导热性更差并具有隔音的特点,使本发明涉及的房屋产品能够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防热、防噪音的效果和功能。
内附墙可采用预制预留螺丝钉和暗扣锁链等方法方便而牢固地安装在外主墙上,也可以采用粘合剂把内附墙粘合在外主墙上。内附墙可以从外主墙上取下来维修,还可以拆下来回收循环利用。内附墙的主要功能是美观、保温、防热、隔音。
本发明还可在屋顶增加整体太阳能的设计以增加房屋的热能能源。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标准化设计的房屋装饰产品。对预制的房屋零部件实行工业化方式喷涂各种颜色鲜艳的无公害漆、无公害化学颜料、无公害塑料、无公害玻璃、无公害金属、无公害混合材料等材料作为装饰品,对厨房、卫生间、地面、灯饰、管线等实行标准化的设计装饰。采用喷涂技术,在其房屋的外形色彩和耐久性可以与汽车、艺术画相比美,内装饰的色彩及耐久性可以与电冰箱、洗衣机、家具、艺术画的色彩相比美。本发明可以大幅度提高房屋质量房屋装饰的艺术品味。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标准化房屋自动装卸运输轮船和提供装卸运输房屋产品标准箱,可以把房屋产品预制件运输到世界各地安装成为标准化房屋产品,组装成标准化城市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房屋产品标准箱的材料可采用钢材等混合材料,并根据房屋产品预制件的标准尺寸设计制造,标准箱设计为可维修、回收、循环利用型。主要用于装卸运输安装房屋产品和房屋装饰产品预制件。
房屋产品标准箱6可根据房屋产品和房屋装饰产品预制件的实际需要设计成方形、圆形、三角形、正多边形、椭圆形、圆锥形、圆柱形、蜂窝形等几何形状,以增加房屋产品标准箱的稳定性和规律性。
房屋产品标准箱有两种类型,一种仅用于装卸运输房屋产品和房屋装饰产品预制件;另一种还具备了房屋产品预制件和房屋装饰产品预制件的模型功能以及装卸运输的双重功能。该标准箱底部设有轨道轮9,两端设有拖拉环8,顶部设有吊卸环7,可以推拉移动。
图5是内部预制楼层的标准箱。在装配房屋时,可将标准箱内预制的楼层10从标准箱中吊卸出来,进行整体安装。
标准化房屋产品自动装卸运输轮船采用装卸房屋产品标准箱的运输方式把房屋产品预制件从产地运输到房屋安装所在地,标准化房屋产品自动装卸运输轮船是根据房屋产品标准箱的标准尺寸设计制造的。标准化房屋产品自动装卸运输轮船可以在运输目的地的码头上把房屋产品标准箱直接吊卸在标准化房屋产品自控吊卸安装汽车或轨道车上,再由标准化房屋产品自控吊卸安装汽车或轨道车运往房屋产品的安装目的地实现自控吊卸安装。标准化房屋自控吊装轨道车和汽车是根据房屋产品标准箱的标准尺寸设计制造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包括工业预制的标准化房屋构件房屋基础、墙体、楼板、楼梯、走道、门、窗、楼层、屋顶、所述构件上设置有扣接件和预制预留孔,所述房屋由所述标准化房屋构件装配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和屋顶为钢筋连接对焊,并在焊结处用混凝土弥合补缝,每层房屋墙体之间的横向衔接、所述门窗与墙体和楼板的连接及楼层之间的连接为扣接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楼层是在模板式房屋运输标准箱内整体预制的标准化房屋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是内部填充有稻壳、稻草和农作物秸秆的空心墙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的外墙体带有墙角,墙角处设有预制预留孔,装配房屋时用锚链从屋顶到房屋基础并穿过每层房屋的墙角锁链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的外墙体上还附着有内附墙,所述内附墙用预制预留螺丝钉和暗扣锁链安装在外主墙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附墙用粘合剂粘附在外墙体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附墙是空心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准化装配房屋,包括工业预制的标准化房屋构件房屋基础、墙体、楼板、楼梯、走道、门、窗、楼层、屋顶,所述构件上设置有扣接件和预制预留孔,所述房屋由所述标准化房屋构件装配成一整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和屋顶为钢筋连接对焊,并在焊结处用混凝土弥合补缝,每层房屋墙体之间的横向衔接、所述门窗与墙体和楼板的连接及楼层之间的连接为扣接件连接。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房屋产品取代了砖混结构房屋的砖瓦材料,也不采用立柱、横梁作为载重并填充空心砖作为墙体的框架结构,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房屋的制造效率,而且造价低,环境污染小,装配后的房屋稳定性好,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E04B1/343GK1831260SQ20051005135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8日
发明者陈林 申请人:陈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