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型可移动公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143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型可移动公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用卫生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节水型可移动公厕。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环境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众多的城市中,高度密集的人群对公厕的需求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只有在商场、饭店、宾馆等特种消耗场所才有必备的专门为消耗者提供的厕所,而在其他的公共场所,这种便民的公用设施却很少,给人们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尤其是外地人,到了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如厕难成了尴尬之最。城市中公厕数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主要是因为固定建筑一要花费资金,二要占用场地,三要配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另外还必须配备水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要提供一种节约用水,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管理方便。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包括封闭型房屋式壳体、设于壳体侧壁的如厕者出入口、设于壳体内的便位、设于壳体内便位下方的漏斗式便斗,便斗内壁光滑且锥角为30-60°;它还包括脚踏控制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由水管与喷雾式洒水头、脚踏控制板组成,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源、洒水头相连,洒水头出水口朝向便斗内壁;脚踏控制板设于与便位相应的位置,其下部为与喷水装置相连的喷水启闭装置,便斗的下端与便池或下水道化粪池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便位有至少3个,作为一组,它们于壳体内底面上呈“Y”、“十” 型或类“米”字型的放射状星形分布,这组便位共用一个位于其下方的便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便位有3-6个,相应地在每相邻两便位间设有自壳体内底面向上延伸的隔板,隔板总体水平截面为“Y”、“十”、 或“米”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的改进,便位为中心断开的“Y”、“十”、 或“米”型分布。
所述的水源分为自来水源和储存的雨水水源,二者的转换开关设于管路上。
所述的便位至少有两组。
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的下方均布有至少三只带有止动装置的行走轮。
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上设有吊装环或吊装钩。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上述结构的公厕,可在制成后移动至所需场所。由于便斗采用了漏斗式的结构,且其内表面光滑,锥角为30-60°,因此便溺可以靠自身的重力滑落,即使在无水条件下也可以保证正常使用。其结构简单,用水节约,使管理费用、管理劳动强度、管理耗时大大降低。
将多个便位呈放射状设置并共用一个便斗,可以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同时可以节水。
隔板的设置,可以增加如厕者的私密性。
吊装环、吊装钩、行走轮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公厕的整体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是节约水源、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管理方便。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城镇街边、公园、旅游景点等户外公共场所。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包括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1、设于壳体1侧壁的如厕者出入口、设于壳体1内的便位2、设于壳体1内便位2下方的漏斗式便斗3,便斗3内壁光滑且倒锥角为45°;它还包括脚踏控制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由水管与喷雾式洒水头10、脚踏控制板4组成,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源、洒水头相连,洒水头10出水口朝向便斗3内壁;脚踏控制板4设于与便位2相应的位置,其下部为与喷水装置相连的喷水启闭装置;便斗3的下端与下水道化粪池相接。
所述的便位2有一组共4个,呈中心断开的“十”型分布,这组便位2共用一个位于其下方的便斗3。
相应地在每相邻两便位2间设有自壳体1内底面向上延伸的隔板5,隔板5总体水平截面为“十”型。
水源分为自来水源和储存的雨水水源,转换开关设于管路上。
壳体1上部设有吊装钩6。
壳体1的内壁顶部设有照明装置7。
壳体1外相应其出入口处设有台阶8与扶梯9。
壳体1顶部还设有将壳内与大气相通的透气天窗11。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考虑在壳体的顶部设置太阳能,太阳能循环水管的入口、出口分别与水源供水管、公厕内的水管相联,以保证在冬季时公厕内能够正常供水。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设于壳体侧壁的如厕者出入口、设于壳体内的便位、设于壳体内便位下方的漏斗式便斗,便斗内壁光滑且锥角为30-60°;它还包括脚踏控制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由水管与喷雾式洒水头、脚踏控制板组成,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源、洒水头相连,洒水头出水口朝向便斗内壁;脚踏控制板设于与便位相应的位置,其下部为与喷水装置相连的喷水启闭装置;便斗的下端与便池或下水道化粪池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位有至少3个,作为一组,它们于壳体内底面上呈“Y”、“十”“*”型或类“米”字型的放射状星形分布,这组便位共用一个位于其下方的便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位有3-6个,相应地在每相邻两便位间设有自壳体内底面向上延伸的隔板,隔板总体水平截面为“Y”、“十”、“*”或“米”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位为中心断开的“Y”、“十”、“*”或“米”型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源分为自来水源和储存的雨水水源,二者的转换开关设于管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2、3或4中任一项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便位有至少两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的下方均布有至少三只带有止动装置的行走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上设有吊装环或吊装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公用卫生设施,具体地说是一种节水型可移动公厕。它包括可移动封闭型房屋式壳体、设于壳体侧壁的如厕者出入口、设于壳体内的便位、设于壳体内便位下方的漏斗式便斗,便斗内壁光滑且锥角为30-60°,还包括脚踏控制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由水管与喷雾式洒水头、脚踏控制板组成,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水源、洒水头相连,洒水头出水口朝向便斗内壁;脚踏控制板设于与便位相应的位置,其下部为与喷水装置相连的喷水启闭装置;便斗的下端与便池或下水道化粪池相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节约水源、管理方便,可广泛用于城镇街边、公园、旅游景点等户外公共场所。
文档编号E04B1/343GK2811466SQ20052002456
公开日2006年8月3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刘成保 申请人:刘成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