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4601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尤其是一种踢脚线。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室内装潢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装饰经常需要在墙壁的四周安装踢脚线。
传统的踢脚线采用不可拆卸的固定式。其安装过程相当繁琐,需先用电锤在墙壁上打孔,钉木楔,再用钉子将踢脚线固定在木楔上。并且,这种方式在安装时将会在踢脚线板表面留下大量的钉子眼,板面难以一致,形成很多麻点,影响整体美观。因此,常常需要二次处理踢脚线板面,非常费事。很容易看出,具有优质漆面的踢脚线板更加不适合用这种方式安装。此外,使用一段时间后,位于踢脚线板表面的钉头还存在因锈蚀而影响板面美观的隐患。
而且,当需要更换修理地板及踢脚线时,拆卸这种固定式踢脚线也极其不方便,而且很难重复使用此踢脚线,并且容易损坏墙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踢脚线,其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踢脚线,它包括有踢脚线板和卡扣。所述踢脚线板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凹槽平行于长条板长边。所述凹槽上端设置有斜槽,斜槽与凹槽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内部;所述斜槽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截面上,斜槽与凹槽成一定夹角,夹角为0°<α≤90°。
所述卡扣为弯折片状,其上部相对下部倾斜成一定夹角。该卡扣上部与斜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踢脚线,它包括有踢脚线板和卡扣。所述踢脚线板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平行于长条板长边。所述凹槽上端设置有斜槽,斜槽与凹槽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内部;所述斜槽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截面上,斜槽与凹槽成一定夹角,其夹角为15°~60°。
所述卡扣为弯折的金属片,其上部相对下部弯折成一定夹角。该夹角与斜槽、凹槽所成的夹角相配合。这样,卡扣上部与斜槽相配合的同时,卡扣下部与凹槽相配合。
卡扣上部的长度小于所述斜槽的深度。当卡扣上部卡入斜槽时,卡扣顶端与斜槽顶端留有间隙。
卡扣的片材厚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当卡扣上部卡入斜槽时,卡扣下部与凹槽之间留有间隙。
卡扣上设置有一孔,钉子通过该孔将卡扣固定在墙上。
本实用新型的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踢脚线,它包括有踢脚线板和卡扣。所述踢脚线板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平行于长条板长边。所述凹槽上端设置有斜槽,斜槽与凹槽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内部;所述斜槽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截面上,斜槽与凹槽成一定夹角,其夹角优选为30°。
所述卡扣为弯折的金属片,其上部相对下部弯折成一定夹角。该夹角与斜槽、凹槽所成的夹角相配合,使卡扣上部与斜槽相配合,同时卡扣下部与凹槽相配合。
卡扣上部端头被弯折成双层叠片结构,使其端头伸入斜槽后,能与斜槽紧密配合。
卡扣上部的长度不大于斜槽的深度。卡扣的片材厚度不大于凹槽的深度。
卡扣上设置有一孔,钉子通过该孔将卡扣固定在墙上。
踢脚线板内侧面与下底面设置有防潮膜,防潮膜可以是铝塑复合膜、也可以是铜塑复合膜、塑料薄膜或防水纸。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便于维修、更换。
2.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在安装后不会在板表面留下钉子眼,不会破坏漆面,保证了踢脚线的整体外观。
3.拆卸方便,拆卸过程不会破坏踢脚线及地板板材及漆面,可重复多次安装使用一块踢脚线,不会因拆卸而报废。
4.本实用新型踢脚线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安装时的弹性调整余量,可以有效控制踢脚线与地板、墙壁间的密合,增强了踢脚线与地板、墙壁间的一体性。
5.产品制造方便,造价低,利于推广,市场前景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横截面);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板的结构示意图(横截面);图3本实用新型的卡扣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踢脚线板;2卡扣;21卡扣上部;22卡扣下部;23卡扣上部端头;24孔;3凹槽;4斜槽;5斜槽与凹槽所成夹角;6卡扣上部与下部所成夹角;7卡扣顶端与斜槽顶端之间的间隙;8卡扣下部与凹槽之间的间隙;9防潮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
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踢脚线,它包括有踢脚线板1和卡扣2。
如图2所示,该踢脚线板1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3,凹槽3平行于长条板长边。
凹槽3上端设置有斜槽4,斜槽4与凹槽3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1内部。该斜槽4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1截面上,斜槽4与凹槽3成一定夹角5,其夹角5为30°。
如图3所示,卡扣2为一块弯折的金属片,其上部21相对下部22弯折成一定夹角6。该夹角6与斜槽4、凹槽3所成的夹角5相对应配合。在本例中,夹角6也选在30°。如
图1所示,当卡扣2卡入斜槽4时,使卡扣上部21与斜槽4相配合,同时卡扣下部22与凹槽3相配合。
如图3所示,卡扣上部端头23被弯折成双层叠片结构,使其端头23伸入斜槽4后,能与斜槽4紧密配合,不容易松动。
卡扣上部21的长度小于斜槽4的深度。如
图1所示,当卡扣上部21卡入斜槽4时,卡扣2顶端与斜槽4顶端留有间隙7。
卡扣2金属片的厚度小于所述凹槽3的深度。如
图1所示,当卡扣上部21卡入斜槽4时,卡扣下部22与凹槽3之间留有间隙8。
间隙7和间隙8的设计,使安装时,即卡扣上部21卡入斜槽4时,有了一定调整余量。在地面、墙面不太平整的情况下,可以有效控制踢脚线与地板、墙壁间的密合,增强了踢脚线与地板、墙壁间的一体性。并且,也降低了多个卡扣2固定到墙壁时的取水平要求。此外,还减少了卡扣2与踢脚线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踢脚线板1的拆装。
卡扣2上设置有一孔24,使用时,钉子通过该孔24将卡扣2固定在墙上。如图2所示,孔24设计成长条型,这样在安装时,可适当上下调整,使安装更加方便。
踢脚线板1内侧面(包括凹槽3的面)与下底面通过粘合剂作用贴合了一张防潮膜9,防潮膜9为铝塑复合膜。利用防潮膜9防止潮气由踢脚线板1内侧面与下底面侵入,而踢脚线板1部面及外侧面有油漆饰面涂饰。这样从各个面防止潮气进入,有效解决了踢脚线板由于受潮而发生变形等问题。
安装时,首先将卡扣2用螺钉固定在墙面上,两两之间保持一定间距。并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然后将踢脚线板1的斜槽4放置于卡扣2上方,对准卡扣上部端头23,用力卡入即可完成安装。
当需要维修、更换地板时,可将踢脚线板1直接从卡扣上部21上方拔除,非常方便更换。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还可具有多种变换及改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
权利要求1.一种踢脚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踢脚线板(1)和卡扣(2),所述踢脚线板(1)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3),所述凹槽(3)平行于长条板长边;所述凹槽(3)上端设置有斜槽(4),斜槽(4)与凹槽(3)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1)内部;所述斜槽(4)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1)截面上,斜槽(4)与凹槽(3)成一定夹角(5);所述卡扣(2)为弯折片状,其上部(21)相对下部(22)倾斜成一定夹角(6);所述卡扣上部(21)与斜槽(4)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斜槽(4)与凹槽(3)之间的夹角(5)为0°<α≤9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斜槽(4)与凹槽(3)之间的夹角(5)为15°<α<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斜槽(4)与凹槽(3)之间的夹角(5)优选为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上部(21)的长度小于所述斜槽(4)的深度;当卡扣上部(21)卡入斜槽(4)时,卡扣(2)顶端与斜槽(4)顶端留有间隙(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的片材厚度小于所述凹槽(3)的深度;当卡扣上部(21)卡入斜槽(4)时,卡扣下部(22)与凹槽(3)之间留有间隙(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上部端头(23)设置成双层叠片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上部端头(23)与斜槽(4)紧密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2)上设置有一孔(2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踢脚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踢脚线板(1)内侧面与下底面设置有防潮膜(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踢脚线,它包括有踢脚线板和卡扣,所述踢脚线板呈长条板状,在其内侧沿长条板方向设置一凹槽,凹槽平行于长条板长边;所述凹槽上端设置有斜槽,斜槽与凹槽连成一体,并切入踢脚线板内部;所述斜槽也沿长条板方向延伸,并平行于长条板长边。在踢脚线板截面上,斜槽与凹槽成一定夹角。所述卡扣为弯折状金属片,其上部相对下部倾斜成一定夹角,该卡扣上部与斜槽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踢脚线安装方便,且便于拆卸,便于维修、更换,拆卸过程不会破坏踢脚线,可重复多次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E04F19/04GK2885986SQ20052007489
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3日
发明者陈士民 申请人:陈士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