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147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墙面覆盖水泥沙灰浆的喷浆抹平机。
背景技术
为使墙面美观耐用,在建筑物的墙面上都需用水泥沙灰浆等覆盖并抹平,本申请人在中国专利《建筑物墙面灰浆刮平机》(专利号ZL02279013.6)中已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墙面灰浆刮平机,该机械能较方便地刮平粘附在墙面的灰浆,但不能向墙面喷刷水泥沙灰浆,使该机的功能还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可旋转任意角度,将水泥沙灰浆喷射向墙的平面、角面及天面并随即抹平的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由以下部分组成1.能够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和以任意角度旋转的机构;2.将水泥沙灰浆呈浆雾状喷出的喷浆机构;3.使抹刀作前后、上下移动的抹刀架。
使本机械作左右移动的结构是在底架1上有两条平行轨道21,轨道之间有一与之平行的齿条22;轨道上有两对滚轮20,每对滚轮以轴24连接,两根轴由两块板28连接定位,每根滚轮轴24上有两个滑筒25。
使本机械作前后移动的托架34搁置于滑筒25上,托架下方固定着螺母32,螺杆31一端与螺母啮合并穿过螺母32,另一端有手轮33;托架的左右侧有与托架固定连接的齿轮26,齿轮26与皮带轮27同轴。
托架34中心有一用平面轴承支撑定位的短轴42,夹在两个平面轴承之间的平板101可绕短轴42旋转任意角度。
使本机械上下移动的机架上有两根竖杆102、两根斜杆103,四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板101和板109上,竖杆102中部通过两个套筒110与板119滑动连接;在三块板之间有螺杆111及固定在板119上的螺母112,螺杆下部有一伞齿轮对113。
在板119上,放置有喷浆框架和抹刀架,两个盛浆桶60分别置于喷浆框架50内的上层和下层,每个盛浆桶的底部有两副输送方向都向桶底中心孔609的螺旋输送器61,桶底外部下方有与盛浆桶相通的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管608,管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管两外端的螺旋输送器611,螺旋输送器611的外端有泵叶607;每个盛浆桶有两条输浆管610位于盛浆桶前方的两边,其下端分别接两个泵叶607,上端618分别接喷浆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平行且相互贯通,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挤送器外端的螺旋输送器,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相贯部分有隔板,隔板上有栅形孔801,灰浆喷射筒82内有扇页83。
在喷浆机构主框架50的两侧面外边,各固定有若干组抹刀架定位滑筒7;抹刀架70上有若干片平行的带角抹刀711,还有条数与抹刀架定位滑筒7组数相同、位置对应、垂直于抹刀架70平面的直杆71,其中两条直杆为齿条704,两个齿轮79分别与两根齿条704啮合,与手轮701同轴;由两根竖杆72和两根横杆74组成的方形架,各角顶臭各有一套筒76,两根齿条73分别穿过上下套筒76经定位筒75固定在两根竖杆77上;抹刀架中部水平方向上还有两个分别与两根齿条73啮合的齿轮78,两个齿轮78与手轮702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可以实现工作部件的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和旋转任意角度,将水泥沙灰浆呈雾状喷射向墙面的平面、天面及角面并随即抹平,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非常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浆抹平机将板101及其以上结构向上移开后所能看见的底架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的喷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的喷浆机构中的盛浆桶60和灰浆迫压泵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的喷浆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安装在其内部的螺旋输送器。
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喷浆机构的灰浆喷射筒82内的扇页83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喷浆机构的喷浆框架50外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喷浆抹平机抹刀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抹刀架上有四把带角刃的抹刀711。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喷浆抹平机主要由能够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和旋转任意角度的机构、将水泥沙灰浆呈浆雾状喷出的喷浆机构、使抹刀作前后、上下移动的抹刀架及动力机构组成。
在装配本实用新型的喷浆抹平机时,必须将抹刀架固定在喷浆机械的主框架50的前方,而喷浆机构的主框架及框架内的零部件与抹刀架一起固定在板119上。
在底架1上有供本喷浆抹平机左右移动的两条平行轨道21,轨道之间有一与之平行的齿条22;轨道上方有两对供本喷浆抹平机走行的滚轮20,每对滚轮以轴24连接,两根轴间有两块板28连接,两块板间有两根与其垂直的加固杆件29,每根轴24上有两个只可以在滚轮轴24上作轴向移动的滑筒25。底架1的下方有走行轮2。
喷浆抹平机作前后移动的结构设在使喷浆抹平机左右移动的结构之上托架34搁置于滑筒25上,托架下方固定着一螺母32,螺杆31一端与螺母啮合并穿过螺母32,另一端有手轮33。托架的左右侧有由托架伸出的杆件固定的两个齿轮26及与齿轮同轴的皮带轮27,齿轮26与齿条22啮合。
在托架34中部,固定有一根短轴42,两个平面轴承穿过此轴并有螺母逼紧,两个平面轴承之间有可以绕短轴42转动的板101,板101上固定有本机移动所需的动力及传动装置。
使本机械上下移动的结构设在使本机械旋转任意角度的结构上方。两根垂直竖杆102两端分别固定在板101和板109上,并通过两个套筒110穿过板109并与之滑动连接;两根斜杆10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板101和板109上;在三块板之间有螺杆111,在板119上的螺母112与螺杆111啮合,螺杆下部有一伞齿轮对113;机架一侧有操作吊篮918,吊篮中有操作装置。
在板119上,放置有喷浆机构和抹刀架,两个盛浆桶60分别置于喷浆框架50内的上层和下层,每个盛浆桶的底部有两副输送方向都向盛浆桶底部中心孔609的螺旋输送器61,盛浆桶底外部下方有与盛浆桶相通的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管608,管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泵送管两外端的螺旋输送器611,螺旋输送器611的外端有泵叶607;每个盛浆桶有两条位于盛浆桶前方两边的输浆管610,其下端分别接泵叶607,上端618分别接喷浆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为满足施工需要,位于下层的盛浆桶的输浆管应较上层盛浆桶的输浆管短。喷浆机构主要由贯通连接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组成,相贯通部分有隔板,隔板上有栅形孔801;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外端的螺旋输送器,灰浆喷射筒82内有扇页83,扇页一端部的叶片831与中心线有一定交角,喷浆口的宽度与喷射筒的长度相近。所用的动力及其传递装置设在主框架50的中层上。
在喷浆机构主框架50的两侧面上,各固定有若干组抹刀架定位滑筒7,每两个滑筒为一组。抹刀架70上有若干片平行的带角刃的抹刀711,还有条数与抹刀架定位滑筒7组数相同、位置与抹刀架定位滑筒7对应、安装与抹刀架70平面垂直的抹刀架固定用直杆71,其中两条直杆为齿条704,与两根齿条704啮合的有两个齿轮79,两个齿轮79与手轮701同轴。由两根竖杆72和两根横杆74组成的方形架,各角顶奌分别为套筒76,两根齿条73分别穿过上下套筒76由固定在两根竖杆77上的定位筒75定位,抹刀架中部水平方向上还有两个分别与齿条73啮合的齿轮78,齿轮78与手轮702同轴。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时,如需左右移动,启动电机901,操纵离合器913接合、动力经由皮带轮910、911、减速机902、皮带轮904、907、908,再经皮带传至底架上的皮带轮27,齿轮26转动使托架带着滑筒25平移,由于滚轮20中有轴承,滚轮20经轴24推动而发生滚动,整机平移。又由于电机可以逆转,故本机可以根据需要向左或向右平移。
喷浆抹平机需前后移动时,可以用人工转动手轮33,齿条31随之转动,螺母32即带动托架34和滑筒25前后移动。
喷浆抹平机需上下移动时,启动电机901,操纵离合器903接合、动力经皮带轮910、911、减速机902、皮带轮905、906、伞齿轮对113使螺杆111旋转,螺母112带动钢板119上下移动。
喷浆抹平机需旋转一定角度时,只要用人工转动板101至需要角度即可。
当需要喷浆抹平机进行喷浆抹平工作时,将水泥、沙、石灰浆或其它浆态物料按比例搅匀成浆液,放入盛浆桶60中,起动电动机930,通过减速器931,带动上下传动皮带轮946、947,皮带轮946与970、947与975两组皮带分别带动盛浆桶60内的螺旋输送器61,由于螺旋输送器的不断转动,防止了盛浆桶内浆液沉淀或堵塞。而直接接在电动机输出轴上的高速皮带轮932与皮带轮934、935组成一副皮带轮组,皮带轮934与离合器973、皮带轮942、943、944同轴,皮带轮935与离合器974、皮带轮940、941、945同轴。若离合器973接合,皮带轮942、943和944分别带动皮带轮955与956、957与958以及972转动,位于上盛浆桶前方的喷浆机构的两套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内的螺旋输送器和灰浆喷射筒82内的扇页83及一套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管608内的螺旋输送器611、泵叶607同时高速运转。此时,浆液从上盛浆桶的出浆口609供入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器导浆管608内,管内的螺旋输送器611、泵叶607随即把浆液泵经两根输浆管610进入与两根输浆管分别相接的两个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每个挤送器内的螺旋输送器把浆液一面向其各外端迫压分散、一面挤压出各栅形孔801进入灰浆喷射筒82内,浆液被高速旋转的扇页83打成雾状向正前方喷出射在正前方的墙上,另一部分浆液则被与中心线有一定交角的部分扇页831打成雾状后斜向喷出射在其左或右侧的墙面垂直角或天面横角上。若离合器974接合,皮带轮940、941和945分别带动皮带轮953与951、954与952以及971转动,位于下盛浆桶前方的喷浆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内的螺旋输送器和灰浆喷射筒82内的扇页83及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器608内的螺旋输送器611、泵叶607同时高速运转,浆液的喷射运行过程与上盛浆桶相同。如果两个离合器都接合,上下盛浆桶及四个喷射装置同时工作。如要喷射抹平天面,则只需让上盛浆桶及其两个喷射装置工作。
安装抹刀架70时,将架上的各直杆71插入固定在喷浆机构主框架50两侧面上相应的抹刀架定位滑筒7中。为使抹刀抹到所有地方,抹刀架具有可以上下、前后移动的结构转动手轮701,与两条齿条704啮合的两个齿轮79即同时转动,抹刀架即可实现前后移动;转动手轮702,与两根齿条73啮合的两个齿轮78即同时转动,齿条73上下移动即带动抹刀架实现上下移动;喷射抹平灰浆必须由下而上进行,灰浆被喷上墙面后随之进行抹平。
为使本喷浆抹平机可以喷抹天面,喷浆抹平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可以向上转动一定角度。从喷抹前方墙面转为喷抹天面时,必须将整机旋转90度才能使用。在对天面进行作业时,本机械施工时一面向后移动一面向其前上方的天面进行喷浆及抹平,向后移动一定距离后,须把本机械旋转180度,使处于其后上方的天面转变为在其前上方,再进行相同的作业,才能完成对天面的喷浆抹平。
权利要求1.一种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机架上有抹平机构,下方有走行轮,其特征是其主要结构是a.能够使本机械作左右移动的机构是在底架(1)上有两条平行轨道(21),轨道之间有一与之平行的齿条(22);轨道上方有两对滚轮(20),每对滚轮以轴(24)连接,两根轴由两块板(28)连接定位,每根滚轮轴(24)上有两个滚筒(25);b.能够使本机械作前后移动的机构是托架(34)搁置于滚筒(25)上,托架下方固定着螺母(32),螺杆(31)一端与螺母啮合并穿过螺母(32),另一端有手轮(33);托架的左右侧有与托架固定连接的齿轮(26),齿轮(26)与皮带轮(27)同轴;c.能够使本机械作任意角度旋转的机构是托架(34)中心有一用平面轴承支撑定位的短轴(42),夹在两个平面轴承之间的平板(101)可绕短轴(42)旋转任意角度;d.能够使本机械上下移动的机构是机架上有两根竖杆(102)、两根斜杆(103),四根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板(101)和板(109)上,竖杆(102)中部通过两个套筒(110)与板(109)滑动连接;在三块板之间有螺杆(111)及固定在板(119)上的螺母(112),螺杆下部有一伞齿轮对(113);e.能够使本机械将水泥沙灰浆呈浆雾状喷出的喷浆机构是在板(119)上,放置有喷浆框架和抹刀架,两个盛浆桶(60)分别置于喷浆框架(50)内的上层和下层,每个盛浆桶的底部有两副输送方向都向桶底中心孔(609)的螺旋输送器(61),桶底外部下方有与盛浆桶相通的水泥沙灰浆迫压泵送管(608),管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泵送管两外端的螺旋输送器(611),螺旋输送器(611)的外端有泵叶(607);每个盛浆桶有两条输浆管(610)位于盛浆桶前方的两边,其下端分别接两个泵叶(607),上端(618)分别接喷浆机构的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平行且相互贯通,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内有两副输送方向分别向外端的螺旋输送器,灰浆迫压分散挤送器(80)和灰浆喷射筒(82)相贯部分有隔板,隔板上有栅形孔(801),灰浆喷射筒(82)内有扇页(83)。f.能够使本机械抹刀作前后、上下移动的机构是在喷浆机构主框架(50)的两侧面外边,各固定有若干组抹刀架定位滑筒(7);抹刀架(70)上有若干片平行的带角抹刀(711),还有条数与抹刀架定位滑筒(7)组数相同、位置对应、垂直于抹刀架(70)平面的直杆(71),其中两条直杆为齿条(704),两个齿轮(79)分别与两根齿条(704)啮合,与手轮(701)同轴;由两根竖杆(72)和两根横杆(74)组成的方形架,各角顶奌各有一套筒(76),两根齿条(73)分别穿过上下套筒(76)经定位筒(75)固定在两根竖杆(77)上;抹刀架中部水平方向上还有两个分别与两根齿条(73)啮合的齿轮(78),两个齿轮(78)与手轮(702)同轴。
专利摘要一种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由能够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和以任意角度旋转的机构、将水泥沙灰浆呈浆雾状喷出的喷浆机构、以及使抹刀作前后、上下移动的抹刀架三大部分组成;本墙面水泥沙灰浆喷浆抹平机,可以随意实现工作部件的左右、前后、上下移动和旋转任意角度,水泥沙灰浆呈雾状喷射向墙面的平面、天面及角面并随即抹平,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非常方便。
文档编号E04G21/16GK2797511SQ200520095308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2月21日
发明者黄京海 申请人:黄京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