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070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的制作方法
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
扶术领壤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形设备,特别是指一种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 背景扶术


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用于成形光学玻璃镜片的连续式玻璃模制成形设备,
包含一成形室1、一设置于该成形室1入口处的入料站2、 二接续该入料站2设置 于该成形室1内的加热站3、 二接续所述加热站3设置于该成形室1内的加压站4、 三接续所述加压站4设置于该成形室1内的冷却站5、 一接续所述冷却站5设置于 该成形室1出口处的出料站6、多个成形模具7,及一可带动所述成形模具7在所 述站别间循环移动的搬运机构8。所述成形模具7均具有一套筒701、 一定位于该 套筒701内而可供一玻璃硝材704置放的下模芯702,及一可移动地套设于该套筒 701内的上模芯703。该搬运机构8具有多个对应于所述成形模具7上游侧的拨杆 801。
当该成形设备开始连续生产玻璃镜片时,在该入料站2的成形模具7连同该玻 璃硝材704会依序地移动至所述加热站3,而使该玻璃硝材704被加热软化,接着, 该成形模具7会依序地移动至所述加压站4,而使软化的玻璃硝材704被加压成形 为一玻璃镜片705,接着,该成形模具7连同该玻璃镜片705会依序地移动至所述 冷却站5,而使该玻璃镜片705被冷却定型,接着,该成形模具7连同该玻璃镜片 705会移动至该出料站6。如此,该成形设备即可连续地将所述成形模具7内的玻 璃硝材704模制成形为所述玻璃镜片705。
虽然,该成形设备可达到连续生产所述玻璃镜片705的目的,但,在实际生产 时,该成形设备却具有以下的缺失
一、 此种成形设备仅具有单线式的生产线,因此,每次循环只能模制出单一形 式的玻璃镜片,而无法适用于多样化的生产。
二、 此种成形设备仅具有单线式的生产线,因此,并无法有效增加玻璃镜片的 产量。
三、 此种成形设备在该成形室l内的各个站别之间并无加以隔开,因此,各个 站别不仅不易维持在设定的恒温条件下,且可能会因传热而互相影响彼此的温度设 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量产出多样化的玻璃镜片且可隔绝各个工作区 彼此之间的传热影响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
本发明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包含至少一工作区单元、多个外加热罩、多 个模座单元、多个成形模具单元、多个内加热罩单元、多个闸门,及至少一搬运装 置。该工作区单元是沿一移动路径设置,该工作区单元具有至少一加热工作区、至 少一加压工作区,及至少一冷却工作区。所述外加热罩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 所述工作区,所述外加热罩分别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呈相对设置的开口,相邻外加 热罩的相邻开口是互相对应。所述模座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 区,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所述成形模具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安置于所 述模座单元上,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所述成形模具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二位 于所对应的外加热罩内的成形模具。所述内加热罩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 所述工作区,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外加热 罩在一远离所述模座单元的第一位置与一靠近所述模座单元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步 移动,且,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二对应于位于所述成形模具单元的成形 模具的内加热罩,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同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罩可 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同步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内加 热罩可分别远离所述成形模具。所述闸门是可同步随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在该第-、 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闸门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所述闸门可遮蔽所述外加热罩 的开口,当所述闸门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所述闸门可远离所述外加热罩的开口。 该搬运装置是沿该移动路径设置,并具有一可沿该移动路径移动且与所述成形模具 单元接触的搬运部,当所述闸门与所述内加热罩单元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搬运 部可沿该移动路径将位于其中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上的成形模具单元移动至下 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上。
参照下面关于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可将本发明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 本发明利用多个工作区单元10搭配其它组成组件,即可产生多条的生产 线,更重要的是,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与所述闸门70同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 不仅所述闸门70可同步遮蔽所述外加热罩20的开口 21,而使相邻的外加热罩20 互相隔绝,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的内加热罩61更可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41, 如此,每一个成形模具41均可在一由所述外加热罩20与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所 构成的密闭绝热腔体内被加热、加压或冷却,因此,本发明即可根据实际需求,而 进一步设定位于不同工作区单元10内的密闭腔体的温度、模制压力等参数,因此, 本发明不仅可模制出多样化的玻璃镜片,亦可有效增加试作时的弹性。
二、 本发明利用多个工作区单元10搭配其它组成组件,即可产生多条的生产
线,因此,本发明可有效增加玻璃镜片的产量。
三、 本发明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与所述闸门70同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 所述闸门70可同步遮蔽所述外加热罩20的开口 21,且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的内 加热罩61亦可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41,因此,本发明可使每一个成形模具41 均在一密闭绝热环境下被被加热、加压或冷却,如此,本发明即可有效维持所述成 形模具41在不同工作区进行模制时的恒温条件,而不会因传热影响彼此的温度设 定。
四、 本发明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与所述闸门70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仍可 藉由所述外加热罩20围绕所述成形模具41,因此,本发明可有效防止所述成形模 具41因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上升脱离,而产生快速失温的问题。
归纳上述,本发明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不仅可量产出多样化的玻璃镜 片,且可有效维持不同工作区的模制恒温条件,故确实能达到发明的目的。
,翻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一种成形设备连续地生产玻璃镜片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髙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局部剖视示意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俯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5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内加热罩单元与多个闸门是 从图2所示的一第一位置下移至一第二位置;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7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搬运装置将多个成形模具单元 往上抬起,而分别脱离多个模座单元;
图8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搬运装置将所述成形模具单元往左平移至下 一个模座单元上方;及
图9是一类似图2的视图,说明该搬运装置将所述成形模具单元下放于下一个 模座单元上,且该搬运装置并复位至如图2所示的起始位置。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明白。
参阅图2、 3、 4,为本发明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的较佳实施例,该成形设
备包含二工作区单元IO、多个外加热翠20、多个模座单元30、多个成形模具争 元40、 二升降单元50、多个内加热罩单元60、多个闸门70、 二搬运装置80,及 二加压单元90。
所述工作区单元10是沿一移动路径X设置且互相平行,所述工作区单元10分 别具有一沿该移动路径X设置于最前端的入料工作区11、三沿该移动路径X依序 设置的加热工作区12、 13、 14、 二接续所述加热工作区12、 13、 14而沿该移动路 径X依序设置的加压工作区15、 16、 一沿该移动路径X接续所述加压工作区15、 16的冷却工作区17、一沿该移动路径X设置于该冷却工作区17之后的降温工作区 18,及一沿该移动路径X设置于该降温工作区18之后的出料工作区19。
所述外加热罩20是沿该移动路径X分别固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作 区12、 13 、 14、加压工作区15、 16与冷却工作区17内,所述外加热罩20分别 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X呈相对设置的开口 21,且相邻外加热罩20的相邻开口 21 是互相对应,所述成形模具单元40可经由相邻外加热軍20的相邻开口 21移动至 下一个外加热罩2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加热罩20是利用热辐射方式对所述 成形模具单元40加热。
所述模座单元30是沿该移动路径X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入料工作 区ll、加热工作区12、 13、 14、加压工作区15、 16、冷却工作区17、降温工作区 18与出料工作区19内,且,在所述加热工作区12、 13、 14、所述加压工作区15、 16与所述冷却工作区17内的模座单元30是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20,而位于 所述外加热罩20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模座单元30分别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 X间隔设置的模座31,且,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20的模座31的顶端是延伸至所述 外加热軍内。
所述成形模具单元40是沿该移动路径X分别安置于所述模座单元30上,所述 成形模具单元40分别具有二安置于所述模座单元30的模座31上的成形模具41, 且,在所述加热工作区12、 13、 14、所述加压工作区15、 16与所述冷却工作区17 内的成形模具单元40是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20并位于所对应的外加热罩20 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形模具41的组成是类似于现有的成形模具7,故在此 不再详细说明。
所述升降单元50是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 降单元50分别具有一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作区12、 13上的第一升 降缸51、一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作区14上的第二升降缸52、 一装 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冷却工作区17上的第三升降缸53,及一装设于所述工 作区单元10的降温工作区18上的第四升降缸54,所述第一升降缸51分别具有二 可被驱动而沿一与该移动路径X垂直的升降方向Z移动的升降杆511,及二分别固
设于所述升降杆511底端上的承座512,所述第二升降缸52分别具有一可被驱动 而沿该升降方向Z移动的活塞杆521、 一水平固设于该活塞杆521底端上的横杆 522,及二分别固设于该横杆522两端上的承座523,所述第三升降缸53分别具有 一可被驱动而沿该升降方向Z移动的活塞杆531、.一水平固设于该活塞杆531底端 上的横杆532,及二分别固设于该横杆532两端上的承座533,所述第四升降缸54 分别具有一可被驱动而沿该升降方向Z移动的活塞杆541,及一分别固设于该活塞 杆541底端上的承座542。
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是沿该移动路径X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 作区12、 13 、 14、加压工作区15、 16与冷却工作区17内,而分别装设于所述第 一、二、三升降缸51、 52、 53的承座512、 523、 533的底面上,并分别对应于所 述外加热罩20,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分别具有二对应于位于所述外加热罩20内 的成形模具41的内加热罩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亦是利用热 辐射方式对所述成形模具单元40加热,且,所述第一、二、三升降缸51、 52、 53 可同步带动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相对于所述外加热罩20在一远离所述模座单元 30的第一位置(见图2、 4)与一靠近所述模座单元30的第二位置(见图5、 6) 之间移动。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同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见图5、 6)时,所述 内加热罩61可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41,相反地,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同步 移动至该第一位置(见图2、 4)时,所述内加热罩61可分别远离所述成形模具41。 所述闸门70是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作区12、 14、加压工作 区16与降温工作区18,而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二、三、四升降缸51、 52、 53、 54的承座512、 523、 533、 542上,而可同步随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在该第 -、 二位置(见图2、 5)之间移动,且,所述闸门70分别具有二呈对称设置的门片71。 当所述闸门70移动至该第二位置(见图5、 6)时,所述闸门70的门片71可同步 遮蔽所述外加热罩20的开口 21,而使相邻的外加热罩20互相隔绝,相反地,当 所述闸门70移动至该第一位置(见图2、 4)时,所述闸门70的门片71可同步远 离所述外加热罩20的开口 21。
所述搬运装置80是沿该移动路径X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工作区单元10,并 分别具有一可沿该移动路径X或该升降方向Z移动的搬运部81、 一可驱动该搬运 部81沿该移动路径X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82,及一可驱动该搬运部81沿该升降 方向Z移动的第二驱动单元83。所述搬运装置80的搬运部81分别具有二沿该移 动路径X间隔设置的抬杆811,如图3所示,所述抬杆811之间的间距是小于所述 成形模具41的外径,因而可由下而上承托所述成形模具41。所述搬运装置80的 第一驱动单元82分别具有二压缸821,所述压缸821分别具有二活塞杆822,所述 搬运装置80的第二驱动单元83分别具有二压缸831、 一连接于所述压缸831的--
活塞杆832之间并与所述抬杆811连结的支撑横杆833、 二压缸834、 二分别与所 述压缸834的一活塞杆835连结的底座836,及四两两一组且顶、底端分别与所述 抬杆811固接、所述底座836滑接的滑块837,所述压缸821的活塞杆822是分别 与所述滑块837的二导槽838滑接。如图7、 8、 9所示,当所述闸门70与所述内 加热罩单元60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第二、 一驱动单元83、 82可依序驱动该搬 运部81沿该升降方向Z与该移动路径X移动,而将位于其中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 元30上的成形模具单元40移动至下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30上。如此,所述成 形模具单元40即可依序地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入料工作区11移动至所述工作 区单元IO的出料工作区19。
如图2、 5所示,所述加压单元90分别具有四两两一组地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 元10的加压工作区15、 16上的加压缸91,所述加压缸91分别具有一可迫压位于 所述加压工作区15、 16内的成形模具41的活塞杆911。
藉此,如图5、 6所示,当所述成形模具单元40分别被移动至所述工作区单元 10的加热工作区12、 13、 14、加压工作区15、 16、冷却工作区17与降温工作区 18内时,该升降单元50可同步驱使所述内加热罩单元60与所述闸门70移动至该 第二位置,此时,所述闸门70的门片71可同步遮蔽所述外加热罩20的开口21, 而使相邻的外加热罩20互相隔绝,而,所述内加热軍单元60的内加热罩61则可 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41,如此,在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热工作区12、 13、 14 内的成形模具41所装载的一玻璃硝材,即可在密闭且恒温的环境下被加热软化, 而,在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加压工作区15、 16内的成形模具41所装载的玻璃硝 材,即可在密闭且恒温的环境下被加压成形为一玻璃镜片,而,在所述工作区单元 10的冷却工作区17与降温工作区18内的成形模具41所装载的玻璃镜片,即可在 密闭且恒温的环境下被被冷却定型,此后,当该升降单元50同步驱使所述内加热 罩单元60与所述闸门70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如图7、 8、 9所示,所述搬运装置 80即可使所述成形模具单元40依序地从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入料工作区11移动 至所述工作区单元10的出料工作区19。如此,循环地进行上述的流程即可连续地 量产出玻璃镜片。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 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 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包含至少一工作区单元,是沿一移动路径设置,该工作区单元具有至少一加热工作区、至少一加压工作区,及至少一冷却工作区;多个外加热罩,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所述外加热罩分别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呈相对设置的开口,相邻外加热罩的相邻开口是互相对应;多个模座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多个成形模具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安置于所述模座单元上,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所述成形模具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二位于所对应的外加热罩内的成形模具;多个内加热罩单元,是沿该移动路径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加热罩,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可相对于所述外加热罩在一远离所述模座单元的第一位置与一靠近所述模座单元的第二位置之间同步移动,且,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分别具有至少二对应于位于所述成形模具单元的成形模具的内加热罩,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同步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罩可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同步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罩可分别远离所述成形模具;多个闸门,是可同步随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在该第一、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闸门移动至该第二位置时,所述闸门可遮蔽所述外加热罩的开口,当所述闸门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所述闸门可远离所述外加热罩的开口;及至少一搬运装置,是沿该移动路径设置,并具有一可沿该移动路径移动且与所述成形模具单元接触的搬运部,当所述闸门与所述内加热罩单元移动至该第一位置时,该搬运部可沿该移动路径将位于其中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上的成形模具单元移动至下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 模制成形设备包含二沿该移动路径设置且互相平行的工作区单元。
3. 根据权利要求2的髙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单 元分别具有三沿该移动路径依序设置的加热工作区、二接续所述加热工作区而沿该 移动路径依序设置的加压工作区,及一接续所述加压工作区的冷却工作区。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区单 元更分别具有一沿该移动路径设置于所述加热工作区之前的入料工作区、一沿该移 动路径设置于该冷却工作区之后的降温工作区,及一沿该移动路径设置于该降温工 作区之后的出料工作区。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热罩 是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的加热工作区、加压工作区与冷却工作区。
6. 根据权利要求5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单元 分别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间隔设置的模座,所述成形模具单元分别具有二安置于所 述模座单元的模座上的成形模具,所述内加热罩单元分别具有二对应于位于所述外 加热罩内的成形模具的内加热罩。
7. 根据权利要求4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 模制成形设备包含二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的第一个加热工作区的闸门、二分 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的第三个加热工作区的闸门、二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 元的第二个加压工作区的闸门,及二分别装设于所述工作区单元的降温工作区的闸门。
8. 根据权利要求2的髙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 模制成形设备包含二沿该移动路径设置且分别对应于所述工作区单元的搬运装置。
9. 根据权利要求8的髙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搬运装置 的搬运部分别具有二沿该移动路径间隔设置的抬杆,所述搬运装置更分别具有一可 驱动所述抬杆沿该移动路径移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及一可驱动所述抬杆沿一与该移 动路径垂直的升降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抬杆之间的间距是小于所述成形 模具的外径。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 模制成形设备更包含至少一装设于该工作区单元上的升降单元,所述内加热罩单 元、所述闸门是与该升降单元连接,该升降单元可同步驱动所述内加热罩单元与所 述闸门在该第一、二位置之间移动。
11. 根据权利要求l的髙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高效能玻璃 模制成形设备更包含至少一装设于该工作区单元上且对应于该加压工作区的加压 单元,该加压单元可迫压位于该加热工作区的成形模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能玻璃模制成形设备,包含至少一沿一移动路径设置并具有多个工作区的工作区单元、多个分别具有二开口的外加热罩、多个模座单元、多个分别具有二成形模具的成形模具单元、多个分别具有二内加热罩的内加热罩单元、多个闸门,及至少一具有一搬运部的搬运装置,当所述内加热罩单元与所述闸门移动至一第二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罩可分别罩住所述成形模具,所述闸门可遮蔽所述开口,相反地,当移动至一第一位置时,所述内加热罩可分别远离所述成形模具,所述闸门可远离所述开口,而该搬运部可将所述成形模具单元移动至下一工作区内的模座单元上。
文档编号C03B11/12GK101177334SQ20061013831
公开日2008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6日
发明者施永盛 申请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