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砖、砖组件的系统和该系统中使用的结合元件、安装砖的方法和砖地修理方法

文档序号:2011487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装砖、砖组件的系统和该系统中使用的结合元件、安装砖的方法和砖地修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 元件来安装砖的方法,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支承构件与砖构 件的下侧连接且设置有用于容纳结合元件部分的凹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砖 组件和用于该系统中的结合元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安装砖的方法和砖 地1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系统可从US-A- 5 323 575中得知。在这种公知的系统中, 支承构件设置有连接元件,该元件以这样的方式设计 一个砖组件包括砖构 件,且砖支承部可松开地连接至相邻的砖组件。以这种方式,完整的砖地可 通过使这种砖组件相互连接来制造。然而,该结构是这样的,即一旦地板已 经安装完,则非常难以拆除单独一个砖组件而不以不可修复的方式损害其他 砖。这是由于,连接是通过交替使用在每个砖组件上的阳元件和阴元件实现。 因此,难以更换单独一个砖或有限数目的砖,而不会实质损坏一些砖组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如上所述的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可以避免这些问 题。该目的如此实现,即支承构件具有沿垂直于砖构件主表面方向延伸的多 个开口和/或凸起部,且结合元件包括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 /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通过设置分离的结合元件,可以简单地通过垂直抬起该砖组件而从完成 的地板的一位置中拆除一个砖组件,例如用于清理或在损坏的情况下更换, 由此松开砖组件的凸起部和/或开口与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之间的 (例如通过摩擦的)连接。相同或另一砖组件可随后简单地放在同一位置, 以再一次完成地板。实际上,整个砖地可快速地安放和拆除,而不用改变或损坏地板下方、砖组件或结合元件。根据本发明的砖大大降低了所需的劳动量。砖组件和结合元件可多次重复使用,使得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特别适于用在市集、展览场地、灵活起居或办公空间等。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的一部分重叠结合元件的一部分。相互连接的凸起部和/或开口位于所述部分中,分别靠近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在一实施例中支承构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位于支承构件的凹部中。 在一实施例中,凹部位于砖构件的下方,以便使得结合元件基本位于砖或全部看不到。在一实施例中,开口和/或凸起部沿每个支承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成排 布置。由此,以很少的材料,可以实现沿一条线的可靠连接。砖组件可被放 置为全部边缘彼此面对,或相对于彼此移动一个或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间 距,如果开口和/或凸起部在所述排中均勻隔开的话。在一实施例中,凸起部具有大致圆柱形形状,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 大致圓柱形形状的开口中,开口具有大致圆锥形形状的入口部分。在凸起部 的插入过程中,开口的圆锥形的入口部分的壁将引导凸起部进入开口的圓锥 形部分中,由此相对于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横向地移动凸起部,以使得砖组件 和结合元件沿该方向相对于彼此移动,直到凸起部处于开口的圆柱部分中。在一实施例中,凸起部具有锥形形状,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到具有相应锥 形形状的开口中。在凸起部的插入过程中,锥形开口的壁将凸起部引导进入 开口,由此相对于凸起部的延伸方向横向地移动凸起部,也使得砖组件和结 合元件沿该方向相对于4皮此移动,直到凸起部完全进入开口中。如下更详细讨论的,结合元件可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且支承元件可 用基本不可变形的材料制造。在这种实施例中,支承构件设置有凸起部,且 结合元件设置有开口。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沿砖组件周边的一部分延伸。其中结合 元件具有多个边缘,结合元件沿至少一个所述边缘延伸。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沿砖组件周边的一半延伸。用一种砖组 件和一种结合元件来拼接一完整地板,导致很低的部件总数(结合元件和砖组件)。砖构件和砖组件可以是三角形、矩形、方形或大致多边形,如六边形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这种材料在结合元件和砖组件连接时提供弹性(flexibility),更确保适当的连接。这种材料还可 用于在凸起部和开口之间的连接部中沿砖构件的主表面方向通过伸展材料 而产生力。这种材料还可进一步产生摩擦力抵抗结合元件相对于地面下面 (underfloor)的滑动,由此基本固定被结合元件相互连接的砖组件,防止其 相对于地板下方平行于砖构件运动。假设与砖组件连接的结合元件彼此接 触,以提供紧密的周边密封,则这种材料还可提供相对于地板下方的密封, 以防止液体不经意地到达砖组件下方,例如通过砖中的裂紋,防止从一个砖 组件下方流到相邻》争组件下方。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使得结合 元件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时,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 件朝向彼此运动。如果相邻砖构件的边缘彼此接触,则结合元件的变形在其 中产生张力,促使相邻砖构件的边缘彼此抵靠。以这种方式,例如可以由木 头制造的砖构件的尺寸改变自动地被补偿,使得在相邻的砖构件之间没有间 隙。砖构件可被促使彼此抵靠,以使得基本没有液体可以通过砖构件之间, 由此使得地板液密。此外,砖构件可在其与相邻砖构件接触的面上设置有弹 性可变形材料,以加强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结合部分,其构造为布置在 两个相邻砖构件之间。该结合部分填充相邻砖构件之间的至少一部分间隙, 由此避免拼接之后填充传统的泥浆。为了达到密封效果,特别是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 分由弹性可变形材料制造。系统可被设计为使得结合部分在砖组件与结合元 件相互连接之后变形。结合元件的结合部分可以是分离的部分,可以设置将其连接至结合部分 的装置。然而,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分与结合元件是一体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部分的顶部成锥形或圓形。这种实施例便于在完成 的地板中更换一个砖组件。在一实施例中,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当结合元 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时,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 件朝向结合部分运动。由此,可以设置有密封突出部的结合部分被挤压,由 此为砖地提供优异的液密性能。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_一具体说不单是其结合部分一一在一侧上设 置有突出部,构造为面向砖构件,该突出部沿结合元件的长度延伸。突出部 带来对液体的密封效果。在一实施例中,突出部是可压缩的,以加强密封效果。突出部可以是弹 性可变形的。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元件构造为具有底侧,基本上与支承构件的底侧齐 平,由此对结合元件和砖组件构成的砖地提供优异支承。进而,以这种方式, 在砖地和地板下方实现高摩擦,由此有效地防止砖地相对于地板下方滑动。在一实施例中,砖构件包括基本不可变形的砖,由例如石头、陶瓷、木 头、塑料、玻璃,金属或以上材料的任何组合制造。基本不可变形的砖可与 可变形结合部分一起4艮好地发挥作用,以提供要求的密封。在一实施例中,砖在其下边缘处成锥形或圆形。这种实施例有助于在完 成的地板中更换单个砖组件,例如在维修损坏或磨损的砖组件/砖时。在一实施例中,砖构件包括可变形砖,例如橡胶砖或地毯砖。邻近可变 形砖可让它们的边缘彼此接触,以使得不具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在地板完 成时不能被看到。在一个地板中,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砖构件,使用相同的结合元件或一 方面使用带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例如对于安装有石头或陶瓷砖的地板部 分)而另一方面使用带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例如对于设置有木头或地毯 砖的地^反部分)。如果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结合部分,该部分构造为布置在相邻两 个砖构件之间,则在一实施例中,砖构件可包括下部基本不可变形砖和上砖 的分层结构,上砖重叠结合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当考虑两个相邻砖构件时, 每个上砖可重叠结合部分的一半。在一实施例中,在砖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设置液密材料。如果砖构件失 去其液密功能,例如由于砖构件破坏的结果,则诸如薄片这样的液密材料可 防止液体经过-争组件下方。根据本发明, 一种用于安装砖的方法包括设置多个砖组件;设置多个 结合元件;将至少一个结合元件与每个砖组件连接,以设置预组装的砖安装 部件;和将所述预组装的砖安装部件相互连接以获得砖地。一种用于维修砖地的方法,该地板包括与多个结合元件相互连接的多个砖组件,该方法包括通过将砖组件抬离砖地来爭>开砖地中砖组件和相应结 合元件之间的连接,在砖地中留下砖组件开口;和将砖组件插入到砖组件开 口中,由此将砖组件连接至所述相应结合元件。


参考所附附图,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 中更加清楚,其中图1为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系统的方式设置的几个砖的底部;图2为在结合之前的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示意性截面图;图3为在结合了各自的砖组件之后与图2相应的示意性截面图;图4为结合元件的截面图,沿垂直于图2和3的结合元件纵向方向的方向;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结合元件的俯视图;图6为地板一部分的俯3见图,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方形石争组件,该砖组件 具有两种不同的尺寸,且通过具有两种不同尺寸的结合元件相互连接,结合 元件沿各自砖组件的半个周边延伸;图7为图5的结合元件的透视图;图8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砖组件和结合元件的正视图;图9为用根据本发明的三角形砖组件构建的地板的一部分的俯视图,所 述组件通过沿砖组件半个周边延伸的结合元件相互连接;图10为才艮据本发明的两个砖组件和不带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的部分 截面图;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两个砖组件和带有结合部分的结合元件的部分截 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参见图1-4,根据本发明的砖组件原则上包括两个基本构件,即砖组件1和结合元件2,使得能以适当的方式通过这些构件中的每一个相结合而制造一个完整的砖形成的地板。砖组件1包括砖或砖构件3和固定至砖底侧的支承构件4。砖构件3在 砖组装中在目前的使用中可具有任何比例和尺寸,结合元件2的尺寸相应地 改变,以相结合地使用。在以下描述中,假设使用方形砖,但可以使用矩形 砖甚至多边形的砖,例如三角形或六边形。如图2和3所示,砖构件3具有定制的形状且可在顶部设置有稍微倾斜 的边缘,以便防止在砖组装和由此形成的地板的使用过程中造成损坏。在图l-3所示的实施例,支承构件4包括方形板5,该板具有的表面 面积略小于砖构件3底部的面积,例如通过粘接与之连接。凸起的边缘6垂 直于方形板5的平面延伸,当沿砖构件3的平面方向观看时,其具有方形形 状,具有的外部尺寸小于板5的尺寸,由此构成周边7,该周边7延伸越过 所述边缘6。边缘6在板5和顶边缘9之间以规则距离设置有大致矩形形状 的开口,该顶边缘相对于边缘6的外表面略微突出一些。边缘6和7限定了 支寿义构件4的凹入部分。在边缘6的每两个相对部分的内边缘之间,设置中间壁10形式的几个 交叉连接部,每个交叉连接部平行于边缘6,且因此平行于砖组件3的边缘。 中间壁沿垂直于砖组件3表面的方向的高度等于边缘6的高度。在任何中间 壁10和板5之间的连接线处,设置加厚部ll,且在每个中间壁的两侧设置 加厚部。这些加厚部在中间壁IO的整个长度上延伸且具有矩形或方形截面, 如沿横过加厚部11的纵向的方向观察的那样。这导致中间壁10与板5的连 4姿部分一皮加强。在周边7上且沿垂直于板5的表面或砖组件3的底侧的方向,设置中空 柱体形式的多个凸起部12。凸起部12成排布置,且均匀地在支^c构件4的 轮廓上分布,这意味着沿板5的同一侧边缘定位的两个相继的凸起部12之 间的相互距离总是相同的。如从图1可件,在连接构件的角部没有凸起部12, 但是支承构件4的极端凸起部12设置在边缘6的边缘所在的位置。包括板5、 边缘6、带有加厚部11的中间壁IO和凸起部12在内的整个支承构件4可制 造为一个整体,但可以制造为分离的单元,随后再以适当的方式连接。后者 具有的优点是针对各个构件使用不同的材料,每种材料在整体上匹配构件的 功能。板5可以也可以不在中间壁IO之间的区域中设置有孔。 在使用中,砖组件3通过边缘6和中间壁10放置在地面上。 如沿纵向观察(且进一步通过参考图5和6来解释),在图1 -4中的结合元件2包括"L"形式的模块20,以使得其可以沿砖组件1的两个边纟4^皮
此连接地延伸。然而,模块20还可以是'T,形式的,沿砖组件l的边缘或 是其一部分延伸。
模块20具有"T"形截面,其通常用作(两个)砖组件1之间的结合元 件,具有倒置的"T"状定位,即"T"字的横梁21在中间梁22 (也称为结 合部件)的下方。横梁21具有矩形截面且设置有靠近横梁21的角顶点的两 个凹部23和24,其功能将在后文描述。中间梁22也具有矩形截面,且在每 一侧设置有突出部25、 26,所述突出部沿结合部件的整个长度延伸,且具有 直角三角形形式,在图4中三角形的斜边面向下。
在横梁21和中间梁22之间的连接部附近,在中间梁22的每一侧上设 置有突出部27、 28,在所示实施例中,每个突出部具有直角梯形形状截面, 在结合元件的正常使用中梯形的平行边的较短边与中间梁22连接且斜边为 顶边缘。
沿结合元件2的长度,在横梁21中设置多个开口30,位于中间梁的每 一侧且彼此距离平均。通常,开口 30为圆柱形。图4仅示出了一个开口 30。 在每个圆柱形开口 30的顶端(入口部)附近,半个壁部分31 (距离中间梁 22更远的一个)沿向上的方向倾斜地加宽,其方式是,在顶端附近,开口具 有基本椭圓形形状,即顶端附近,开口的边缘限定通过两个直线(部分)相 互连接的两个半圓形。在中间梁22的同一侧上两个相邻开口 30之间的距离 等于支承构件4的两个相邻凸起部12之间的距离。
结合元件2由弹性材料制造,具体是橡胶类材料,如天然橡胶或合成橡 胶,或具有橡胶类材料特性的合成材料,如EPDM橡胶等。类似支承构件4, 结合元件2可整体制造或包括彼此以适当方式连接的不同单元。
通过上述部件的方式来安装砖的过程在下文描述。起初,假设情况是使 用者具有作为分离部件的可支配的不同部件、砖组件1和结合元件2。
在第一步中,砖组件1压到结合元件2上。这样做时,凸起部12进入 开口 30。在该运动中,开口 30中的倾斜壁部分31造成砖组件1被朝向结合 元件2的中间梁22推动。在砖组件1已经充分朝向中间梁22移动的同时, 突出部26祐:挤压,且当组件1的凸起部12已经完全被推入开口 30中时, 锥形突出部28的倾斜边也被推走。由于适当选择的砖组件1和结合元件2 的不同部分的尺寸,所以凹部24定位在开口 8的边^^9的后方。所以,石争构件1和结合元件2坚硬地彼此连接,尽管在结合元件2 (特别是横梁21 ) 由可变形材料制造的情况下它们可以在没有力的情况下彼此松开。
通过推离突出部26和28,在结合元件2和砖组件1之间获得良好的水 密性。砖组件l已经连接至结合元件2以形成预组装的砖安装部件,由此已 经设置了沿砖构件3的两个配合边缘的两个密封部,该砖组件1可随后被推 到其在事先准备好的地板下面或地面上的适当位置。随后,第二砖组件l和 第二结合元件2以上述方式彼此连接,以形成第二预组装砖安装部件。
当包括砖组件1和结合元件2的第二预组装砖安装部件完成时,该第二 预组装砖安装部件可通过按下第二预组装砖安装部件的支承构件4的凸起部 12 (并未沿设置有结合元件2的砖组件1的边缘)到第一预组装砖安装部件 的结合元件2的开口 30中而与第一预组装^f争安装部件连接,以与上述相同 的方式在第二预组装砖安装部件的砖组件和第一预组装砖安装部件的结合 元件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考虑到使用者必须针对与组装砖安装部件的方位 作出适当的选择,通过该方法,可以铺设整个地板区域。
由于结合元件2沿纵向方向为L形,角部处位置自动地处于合适的状况, 即两个^5争组件1的液密和配合的连"^妄部可以确保。
为了确保其他角部处的连接也是正确的,结合元件2在每个L形腿部远 端的设计如下所述。
如图1所示,结合元件2的横梁21没有延伸得比支承构件4的边缘6 更远。然而,同一结合元件2的中间梁22延伸的与砖构件3的边缘一样远, 该边缘平行于边缘6,突出部27、 28略比板5的边缘短且与之成直线,该板 略小于砖构件3,如上所述。中间梁22的端壁设置有三角形突出部35,该 突出部具有与三角形突出部25、 26相同的形状和方位。
如果下一排的每一个都包括砖组件1和结合元件2的预组装砖安装部件 加到已经安装好的预组装砖安装部件上,则这些加入的预组装砖安装部件的 结合元件2将邻靠已经安装的预组装砖安装部件的结合元件2的一端。在砖 组件已被以具有连续结合部的样式安装的情况下,结合元件2的角部接触已 经存在的结合元件的端面,以使得突出部35位于与突出部25的一部分相对 的位置且由此可以形成水密连接,此外其实际上还是无缝的。在选择砖组件 1的交错排列样式的情况下,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明显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描述和所示出的实施例,而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情况下作出各种改变。因而,特别地,可
以以不同方式实现凸起部12和开口 30的形状。在原理上,可以将它们设计 为通孔和连续沟槽。此外,此处可以施加机械的颠倒,其中开口具有垂直于 砖组件的平面的壁,而凸起部具有锥形壁。当然,也可以赋予突出部25、 26 这样一种不同的形状能够实现水密要求和结合元件和砖组件的平滑运动。
例如可以通过将突出部25、 26设计为等腰三角形形式的三角形构件来实现, 该等腰三角形具有大的顶角且其底部与中间梁22连接。
参见图5和7,结合元件2a为加长部件,其在一实施例中当沿其纵向看 时是L的形式。结合元件2a具有大致T形的截面,包括横梁21a和中间梁 22a,该中间梁沿横梁21a的中心线定位。沿横梁21a的相对纵向边缘设置 成排的开口 30a, 一排中的相邻开口 30a间隔开一恒定间距。每个开口 30a 包括锥形部,例如在其一端处圆锥形入口部分,面向砖组件。每个开口 30a 具有圓柱形状,适于以紧密的方式容纳砖组件的凸起部,特别是其支承构件, 以便通it^4察将凸起部保持在开口 30a中。
结合元件2a的中间梁22a的端部在L形结合元件2a的横梁21a的两端 处从横梁21a突出,使得中间梁22a沿砖构件两侧的长度延伸,如图6进一 步示出的。同时,横梁21比砖构件侧边的长度更短,以允许横梁21的端部 靠着其他横梁21的其它部分,而不会干涉。
横梁21a可用可变形的(特别是可弹性变形的)材料与中间梁22a整体 地形成。然而,横梁21a也可形成为与中间梁22a相分离的部件,和/或每一 个都用不同材料形成,以便以可松开的方式结合,不对此进行详描述。
当在截面图中看时,中间梁22a可沿离开横梁21a的方向略呈锥形。在 其离开横梁21a的端部处,中间梁22a设置有横向突出部25a、 26a,所述横 向突出部具有锥形自由端,同时邻近中间梁22a和横梁21a,突出部27a、 28a设置为大致L形,具有锥形自由端。在中间梁22a的每个端部处,可设 置具有自由端的突出部35a。突出部25a、 25a、 27a和28a大致沿中间梁22a 的长度延伸。
参见图6,多个砖组件la、 lb已经通过结合元件2a和结合元件2b彼此 连接,其中结合元件2a每一个沿矩形砖组件la (即半个周边)的两侧延伸, 且结合元件2b每一个沿矩形砖组件lb的两侧(即半个周边)延伸,且其中 四个砖组件lb的表面积实质等于一个砖组件la的表面积。结合元件2a和2b的横梁中的开口的间距、形状和尺寸相同,以使得结合元件2a和2b可结 合成带有砖组件la、 lb的地板,所述砖组件每一个具有由不同材料制造的 砖构件。
当构建成砖地时,如图6所示了其一部分,首先,每一个砖组件la、 lb 分别连接至相应结合元件2a、 2b,以形成预组装砖安装部件。随后,这些预 组装砖安装部件互相连接成砖地。如图6所示,不必确保四个相邻砖组件的 四个角部位于同 一点处;还有可以形成砖组件的交错样式。
在图6示出了一部分的地板中,获得液密连接部,如参考图8所述。图 8示出了石争组件la和结合元件2a的相互连接中(通过凸起部12a插入开口 30a中),突出部25a、 27a变形且由此#1挤压,以在结合元件2a和石争构件3a 之间在沿砖构件3a周边(一部分)的两条线处形成液密密封。如图8进一 步示出的,中间梁22a的高度实质上略小于砖构件3a的高度,以为地板提 供与砖构件3a的顶表面近似同一水平的结合部分。如图8进一步示出的, 砖组件la的支承构件4a的水平延伸周边部分在安装位置中靠着横梁21a的 顶表面,在突出部27a、 28a的区域的外侧。然而,对于支承构件4a的所述 周边部分来说可以搁置在所述突出部27a、 28a上。
如在其他实施例中或本文所讨论的那样,在砖构件和支承构件之间,设 置有液密薄片(liquid-tight foil )。万一砖构件破裂,使得液体流过砖构件, 则该薄片将防止液体进入砖组件下方。
如其他实施例中或本文所讨论的那样,砖构件可在其下边缘处呈圆形或 锥形,如图8虚线所示,在拆卸砖组件之后通过确保砖组件的下边缘易于进 入砖组件留在完成的地板中的开口 ,这种设计有助于更换在完整的地板中破 裂的或损坏的或磨损的砖组件。
图9示出了由三角形砖组件lc和结合元件2c构成的地板的一部分。每 个结合元件2c实质上沿相应砖组件lc的半个周边延伸,即沿砖组件lc的 整个侧边和砖组件lc的半个相邻侧边延伸。为了清楚,结合元件2c的横梁 21c中的开口已被省略。结合元件2c的中间梁22c形成砖组件lc之间的结 合部。突出部可设置为类似于突出部25、 25a、 26、 26a、 27、 27a、 28、 28a、 35和35a,如上示出和解释的。
图IO示出了一种系统,包括与两个砖組件ld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2d。 每个砖组件ld包括砖构件3d和支承构件4d。支承构件4d设置有成排的凸起部12d,所述凸起部与结合元件2d的成排的开口接合。
根据图10,结合元件2d实质上仅包括横梁21d,而不包括如前面图中 示出的中间梁。由此,砖构件3d的相邻边缘邻接。结合元件2d设置有两个 突出部27d、 28d,其每一个都被放在其上的砖构件3d挤压。突出部27d、 28d可用作对进入砖组件3d的邻接边缘之间的液体密封,以防止到达砖组件 ld的底侧。
图11示出了一种系统,该系统包括结合元件2e,其与两个砖组件le相 互连接。结合元件包括横梁21e和中间梁22e。每个砖组件le包括砖构件 3e和支承构件4e。支承构件4e所作有成排的凸起部12e,所述凸起部与结 合元件2e的成排的开口接合。
砖构件3e包括两种不同类型的砖由基本上上不可变形的材料制造的 砖3el,和由基本上不可变形的材料或由可变形材料制造的砖3e2。砖构件 3e的砖3el的相邻边缘邻接结合元件2e的中间梁22e的相对侧。砖构件3e 的砖3e2的相邻边缘彼此邻接。接合元件2e设置有两个突出部27e、 28e, 其每一个都被放置在其上的砖3el挤压。中间梁22e和突出部27e、 28e可用 作密封防止液体进入砖3e2的邻接边缘之间并到达砖组件le的下侧。
参见前面的附图,应理解,各个接合元件的横梁的底侧用作相对于地板 下面的密封,以防止液体,例如通过砖中的裂紋,不经意地/人一个砖组件下 方达到相邻4"组件下方到达^5争组件下方。
可以将砖组件和接合元件不作为分离的单元投入市场,而是作为预组装 砖安装部件,因为在实际情况中它们仍无一例外地^皮使用。
应注意,本发明允许从已经拼接好的地板上拆卸单个的砖组件,而为了 达到此目的不需要拆除相邻的砖组件或将整个地板破坏掉,这种破坏会导致 很大的缺陷或损坏。使用本发明,砖组件可被准确地拆卸,且易于更换。
尽管,上述描述集中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构件砖地的系统的使用,特别 是水平延伸的砖地或倾斜的砖地,但是应注意,相同或相似的系统可用于构 建砖墙壁(例如基本垂直延伸的),其中砖组件和/或接合元件以适当方式粘 附到墙壁上。
本文使用的用语"一"定义为一个或多于一个。本文使用的用语"多个" 定义两个或多于两个。本文使用的用语"另一个"定义至少第二或更多。本 文使用的用语"包括"和/或"具有"定义为包含(即开放式的用语)。上述描述涉及本发明的实施例,明显的是,在不脱离权利要求限定的主 要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做各种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系统,用于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来安装砖,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结合元件的一些部分的凹部,其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砖构件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所述结合元件包括长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的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的一部分重叠所述结 合元件的一部分。
3、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承构件的开口和/或 凸起部定位在所述支承构件的凹部中。
4、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砖构件 的下方。
5、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开口和/或凸起部沿每 个支承构件和结合元件的边缘成排布置。
6、 如权利要求1 - 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大 致圓柱形形状,所述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大致圓柱形形状的开口中,所 述开口具有大致圓锥形形状的入口部分。
7、 如权利要求1 - 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锥 形形状,所述凸起部构造为能插入具有相应锥形形状的开口中。
8、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支承构件设置有凸起 部,且所述结合元件设置有开口。
9、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构造为沿所 述砖组件周边的一部分延伸。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构造为沿所述砖组 件周边的一半延伸。
11、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由弹性可变 形材料制造。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 造为,当结合元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时,所述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彼此运动。
13、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延伸的结合部分,该部分构造为布置在两个相邻的砖构件之间。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由弹性可变形材 料制造。
15、 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与所述结合 元件是一体的。
16、 如权利要求13-1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部分的 顶部呈锥形或圓形。
17、 如权利要求13-1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组件和所 述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构造为,当所述结合元件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 连接时,所述结合元件变形,由此促使相邻的砖组件的砖构件朝向所述结合 部分运动。
18、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在一侧上设 置有突出部,其构造为面向砖构件,所述突出部沿所述结合元件的长度延伸。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突出部是可压缩的。
20、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构造为具有 底侧,该底侧实质上与所述支承构件的底侧平齐。
21、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构件包括基本不可 变形的砖。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由石头、陶瓷、木材、 塑料、玻璃、金属或以上材料的任何组合来制造。
23、 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在其下边缘处成锥 形或圓形。
24、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砖构件包括橡胶砖或 逸状砖。
25、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结合元件设置有向上 延伸的结合部分,该部分构造为布置在两个相邻砖构件之间,其中,所述砖构件包括下不可变形砖和上砖的分层结构,所述上砖重叠所述结合部分的至 少一部分。
26、 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其中,在所述砖构件和所述支承构件之间设置有液体密封材料。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材料为薄片。
28、 一种砖组件,用于在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系统中使用,所述 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砖构件的下侧且具 有沿垂直于所述砖构件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所述支承 构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结合元件的一些部分的凹部,所述结合元件的每一 个包括长带状构件,所述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所述带状构件的 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的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 口中。
29、 一种砖组件,用于在如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中使用, 所述结合元件包括设置有开口和/或凸起部的长带状构件,所述结合元件构造 为用于与相邻的砖组件相互连接,每个砖组件包括砖构件和支承构件,所述 支承构件连接至所述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结合元件的一些 部分的凹部,且具有沿垂直于所述砖构件主表面的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 或凸起部,所述结合元件的开口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砖组件的支承构 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
30、 一种用于安装砖的方法,包括 提供多个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砖组件; 提供多个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结合元件;将至少一个结合元件连接至每一个砖组件,以提供预组装的砖安装部 件;和将所述预组装的砖安装部件相互连接以得到砖地。
31、 一种用于维修砖地的方法,该砖地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 砖组件,所述砖组件与多个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结合元件相互连接,该方 法包括通过将砖组件从砖地上抬起,在砖地中留下砖组件开口,松开砖地中砖 组件和相应结合元件之间的连接;和将砖组件插入到砖组件的开口中,由此将砖连接至所述相应结合元件。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安装砖的系统,使用多个砖组件和与相邻砖组件相互连接的结合元件(21a)。每个砖组件具有砖构件(3a)和支承构件。支承构件连接至砖构件的下侧,且设置有用于容纳结合元件一些部分的凹部。支承构件具有沿垂直于砖构件主表面方向延伸的多个开口和/或凸起部(12a)。结合元件具有长带状构件,该带状构件设置有开口(30a)和/或凸起部,装配到两个相邻砖组件的支承构件的相应凸起部和/或开口中。
文档编号E04F13/08GK101297090SQ200680039948
公开日2008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31日
发明者理查德·马西 申请人:便捷辅装砖瓦控股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