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杆状地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209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椭圆杆状地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椭圆杆状地锚。
背景技术
人们搭建帐篷时,通常在其几个顶点设置与地面连接的拉线的方式来保证帐篷的稳固性, 拉线接地钉的作用至关重要。帐篷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为了使帐篷安设和撤离方便,帐篷 接地钉除了安装方便、锚固坚固外,还需具备能方便取出的特性。而这三点往往存在着一定 的矛盾,因此现有帐篷接地钉很难同时满足这三点要求。
例如专利号为91200576.9的名称为"用于固定帐篷或桅杆等可移动建筑物的地锚"公 开了一种把器具固定在地面的装置,它包括一根尖头钢板,固定其上的几根倒刺钢丝以及一 根在其上摆动的系挂拉绳用的钢丝环3组成,用钢钎和铁锤把它送入地下。该产品有两个缺 点 一是重复使用时因有倒刺不便拔出,二是倒刺起固定作用时有向上松动间隙。
例如专利号为03255887. 2的名称为"一种帐篷和直杆状物体地面固定器",其特征是利 用三根圆柱体钉来提高其稳定性和附着力,由于每根圆柱体钉都没有可锚固的结构特征,因 此在外拉力较大时,三根圆柱体钉仍然有被拔离地面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固定帐篷拉线并能方便拔出的椭圆 杆状地锚。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椭圆杆状地锚由锚片、套杆、转轴、旋转翼和拉钩 组成,其中,转轴位于套杆中,与套杆成动配合关系,转轴顶端两侧有旋转翼,转轴顶面上 有与之为一体的拉钩,转轴的下端是与转轴为一体的锚片,锚片位于套杆侧面所开的槽中,
套杆为横截面为椭圆的柱状体,套杆下端为锥形,锚片为椭圆形。
固定帐篷拉线时,只需先将拉线系在拉钩上,再将椭圆杆状地锚钉入泥土层,然后扭动 旋转翼使转轴带动锚片旋转90° ,锚片就从套杆侧面的槽中伸出,起到了锚固作用;需要将 椭圆杆状地锚从泥土中取出时,只需将锚片反方向旋转90。,锚片缩回套杆侧面的槽中,椭 圆杆状地锚可被轻易拔出。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1.由于活动锚片可在地面以下的水平方向伸出,这样就起到有效的锚固效果,即使在松
软的土地、或壳钉与土壤的摩擦系数很小时,接地钉也能牢固地固定在地上。
2.由于活动锚片可以方便地伸縮,因此在安装和取出地面时,非常方便、省力。

图1为椭圆杆状地锚处于锚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的B-B剖面图。
图中l.锚片2.套杆3.转轴4.旋转翼5.拉钩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椭圆杆状地锚由锚片l、套杆2、转轴3、旋转翼4和拉钩5组成,其中,转轴3位于套 杆2中,与套杆2成动配合关系,转轴3顶端两侧有旋转翼4,转轴3顶面上有与之为一体 的拉钩5,转轴3的下端是与转轴3为一体的锚片1,锚片1位于套杆2侧面所开的槽中, 套杆2为横截面为椭圆的柱状体,套杆2下端为锥形,锚片l为椭圆形。
固定帐篷拉线时,只需先将拉线系在拉钩5上,再将椭圆杆状地锚钉入泥土层,然后扭 动旋转翼4使转轴3带动锚片1旋转90。,锚片1就从套杆2侧面的槽中伸出,起到了锚固 作用;需要将椭圆杆状地锚从泥土中取出时,只需将锚片1反方向旋转90。,锚片l缩回套 杆2侧面的槽中,椭圆杆状地锚可被轻易拔出。
权利要求1. 一种椭圆杆状地锚由锚片、套杆、转轴、旋转翼和拉钩组成,其特征是转轴位于套杆中,与套杆成动配合关系,转轴顶端两侧有旋转翼,转轴顶面上有与之为一体的拉钩,转轴的下端是与转轴为一体的锚片,锚片位于套杆侧面所开的槽中,套杆为横截面为椭圆的柱状体,套杆下端为锥形,锚片为椭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椭圆杆状地锚。椭圆杆状地锚由锚片、套杆、转轴、旋转翼和拉钩组成,其中,转轴位于套杆中,与套杆成动配合关系,转轴顶端两侧有旋转翼,转轴顶面上有与之为一体的拉钩,转轴的下端是与转轴为一体的锚片,锚片位于套杆侧面所开的槽中,套杆为横截面为椭圆的柱状体,套杆下端为锥形,锚片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能起到有效的锚固效果,即使在松软的土地上也能被牢固地固定,而且在安装和取出地面时,非常方便、省力。
文档编号E04H15/32GK201212277SQ200820063879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3日
发明者伟 梁 申请人:伟 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