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式运动地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606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拆装式运动地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体育运动场馆、 安装方便的拆装式运动地板。
背景技术
目前体育场馆内铺设的木地板都是与地面永久性固定连接的, 一旦建
成便不可更换。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现代化体育场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追求体育场馆的简易灵活性和运动保护性。由于不同的体育活动对
地面有不同的需求,许多多功能场地有时需要木地板,有时候需要坚硬地
面,因此永久固定性的体育地板已满足不了体育场馆现代化的需求。另外
在现有的运动地板中,还存在地板的弹性差,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等的缺 占
j"、 o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满足人们对体育地板的上述需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可重复拆装、机动性强、运动安全性能高、质量可靠的拆装式运动地板, 其包括由若干面层地板拼接而成的面层、和用于铺设所述面层的弹性承载 层,所述弹性承载层由承载板层、弹性复合龙骨层和第一弹性垫层从上至
下叠置而成,其中,每一所述面层地板的端头横切面分别i殳有扇形凹槽, 且在相邻面层地板的扇形凹槽中镶嵌有椭圆形的塑料楔子。由此,可以保 证相邻地板拼接的平整度。
优选地,在上述拆装式运动地板中,所述承载板层由若干胶合板拼接 而成,每一所述胶合板的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半圆形榫,另一端设有能够与 所述半圆形榫插接的半圓形槽,且相邻的所述胶合板通过底面相应边角区 域设置的弹性连接件相连接。在地板拼装时,相邻地板上的胶合板可以通 过半圆形的榫和槽相互插接,并且通过弹性连接件连接,由此,可以保证 地板连接的牢固性。
优选地,在上述拆装式运动地板中,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弹簧连接件, 所述弹簧连接件由卡轮和卡钩构成,所述卡轮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胶合 板上,所述卡钩与所述卡轮可拆卸地卡合。由此,可以使相邻地板稳固连 接,克制地板间的相互滑动。优选地,在上述拆装式运动地板中,所述弹性复合龙骨层由上龙骨层
和下龙骨层叠置而成,且在所述上龙骨层和下龙骨层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垫 层,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垫层由间隔设置的若干第二弹性垫块构成。另外,优
选地,在上述拆装式运动地板中,所述上龙骨层由若干上层龙骨4并接而成, 且每一所述上层龙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拼接倒角。由此,在拼装时,相邻地 板中的龙骨可以相互插入以保证地板连接的稳固并同时保证地板的弹性。
此外,优选地,在上述拆装式运动地板中,所迷第一弹性垫层由若干等 间隔布置的球形减震垫构成。由此,能够有效地使受力分布均匀,并进一步 增强地板结构的弹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拆装式运动地板局部结构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装式运动地板叠置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拆装式运动地板拼装连接的局部 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拆装式运动地板弹性连接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l和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拆装式运动地板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其中仅示出了拆装式运动地板的局部结构。
如图所示,拆装式运动地板单元1包括面层地板10、胶合^反40、弹 性复合龙骨层20、球形减震垫30以及弹性连接件48。面层地板10和胶合 板40平行铺设,采用胶钉等方式连接固定。胶合板40与弹性复合龙骨层 20垂直铺设,并采用螺钉等方式连接。弹性复合龙骨层20的下方等间距 连接有若干球形减震垫30。尽管图l所示为三个,但是,根据使用的需要 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球形减震垫。而且,在拆装式运动地板的一个单元 中,弹性复合龙骨层20由上龙骨层21 (单根上龙骨)和下龙骨层22 (单根 下龙骨)叠置而成,且在上龙骨层21和下龙骨层22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设 置的弹性垫块25,以在上、下龙骨层之间形成第二弹性垫层。图l所示为两 个,但是,根据使用的需要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弹性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式运动地板由上述运动地板单元l拼装而成。具体 地说,包括由若干面层地板IO拼接而成的面层100、和用于铺设面层IOO 的弹性承载层200。弹性承载层200由承载板层、弹性复合龙骨层和第一 弹性垫层从上至下叠置而成。面层地板10可以才艮据使用的要求采用各类地板或者合成材料,例如实木
复合地板、PVC材料等。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面层地板10为
三维实木复合地板,该复合地板借助现代化的木材加工技术和工艺,采用纵 横交错的三维层叠原理,以保证地板的持久弹力。
而且,每一面层地板10的端头横切面分别设有扇形凹槽17,且在拼 装时,在相邻面层地板IO的扇形凹槽17中镶嵌椭圆形的塑料楔子(图中 未示出),以保证相邻地板拼接的平整度。图2和图3中示出了每一面层地 板10的端头横切面分别设有两个扇形凹槽17,但是,根据实际使用的需 要,也可以设置其他数量的扇形凹槽。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承载板层由若干胶合板40拼接而成。而且, 每一胶合板40的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半圓形榫45,另一端设有能够与该半 圆形榫45插接的半圆形槽46。由此,便于相邻地板单元中的相邻胶合板 40, 40能够相互插接。而且,相邻的胶合板40, 40通过底面相应边角区 域设置的弹性连接件48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弹性连接件48 为弹簧连接件,每一弹性连接件48由两个卡轮482和若干个卡钩481构成。 而且,卡钩481能够与卡轮482可拆卸地卡合。如图3所示,在拼装时, 两卡轮482, 482分别i殳置在相邻的胶合板40, 40上,两卡钩481, 481 与两卡轮482, 482分别卡合,以使相邻的胶合板40, 40稳固地连接,从 而将相邻的地板单元稳固连接以克制地板间的相互滑动。另外,设置若干 个卡钩481的目的在于,在拼装时可以根据相邻地板单元之间的距离(即 两卡轮之间的距离)选择使用适当的卡钩。
在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式运动地板中,上龙骨层21由若干上层龙骨拼接而 成,且每一上层龙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拼接倒角,以便相邻地板单元中的龙 骨相互插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地板单元中弹性 复合龙骨层的上层龙骨与下层龙骨错开7-8厘米,相邻地板单元的上层龙骨在 错开的位置进行插接。
拆装式运动地板单元1已在工厂加工完成。当在现场拼装时,如图3 所示,椭圆形塑料楔子插入面层地板10的扇形凹槽17中,同时将弹性复 合龙骨层20相互插接,将胶合板40相互插接,然后用弹性连接件48将相 邻的地板单元连接。另外,当需要拆除时,将弹性连接件48的卡钩481 从卡轮482上拨开即可把地板单元拆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拆装式运动地板设计新颖,可以随时拆装,安 装和拆卸简单易行,整体铺装牢固、表面平整。而且,具有极好的弹性和 抗变形能力,稳定性好,能最大程度地分解运动冲力,能够广泛适用于各
5类运动场所。
以上,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以上的描述 和附图仅仅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情况下,还可 以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变换。而且,这些修改和等效变换,也包含在本实 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运动地板,包括由若干面层地板(10)拼接而成的面层(100)、和用于铺设所述面层(100)的弹性承载层(200),所述弹性承载层(200)由承载板层、弹性复合龙骨层(20)和第一弹性垫层从上至下叠置而成,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面层地板(10)的端头横切面分别设有扇形凹槽(17),且在相邻面层地板(10)的扇形凹槽(17)中镶嵌有椭圆形的楔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地板,其中,所述楔子由塑料制成。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地板,其中,所述承载板层由若干胶合 板(40)拼接而成,每一所述胶合板(40)的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半圓形榫(45),另一端设有能够与所述半圆形榫(45)插接的半圓形槽(46),且 相邻的所述胶合板(40)通过底面相应边角区域设置的弹性连接件(48) 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地板,其中,所述弹性连接件(48)为 弹簧连接件,每一所述弹簧连接件由两个卡轮(482)和若干个卡钩(481 ) 构成,所述两个卡轮(482)分别设置在相邻的所述胶合板(40)上,所述 卡钩(481)与所述卡轮(482)可拆卸地卡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地板,其中,所述弹性复合龙骨层(20) 由上龙骨层(21)和下龙骨层(22)叠置而成,且在所述上龙骨层(21)和 下龙骨层(22)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垫层,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垫层由间隔设 置的若干第二弹性垫块(25)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动地板,其中,所述上龙骨层(21)由若干 上层龙骨拼接而成,且每一所述上层龙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拼接倒角。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地板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垫层由若 干等间隔布置的球形减震垫(30)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拆装式运动地板,包括面层地板(10)、胶合板(40)、弹性复合龙骨层(20),其中,面层地板(10)端头横切面设有扇形凹槽(17),胶合板(40)长度方向一端设有半圆形榫(5)、另一端设有能够与半圆形榫(45)插接半圆形槽(46),弹性复合龙骨层(20)由上下两层龙骨(21,22)以及间隔设置在两层龙骨之间的垫块(25)构成,另外,上层龙骨两端切有倒角,而且弹性复合龙骨层(20)下方等间距连接若干球形减震垫(30)。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用途进行拼装,而且每块地板都可拆换,从而便于加工、运输、拆装和保管。而且具有极好的弹性和抗变形能力,稳定型好,能够最大限度上分解运动冲力,保障运动员安全。
文档编号E04F15/02GK201265237SQ200820136179
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佳敏 申请人:王佳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