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489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双层帐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帐篷,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帐篷。
技术背景现有的一种帐篷,它包括至少三立柱、 一连接在该些立柱之上的顶蓬架 及一盖设在顶蓬架之上的篷布,每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一侧支架。由于该帐 篷只包括有一层篷布,因此隔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帐篷,它克服了背景技术的帐篷所存在的只具 有一层篷布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层帐篷,它包括至少三立柱、 一连接在该些立柱之上的顶蓬架及 一上篷布,每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一侧支架,该上篷布盖设在顶蓬架之上, 它还包括一挂设在顶蓬架之下的下篷布,该下篷布上开设有一下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下篷布和顶蓬架之间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下篷布中上部通过连接绳挂接在顶蓬 架,该下篷布周缘连接在侧支架。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立柱上滑设有滑动座,顶端固设有固 定座;该侧支架包括至少两组剪刀状连杆组,该些组剪刀状连杆组依次顺序 枢接,该侧支架具有四外端部,该四外端部分别枢接在相邻两立柱的固定座 和滑动座;该下篷布周缘连接在侧支架的剪刀状连杆组的下端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上篷布开设有一上通风口,该上通风口之上设置有帽檐,该帽檐两侧边分别连接在上篷布的位于上通风口之下的
部分,该帽檐和上篷布之间形成开口;该下通风口设置在下篷布顶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上篷布包括若干上斜面,每相邻两上 斜面侧边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锥形面,上述的上通风口设在一上斜面;该下篷 布包括若干下斜面,每相邻两下斜面侧边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锥形面,该下斜 面侧边间隔设有至少两连接绳,该些连接绳都挂接在顶蓬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下通风口的边角处都设有连接绳,该 些连接绳都桂接在顶蓬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绳一端缝接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 另 一端设有能挂卡接顶蓬架的卡钩。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绳一端缝接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 另一端系接在顶蓬架。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下篷布周缘上设有能挂卡接侧支架的 卡钩。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t术相比1、由于设置上、下篷布,因此具有如下优 点a、隔热效果好,特别是在阳光照射下,该效果尤其突出;b、由于结构 简单,特别是无需对帐篷骨架结构进行更改,因此只需另增设下篷布即可实 现本实用新型目的。2、由于上、下篷布分别设置在顶蓬架之上下,下篷布上 设置下通风口,因此上、下篷布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之间能通风,通风效果 好。3、由于该下篷布和顶蓬架之间间隔设置,因此上、下篷布之间的间隙大, 穿过的风多、大,通风效果好。4、由于该下斜面侧边间隔设有至少两连接绳, 该些连接绳都挂接在顶蓬架,因此能防止下篷布的顶、底部之间的部分下垂, 能防止因下篷布下垂而减少帐篷内部空间,能保证上、下篷布之间的间距间隔大致相同。5、该连接绳一端缝接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另一端设有能挂卡 接顶蓬架的卡钩,加工方便快速,装拆方便快速。该连接绳一端缝接或焊接 或熔接下篷布,另一端系接在顶蓬架,加工方便快速,装拆方便快速。该下 篷布周缘上设有能挂卡接侧支架的卡钩,加工方便快速,装拆方便快速。6、 由于该下篷布中上部通过连接绳挂接在顶蓬架,该下篷布周缘连接在侧支架, 因此下篷布能完全撑展开,保证上、下篷布间隔。7、由于该下篷布周缘连接 在侧支架的剪刀状连杆组的下端部,因此保证该下篷布和顶蓬架之间间隔设 置。8、由于该上通风口的开口朝下,该下篷布顶中间开设有一下通风口,因 此具有如下优点a、防止雨水进入帐篷空间;b、篷布上下能够通风。9、由 于该下通风口的边角处都设有连接绳,因此挂接牢固稳定,保证下通风口完 全展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帐篷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帐篷的上篷布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图3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帐篷的上、下篷布分离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

图1、图2和图3, 一种双层帐篷,它包括一帐篷骨架IO、 一上篷 布20及一下篷布30。
该帐篷骨架10包括四立柱11及一顶蓬架12。该立柱10为伸缩杆件并能 调整高度;该立柱ll上滑设有滑动座,顶端固设有固定座,该滑动座和立柱 之间设置有一能控制选择锁接或松释锁接的锁接单元。该顶蓬架12包括一顶 座及四支杆组,该支杆组包括一上支杆及一下支杆,该上支杆顶端枢接顶座,该上支杆底端和下支杆顶端转动连接,该下支杆底端枢接在固定座;根据需 要,该滑动座和支杆组的下支杆中部之间连接有一支撑杆。每相邻两立柱11 之间设有一侧支架13,该侧支架13包括三组剪刀状连杆组,该些组剪刀状连 杆组依次顺序枢接,该侧支架13具有四外端部,该四外端部分别枢接在相邻 两立柱11的固定座和滑动座。
该上篷布20包括四块上斜面21及一围群22,该每相邻两上斜面21侧边 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锥形面,该围群22顶周缘连接该锥形面底周缘。该上篷布 20的一上斜面上开设有一上通风口,该上通风口之上设置有帽檐23,该帽檐 23两侧边分别连接在该上斜面21的位于上通风口之下的部分,以使得该帽檐 23和上篷布20之间形成一朝下开口 24,使得开口 24和上通风口构成上篷布 20的上下通风的通风道。上述的上篷布20材质能够防水。
该上篷布20盖设在顶蓬架12之上,而且,该围群22包围立柱11顶端 部和侧支架13。
该下篷布30包括四块下斜面31,每相邻两下斜面31侧边连接在一起并 组成锥形面;该下篷布30顶中间开设有一下通风口 32。该下通风口 32的四 个边角处都设有一第一连接绳,该些第一连接绳末端都连接有第一卡钩33; 每相邻两下斜面31连接处的中间设有一第二连接绳,该些第二连接绳末端都 连接有第二卡钩34;该下斜面31底边上设有第三卡钩35。其中,该连接绳 通过缝接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上述的下篷布30材质能够防水。
该下篷布30挂设在顶蓬架12之下,其中,该四个第一卡钩33分别能装 拆地卡接在顶蓬架12的上支杆上部,该四个第二卡钩34分别能装拆地卡接 在顶蓬架12的上支杆下部,该多个第三卡钩分别能装拆地卡接在侧支架13 的剪刀状连杆组的连杆的下端部。由于设置有连接绳,因此该下篷布30和顶蓬架12之间间隔设置。由于该下篷布30和顶蓬架12之间间隔设置,因此支 撑杆位于该下篷布30和顶蓬架12之间。
另一较佳实施例中,该连接绳子另一端不设卡钩,它与帐篷骨架之间的 连接为直接系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 与《务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帐篷,它包括至少三立柱、一连接在该些立柱之上的顶蓬架及一上篷布,每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一侧支架,该上篷布盖设在顶蓬架之上,其特征是它还包括一挂设在顶蓬架之下的下篷布,该下篷布上开设有一下通风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下篷布和顶蓬架 之间间隔^: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下篷布中上部通 过连接绳挂接在顶蓬架,该下篷布周缘连接在侧支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 该立柱上滑设有滑动座,顶端固i殳有固定座;该側支架包括至少两组剪刀状连杆组,该些组剪刀状连杆组依次顺序枢接,该侧支架具有四外端部, 该四外端部分别枢接在相邻两立柱的固定座和滑动座;该下篷布周缘连接在侧支架的剪刀状连杆组的下端部。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 该上篷布开设有一上通风口,该上通风口之上设置有帽檐,该帽檐两侧边分别连接在上篷布的位于上通风口之下的部分,该帽檐和上篷布之间形成 开口;该下通风口设置在下篷布顶中间。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 该上篷布包括若干上斜面,每相邻两上斜面侧边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锥形面,上述的上通风口设在一上斜面;该下篷布包括若干下斜面,每相邻两下斜面侧边连接在一起并组成锥形 面,该下斜面侧边间隔设有至少两连接绳,该些连接绳都挂接在顶蓬架。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下通风口的边角 处都设有连接绳,该些连接绳都挂接在顶蓬架。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连接绳一端缝接 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另一端设有能挂卡接顶蓬架的卡钩。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连接绳一端缝接 或焊接或熔接下篷布,另一端系接在顶蓬架。
10.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层帐篷,其特征是该下篷布周缘上设 有能挂卡接側支架的卡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层帐篷,它包括至少三立柱、一连接在该些立柱之上的顶篷架及一上篷布,每相邻两立柱之间设有一侧支架,该上篷布盖设在顶篷架之上,它还包括一挂设在顶篷架之下的下篷布,该下篷布上开设有一下通风口。由于设置上、下篷布,因此隔热效果好,特别是在阳光照射下,该效果尤其突出。由于上、下篷布分别设置在顶篷架之上下,因此上、下篷布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之间能通风,通风效果好。
文档编号E04H15/58GK201326289SQ20082014628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0日
发明者李弼烈, 杨维东 申请人:厦门进雄企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