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930阅读:10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及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属于混凝土柱厂房改 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混凝土柱厂房中,往往在混凝土柱的侧面制作混凝土牛腿来承受上部荷 载,由于房屋及设备在改造过程中,施加在混凝土牛腿上的作用力不断加大,这样原有的混 凝土牛腿就不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如果不对混凝土牛腿进行加固,则原有的混凝土牛腿 就可能被破坏。而现有的对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一般都采用在混凝土牛腿的下方地基 上再浇筑一个混凝土柱将混凝土牛腿支撑住,现有的这种加固方法的缺点是占用厂房地面 的面积较大,并且还要对地基进行改造,施工复杂、成本较高、工期较长。因此现有的混凝土 牛腿加固方式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容易、并且不占厂房地面、结构强度高、 工作性能可靠的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及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为,在对 原有厂房混凝土柱的混凝土牛腿进行加固时,先在该混凝柱上混凝土牛腿的下方制作一个 钢牛腿,然后在钢牛腿上浇筑出支撑住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短柱即可。在钢牛腿上浇筑支撑住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短柱时,使固定在钢牛腿上的混凝土 短柱与混凝土柱及混凝土牛腿浇筑为一体。按照上述方法制作出的本发明的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结构为,包括 设有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柱,在混凝土柱上、混凝土牛腿的下方固定有钢牛腿,并且在钢牛 腿上设有能将混凝土牛腿支撑住的混凝土短柱。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在现有的混凝土柱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钢牛腿, 并在钢牛腿上浇筑出支撑混凝土牛腿的短柱,本发明在不占用厂房地面和不对地基进行改 造的基础上即可有效地增强原有混凝土牛腿的承载能力,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因此,本发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不占厂房地面、施工容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还具 有结构简单、结构强度较高、施工工期短、结构性能可靠的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结构,包括原有厂房设有混凝土牛腿2的混凝土柱1,制作时,在混凝土柱1上、混 凝土牛腿2的下方固定一个钢牛腿3,并且在钢牛腿3上浇筑出能将混凝土牛腿2支撑住的 混凝土短柱4即可。 制作时,最好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进行制作,即 在对原有厂房混凝土柱1的混凝土牛腿2进行加固时,先在该混凝柱1上混凝土牛腿2的 下方制作一个钢牛腿3,该钢牛腿3可采用槽钢、角钢、工字钢或钢板等材料制作,将钢牛腿 3采用焊接的方式焊接在混凝土柱1的钢筋上,然后在钢牛腿3上浇筑出支撑住混凝土牛 腿2的混凝土短柱4即可。在钢牛腿3上浇筑支撑住混凝土牛腿2的混凝土短柱4时,使 浇筑固定在钢牛腿3上的混凝土短柱4 一直伸入到原有的混凝土牛腿2的顶部,将原有混 凝土牛腿2和混凝土短柱4 一起整浇,使混凝土柱4及混凝土牛腿2和混凝土柱1浇筑为 一体即成。
权利要求
1.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原有厂房混凝土柱的混 凝土牛腿进行加固时,先在该混凝柱上混凝土牛腿的下方制作一个钢牛腿,然后在钢牛腿 上浇筑出支撑住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短柱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钢牛腿 上浇筑支撑住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短柱时,使固定在钢牛腿上的混凝土短柱与混凝土柱及 混凝土牛腿浇筑为一体。
3.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结构,包括原有厂房设有混凝土牛腿O)的混凝 土柱(1),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柱(1)上、混凝土牛腿O)的下方固定有钢牛腿(3),并且 在钢牛腿(3)上设有能将混凝土牛腿(2)支撑住的混凝土短柱G)。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原有厂房混凝土牛腿的加固方法及结构,在对原有厂房混凝土柱的混凝土牛腿进行加固时,先在该混凝柱上混凝土牛腿的下方制作一个钢牛腿,然后在钢牛腿上浇筑出支撑住混凝土牛腿的混凝土短柱即可。本发明在现有的混凝土柱的基础上增加一个钢牛腿,并在钢牛腿上浇筑出支撑混凝土牛腿的短柱,本发明在不占用厂房地面和不对地基进行改造的基础上即可有效地增强原有混凝土牛腿的承载能力,保证了结构的安全。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不仅具有不占厂房地面、施工容易、制作成本低的优点,而且还具有结构简单、结构强度较高、施工工期短、结构性能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E04G23/04GK102108792SQ20091026688
公开日2011年6月2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28日
发明者宋泽恒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