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572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行业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 层脱落的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众所周之,墙体的结构主要由混凝土墙体基层以及附着于该混凝土墙体基 层外表面的砼面上的砼面抹灰层构成。建筑抹灰工程是建筑产品中的一项分项 工程,是一种基本的饰面。它可以起到保护主体结构的作用,也可以作为各类 装饰装修的施工基层(如内外墙面的铺贴,墙纸或墙布的裱糊,内外墙涂料的 涂饰等装饰工艺底灰、基面,找平层及粘结层、构造层等)。抹灰工程质量的优 劣直接影响表面装饰效果和装饰质量。
目前,砼面抹灰层的施工工程主要采用的施工工艺为墙面拉毛——洒水 润湿—砂浆搅拌—抹底灰—抹面灰—压光—检验。抹灰工程中最易
出现的质量问题之一就是空鼓。在现行的国家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规定中明确要 求空鼓必须进行返工,因为空鼓后的抹灰极易脱落,对人的生命和财产都可能 造成伤害和损坏。墙面拉毛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抹灰是否空鼓的主要因素。 为了提高砼面抹灰层的附着力,大部分施工单位在墙面拉毛时,主要采用的方
法就是人工打凿。人工打凿是用錾子在砼表面凿出深3-5mm,间距为100cm的 小坑一砼面錾点(如图2所示)。
由于人工打凿于是对砼面的局部进行处理,尤如防水巻材的点粘法施工, 打凿部位砂浆粘结可以满足要求,但空隙处的粘结就可能无法满足要求。而且, 因空隙处的空鼓加之湿度变化引起砂浆的收缩变形势必造成打凿处粘结力下灰脱落,形成质量缺陷或隐患。目前,随着人工费 的日益上涨以及业主对工期要求紧,人工打凿无论从成本上、拉毛质量上还是 效率上都无法满足要求。根据目前通用抹灰工艺和基层处理方法,造成空鼓的主要原因有① 、人工打凿时,打凿深度浅,粘结力不足造成空鼓。② 、若抹灰工程处于高温季节施工,由于砼面不吸水,不易润湿,而外部 气温高,抹灰砂浆凝结时间短、收縮大,从而造成空鼓。③ 、基层采用人工打凿时,錾点的密度受人为因素影响大,錾点密度大, 抹灰与砼基层的粘结就牢固,反之,粘结不牢固,就容易产生空鼓。④ 、材料原因抹灰砂桨的质量也是产生空鼓的重要因素。若砂浆搅拌不 均匀或水泥用量不够,以及水灰比不合适,均有可能造成粘接力不足,从而产 生空鼓。综上所述,产生空鼓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抹灰层与混凝土墙体 基体外表面的砼面层的粘结问题。因此,在进行技术改进时未考虑材料、气温 和人为的原因,主要针对粘结问题进行研究和改进。期间曾经对人工打凿的砼点密度进行改进,初步确定将原来的錾点间距 10cm改为6cm。这样可以提高砼的表面粗糙程度,从而提高抹灰层的粘接力。 此改进措施的优点是没有改变原有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工人容易操作, 不需要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指导;缺点是增加了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效率,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工打凿的成本。现场实施措施确定后,在现场确定了 300m2的砼面,进行改进实施,其 中人工打凿花去6个工日,比原来多用工日将近一倍。抹灰完成后,项目部质 检员与项目组对抹灰质量进行了检测。其中空鼓问题比原来仅降低了两个百分点,改进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避免空 鼓弓I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为能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 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墙体基层、及位于混凝土墙体基层两侧 作为保护该混凝土墙体基层并作为各类装饰装修的施工基层的砼面抹灰层,混 凝土墙体基层与砼面抹灰层之间还设有素浆粘结层,所述素浆粘结层附着于混 凝土墙体基层外表面的砼面上,砼面抹灰层附着于该素浆粘结层上。通过上述结构的改进,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墙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 经济效益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中人工费的大幅上涨,原传统工艺中采用人工打凿每个 石匠工日为70元,折算到每1112的打凿成本为0.7元。根据目前市场价格,素浆成本(包括涂刷)为0.5m2,因此采用粘结层处理基层可节约0.2元/m2,加之空 鼓的数量减少,质量提高,平均每i^可减少因处理空鼓的成本约为0.7元/m2, 两项合计可节约抹灰施工成本0.9元/m2,全公司以每年18万m2 (保守计算) 砼抹灰计算,可节约成本总价约为16万元。(二) 工期效益采用原工艺每个石匠每天最多能打凿100 m2,以砼面积20000 1112的项目计 算,大约需要200石匠工日(相当于280个普工日),而采用素浆粘结层,普工 涂刷,每个工日可刷700 m2, 20000 mM又需28个普工日,节约252个普工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工,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縮短 了建筑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体上降低了工程造价,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墙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混凝土墙体、2-砼面抹灰层、3-素浆粘结层、4-砼面錾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
图1所示, 一种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混 凝土墙体基层1、及位于混凝土墙体基层1两侧作为保护该混凝土墙体基层1并 作为各类装饰装修的施工基层的砼面抹灰层2,混凝土墙体基层1与砼面抹灰层 2之间还设有素浆粘结层3,所述素浆粘结层3附着于混凝土墙体基层1外表面 的砼面上,砼面抹灰层2附着于该素浆粘结层3上。如图l、 2所示,本实用新型将采取不实施打凿砼面錾点4的结构,而是直 接在混凝土墙体基层1表面增设素浆粘结层3,然后在素浆粘结层3表面附着砼 面抹灰层2。具体实施在采用素浆粘结层时,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找出墙面素浆粘结 层的施工方法和材料配比。具体如下① 、素浆的配制在原有配比的基础采用水泥:水=1:6的材质比例配制素浆。② 、素浆的涂刷人工用扫帚或大排刷将素浆拍刷到砼墙面,使素浆在墙面上形成凹凸状,增加粗糙的程度。③ 、抹灰素浆终凝24小时后,即开始进行抹灰施工。现场实施通过现场配置的素浆,发现人工在施工过程中,素浆经常发生 流坠,且拍刷形成凹凸状不明显,经过项目组分析,其重要原因是水灰比太大造成,进行了反复的试验,最后确定水灰比。在试点工程实施后,果然效果较 好,从而解决墙面素浆的流坠问题,但是素浆凝结后,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个 别地方素浆起皮(素桨在施工中极易起皮,尤其是薄处)。由于素浆中没有骨料,加之砼面已凝固,素浆在凝固时,产生收縮,且收 缩比远大于有骨料的砂浆。但素浆中又不能加砂或其他骨粒,为解决这个问题, 考虑加胶水(因为胶水与砼前面粘结,凝固后变形较少并可以约束水泥凝固的 变形收縮,且可以提高素浆的粘接性能),但加胶水势必影响原来水灰比(因胶 水中含有水分)。因此,在考虑了胶水中的水分后重新计算了水泥、水、胶水的比列,将配 合比拿到现场实施后效果非常好。素浆凝固后进行了抹灰,通过对抹灰质量的检测,空鼓率只有1%,比原来传统工艺提高了7个百分点。
权利要求1、一种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墙体基层(1)、及位于混凝土墙体基层(1)两侧作为保护该混凝土墙体基层(1)并作为各类装饰装修的施工基层的砼面抹灰层(2),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墙体基层(1)与砼面抹灰层(2)之间还设有素浆粘结层(3),所述素浆粘结层(3)附着于混凝土墙体基层(1)外表面的砼面上,砼面抹灰层(2)附着于该素浆粘结层(3)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避免空鼓引起砼面抹灰层脱落的墙体结构,主要包括混凝土墙体基层、及位于混凝土墙体基层两侧作为保护该混凝土墙体基层并作为各类装饰装修的施工基层的砼面抹灰层,混凝土墙体基层与砼面抹灰层之间还设有素浆粘结层,所述素浆粘结层附着于混凝土墙体基层外表面的砼面上,砼面抹灰层附着于该素浆粘结层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省时省工,降低了建筑成本,同时缩短了建筑工期,提高了工作效率,总体上降低了工程造价,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E04F13/04GK201411799SQ200920079990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日
发明者杨振杰 申请人:四川航天建筑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