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0470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木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制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屋。
背景技术
木屋可用于野外休闲、旅游度假、酒店吧台等室内外各种活动场所。现在 所使用的木屋大多采用圆木或木块钉装起来,此类木屋的墙体及墙体与墙体之 间不易固定,墙面安装、拆卸也很不方便,而且不美观,成本费用高,最重要 的是结构不牢固,存在安全问题,在防潮性能上也很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提供一种安装、拆卸方便, 安全牢同,防潮性能好的木屋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木屋,包括底板、墙体及遮盖于墙体上方的屋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板铺设在设置的横木上,所述的墙体围成"L"形空间,墙体由墙面组 成,每个墙面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板块纵向连接而成,墙面与墙面之间通过设 置在板块上的槽口插接配合连接形成墙体,墙面设置门和窗。
所述的一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块的厚度面上设置凸榫和凹槽,靠 近板块两端处设置槽口,每端设置两个槽口,每个槽口宽度一致,且位置相对 应。
所述的 一 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木板插接配 合而成。
所述的一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成"人"字形。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全部釆用榫接建造,结构交错连接,安
3装和拆卸方便,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安全可靠;底板设置在横木上,具有很
好的防虫防潮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面与墙面交接示意图。
图中l-屋顶;2-窗;3-墙体;4-横木;5-底板;6-门;7-板块;8-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 一种木屋由屋顶l、墙体3和底板5组成,其中整个木屋分前 后两部分,高低不同,屋顶1前后有两个,都呈人字形,美观大方;底板5铺 设在横木4匕主要起到一个防虫防潮的作用,底板5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木 板插接配合而成,墙体3由7个墙面组成,墙体3围成"L"形空间,每个墙面 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板块7纵向连接而成,如图2墙面与墙面之间通过设置在 板块7上的槽口8插接配合形成墙角,这种插接配合的结构,方便安装和拆卸, 且非常牢固,其中板块7的厚度面上设置凸榫和凹槽,靠近板块两端处设置槽 口8,每端设置两个槽口,每个槽口宽度一致,且位置相对应。
权利要求1.一种木屋,包括底板(5)、墙体(3)及遮盖于墙体(3)上方的屋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5)铺设在设置的横木(4)上,所述的墙体(3)围成“L”形空间,墙体(3)由墙面组成,每个墙面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板块(7)纵向连接而成,墙面与墙面之间通过设置在板块(7)上的槽口(8)插接配合连接形成墙体(3),墙面设置门(6)和窗(2)。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块(7)的厚度面上 设置凸榫和凹槽,靠近板块(7)两端处设置槽口 (8),每端设置两个槽口,每 个槽口宽度一致,且位置相对应。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5)由设置凸榫 和凹槽的木板插接配合而成。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木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屋顶(1)成"人"字形。
专利摘要一种木屋,属于木制建筑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墙体及遮盖于墙体上方的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铺设在设置的横木上,所述的墙体围成“L”形空间,墙体由墙面组成,每个墙面由设置凸榫和凹槽的板块纵向连接而成,墙面与墙面之间通过设置在板块上的槽口插接配合连接形成墙体,墙面设置门和窗。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全部采用榫接建造,结构交错连接,安装和拆卸方便,且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安全可靠;底板设置在横木上,具有很好的防虫防潮效果。
文档编号E04B1/64GK201362889SQ20092011489
公开日2009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5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
发明者卢锦敏 申请人:卢锦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