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形木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4693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m”形木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梁,尤其涉及一种"M"形木梁。
背景技术
现有建筑中所应用到的木梁,除单体横梁外,往往会使用到矩形梁。但是矩形本身 的结构存在不稳定的因素,为了提高稳固程度,现有技术往往通过增加连接辅助结构,或是 增添辅助横梁对矩形梁进行填充分割。然而,在增加连接辅助结构的时候免不了要用到多 组钉子和上胶,增加了生产工序,也不利于环保。同时,增添辅助横梁对矩形梁进行填充分 割也没有完全解决矩形本身的不稳定的因素。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M"形木梁。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其中 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所述的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 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所述横向梁体木料、 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之间采用钉板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的"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夹角为30° 75° 。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夹角为45。。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钉板对应分布在矩形梁框的两侧。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钉板,包括有钉板主板,其上分布有 钉组单元,钉组单元之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所述钉组单元刻有"工"字形成钉槽, 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M"形木梁,其中,所述的"工"字形成钉槽设有斜角,成钉槽 两端向外翻折成钉后,斜角构成钉尖。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M"形排列的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 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本"M"形木梁采用钉板上呈"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 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提高效率。并且,避免了以往的上胶粘 结过程,有利于环保。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 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图1是"M"形木梁的构造示意图; 图2是钉板的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横向梁体木料 2垂直梁体木料[0016] 3辅梁 4钉板 5 钉组单元 6 钉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的"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1、垂直梁体木料2,其与众不 同之处在于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1与垂直梁体木料2构成矩形梁框,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 梁3 ;所述辅梁3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且各个辅梁3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横 向梁体木料1、垂直梁体木料2及辅梁3之间采用钉板4连接。 进一步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来看,为了令带有夹角的辅梁3形成结构 稳定的"M"形,由此对矩形梁框进行辅助塑形,所述的夹角为30。 75° 。并且,结合目前 常用的房屋结构来看,辅梁3与水平面所构成的夹角为45。。 再进一步来看,钉板4包括有钉板4主板,其上分布有钉组单元5,钉组单元5之 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钉组单元5刻有"工"字形成钉槽,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 6。同时,"工"字形成钉槽设有一定的斜角。由此,当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6后,钉6的 首端依照斜角能够形成钉尖。这样,依托于钉尖的存在,能够让钉板4更好地嵌入木料建材 中。 结合本"M"形木梁的实际组装来看,其过程大致如下首先将横向梁体木料1与垂 直梁体木料2组成矩形梁框的形状。随后,将各个辅梁3按照实际需要,按照"M"形的样式 填充排列在矩形梁框内。接着,对辅梁3的角度进行调整校对,亦同时对矩形梁框进行连接 前的调整校对。然后,将钉板4的钉面正对各个连接处的侧面进行钉合,令钉板4对应分布 在矩形梁框的两侧。具体来说,"M"形木梁两侧的各个连接处均采用钉板4进行钉合连接。 由于钉板4上拥有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的钉组单元5,确保了连接的紧密程度。并且, 只需要敲击钉板4,即可以保证钉组单元5上的钉6钉入木料内,比单个钉入来得快捷便利。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M"形排列的 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本"M"形木梁采用钉板上呈 "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 提高效率。并且,避免了以往的上胶粘结过程,有利于环保。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 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 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所述的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所述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所述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之间采用钉板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30。 75° 。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角为45。。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板对应分布在矩形梁框的两侧。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钉板,包括有钉板主板,其上分布有钉组单元,钉组单元之间呈"品"字形错层间隔排列;所述钉组单元刻有"工"字形成钉槽,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形木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字形成钉槽设有斜角,成钉槽两端向外翻折成钉后,斜角构成钉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形木梁,包括有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特点是横向梁体木料与垂直梁体木料构成矩形梁框,矩形梁框内填充有辅梁,且各个辅梁之间镜像对应排列,呈“M”形。同时,辅梁与水平面构成有夹角。横向梁体木料、垂直梁体木料及辅梁之间采用钉板连接。由此,通过“M”形排列的辅梁来对矩形梁框进行结构固定,确保木梁的整体稳固。同时,依托于“品”字形错层间隔分布的钉组单元,对各个结合处进行钉合,在满足组装稳固的同时更能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E04C3/12GK201539045SQ2009202669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30日
发明者聂圣哲 申请人:德胜(苏州)洋楼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