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375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避难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
背景技术
时下地震频发,从5. 12汶川大地震到海地太子港发生的7. 3级,到智利的8. 8级地震,再到玉树的7. 1级地震,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特别是高层建筑如果发生坍塌, 逃生的几率更小。因此,地震发生时应如何避难、逃生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重点。各国的科学家及专业救援人员都在不断地努力,希望能够找到地震中逃生避难的有效方法。根据相关安全手册,若发生地震,如何逃生得根据人们所处的实际情况而定,除非你住在接近出口的地方,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到达空旷的地带,夺门而逃都不是明智的选择。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 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竖直框架、底板及面板组成,所述的竖直框架上部设置竖直导轨,所述的竖直导轨上设置有滑块,竖直框架的中部设置液压杆,所述的底板与竖直框架底部铰接连接,该底板上设置水平导轨,所述的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的面板上部与竖直导轨上的滑块连接,中部与液压杆铰接,下部与水平导轨上的滑块连接。所述的竖直框架经螺栓固定在墙壁上,该竖直框架与墙壁间设置气囊。所述的竖直导轨及水平导轨为直线轴承。所述的竖直导轨上设置的滑块可沿竖直导轨滑动。所述的水平导轨上设置的滑块可沿水平导轨滑动。所述的液压杆与竖直框架为铰接,该液压杆可沿铰接的连接处转动。所述的底板可在竖直与水平范围内转动。所述的竖直框架及底板为钢筋焊接制成。所述的面板为钢板及有机材料的双层黏合板。所述的有机材料包括有机玻璃或ABS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性质特点,减少了原材料,另外,承重与体积比小,减小占用空间,材料常见,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图1为本发明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竖直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竖直框架、11为竖直导轨、12为滑块、13为液压杆、2为底板、21为水平导轨、22为滑块、3为面板。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结构如图1 2所示,该装置由竖直框架1、底板 2及面板3组成,竖直框架1的结构如图3所示,该竖直框架1可以经螺栓固定在墙壁上,上部设置竖直导轨11,竖直导轨11为直线轴承,该竖直导轨11上设置有滑块12,滑块12可沿竖直导轨11上下滑动。竖直框架1的中部设置液压杆13,液压杆13与竖直框架1为铰接,该液压杆13可沿铰接的连接处转动。底板2与竖直框架1的底部铰接连接,该底板2 上设置水平导轨21,水平导轨21为直线轴承,该水平导轨22上设置有滑块22,滑块22可沿水平导轨21水平滑动。面板3的上部与竖直导轨11上的滑块12连接,中部与液压杆13 铰接,下部与水平导轨21上的滑块22连接。竖直框架1及底板2为钢筋焊接制成,面板3 为钢板及有机材料的双层黏合板,有机材料选用有机玻璃或ABS树脂。在地震中,受到振动冲击的墙体倒下,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可能形成一个三角空间。由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此空间具有较强的抗冲击能力,可以保证在房屋坍塌时不变形。在此空间内,避难的人可以蹲在里面,免受来自各方面的撞击,避免受伤。一般建筑在形成“生命三角”的时候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往往只能在墙角等条件合适的地方才能形成, 而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也难以成功地躲入其中,因此,仅仅依靠建筑物产生“生命三角,,是不可靠的。本发明根据“生命三角”原理改进,并结合建筑物本身的特点,人为地提供形成 “生命三角,,的客观条件,在地震发生时,控制形成“生命三角,,避难空间,这大大提高了 “生命三角”空间形成的概率,保证了避难空间的顺利产生。在平时未发生地震灾害时,整个装置靠竖直放置,底板2经旋转也为竖直放置,与竖直框架1紧密相接,整个装置可以作为一装饰墙面,发生地震时,打开开关,装置迅速展开成为一个稳定的三角空间打开开关,底板2通过转动成水平状态,底板2上的滑块22远离墙角运动直至底板2的边缘,竖直框架1上滑块12向下运动,直至竖直导轨11的底端, 滑块12及22的运动带动面板3的运动,从而使竖直框架1、底板2及面板3形成稳定的三角空间。竖直框架1和墙体之间设置的气囊也同时受到触发,自动充气,可以起到有效的减振作用,避难人员可以迅速地躲入空间内,防止受到进一步伤害,等待救援。
权利要求
1.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竖直框架、底板及面板组成, 所述的竖直框架上部设置竖直导轨,所述的竖直导轨上设置有滑块,竖直框架的中部设置液压杆,所述的底板与竖直框架底部铰接连接,该底板上设置水平导轨,所述的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滑块,所述的面板上部与竖直导轨上的滑块连接,中部与液压杆铰接,下部与水平导轨上的滑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框架经螺栓固定在墙壁上,该竖直框架与墙壁间设置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导轨及水平导轨为直线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导轨上设置的滑块可沿竖直导轨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导轨上设置的滑块可沿水平导轨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杆与竖直框架为铰接,该液压杆可沿铰接的连接处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可在竖直与水平范围内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框架及底板为钢筋焊接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为钢板及有机材料的双层黏合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有机材料包括有机玻璃或ABS树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角结构的地震避难装置,该装置由竖直框架、底板及面板组成,竖直框架上部设置竖直导轨,竖直导轨上设置有滑块,竖直框架的中部设置液压杆,底板与竖直框架底部铰接连接,该底板上设置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设置有滑块,面板上部与竖直导轨上的滑块连接,中部与液压杆铰接,下部与水平导轨上的滑块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制造简单,利用建筑物自身的性质特点,减少了原材料,另外,承重与体积比小,减小占用空间,材料常见,成本低廉,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E04H9/02GK102277996SQ20101019525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8日
发明者唐建波, 詹甘霖, 谢红, 陈哲, 陈嘉炜, 黄承远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