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瓷用青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790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日用瓷用青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尤其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品质日用瓷用青釉。
背景技术
古人崇尚青瓷,对白瓷却不很重视,因为白瓷太刺眼,锋芒毕露,而青瓷温柔敦厚, 委婉含蓄,能变换许多不同感觉的青绿釉色,既体现闲散淡远的自然美,又符合中庸中和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教思想非专利参考文献1。青瓷碧玉般的色泽和质地史符合中国人 的“崇玉”心理.也体现着中国人讲求“自然天成”的审美趣味。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陶瓷产品的绿色环保和审美更加备受关注和重视,本 发明迎合了人们对“青色”的尚好这一视觉器官的生理本质需求,体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眷 恋之情。本发明采用常用的天然矿物原料,采用中温一次烧成,薄胎薄釉,成品瓷釉面细腻 平整,釉色青翠,发色稳定,无毒,环保,适合日用瓷的大批量生产。传统的青瓷生产和制作 工艺都是采用两次甚至多次施釉以及多次素烧。如发明专利公开号CN 1253124A青瓷釉及 青瓷釉产品的制备方法,对坯体在800-850°C第一次烧成进行装饰后采用二次施釉,且最终 的烧成温度为1340°C。本发明采用一次上釉和一次烧成,无需二次施釉和二次烧成,且烧成 温度为1240°C。据相关计算,在1350°C烧成瓷器所需热耗为4500-5000大卡/公斤制品, 而在1250°C烧成瓷器所需能耗为1800-2000大卡/公斤制品,温度相差100°C热耗却相差 1.5倍。本发明能源消耗低,节约成本。目前的青瓷生产,仅仅停留在艺术瓷和小批量日用瓷的生产水平上,也有学者认 为,青瓷本身就只适合小批量生产,而且目前包括仿制和艺术品的青瓷仍停留在厚釉厚胎 或薄胎厚釉料水平,品质特别高的青瓷日用品几乎很少,假如我们能够批量生产出薄胎薄 釉,同时釉色又能够达到当时青瓷的水平,将是青瓷釉又一个历史性突破和进展,让传统精 湛的青瓷艺术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庭,让青瓷艺术发挥更加灿烂的光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成简单,釉面质量好且采用一次烧成适合于工厂窑 炉温差大特点的日用瓷用青釉,釉层厚度为0. 8mm,无须多次上釉,成品颜色青翠温润,有玉 质感。本发明所述的日用瓷用青釉,其化学组成)为65. 0 72. 0%、Al2O3 10. 5 11. 8%、Fii2O3 0.5 1.5%、TiA 0.0 0.5%、CaO 8. 0 14. 0%、MgO 0. 0 2.0%、K2O 4.0 6.0%,Nei2O 1.0 3.0%。本发明所述的日用瓷用青釉,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配制而成石英12. 0 19. 0%、长石58. 0 65. 0%、二灰10. 0 15. 0%、煅烧滑石0. 0 4. 0%、紫金土 5. 0 12. 0%。本发明的日用瓷用青釉为生料釉,1210 1270°C—次烧成,其原料组成中不含有 任何有毒以及重金属组分,均为矿物原料,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廉,环保无污染。组成简单,科学合理,易于实施;坯釉适应性好,特别适合于国内窑炉温差过大的特点;烧成后的 成品瓷釉面细腻、光润、平整、光泽度好;釉面易清洗;机械强度高,热震稳定性好,经检测 热震稳定性达到180°C -20°C水中热交换5块一次未裂;釉色青翠淡雅,略带乳浊,达到类玉 效果。本发明的日用瓷用青釉能降低烧成温度的原因在于大量引入长石与二灰。长石在 釉中是作为熔剂使用的,它主要作用表现为熔融和溶化其他物质的性质,在高温下形成粘 稠的玻璃熔体,是碱性氧化物(Na20,K2O)的主要来源,能降低烧成温度。二灰是釉料中CaO 的主要来源,颗粒细小,易在釉料中分布均勻;CaO能起助熔作用。晶莹质感的内在本质在于釉层中含有大量的微细气泡,气泡的存在使釉层对光线 产生散射,从而在外观上使釉体呈现出柔和的半乳浊状。青瓷釉一般是以石灰石为熔剂,在 烧成过程中,当釉烧成达1200°C时,釉中的SiA与Na20、K2O形成流动性熔性,釉体开始软 化、熔融,石英、长石不断向釉熔体熔介狗203发生分解。发生上述反应时,由于坯、釉均有气 体放出,当釉体多孔状态时,碳酸钙分解的气体来不及从瓷釉中完全除去而一直要持续到 釉料产生液相和玻化时继续排出,那么,这些气体便在已经玻化或已充分熔融而又具有一 定粘度的釉层中产生气泡。青釉的色调是由釉料内的铁质在还原气氛形成氧化亚铁( 并与二氧化硅 (SiO2)作用,生成青绿色的偏硅酸铁(FeO *Si02),当偏硅酸铁进一步在石灰内熔融时,便生 成具有青绿色的CaO-FeO-Al2O3-SiA系的硅酸盐熔体,即所谓青瓷釉或玻璃。作为着色剂 的氧化亚铁(FeO),一般引入化工原料的氧化亚铁或矿物原料的紫金土。本发明选用矿物原 料的紫金土作为引入氧化亚铁的原料。在坯体的含铁量不变的情况下,釉中含铁量越高,则 釉色越深,在0. 8 %-3. 0%的范围内,釉色呈现出月白、粉青、梅子青、豆青、蟹壳青等色泽。 由于紫金土中碱性物质含量较高,在青釉烧成过程中,碱性物质能够提高釉的高温黏度,降 低釉的流动性,可以烧成厚釉青瓷。紫金土中又含有较高的Al2O3,Al2O3—方面增加釉的玻 化温度范围,使釉内具有均勻分布的微小气泡,呈现出柔和的光泽;Al2O3另一方面并可降 低釉的膨胀系数,使釉面不致开裂非专利参考文献2非专利参考文献1李跃亮.龙泉青瓷的釉色与文化内涵[J].艺术设计史 论· 2006,7 02非专利参考文献2:铁质在青釉中的呈色机理,叶宏明,劳法盛,李国桢,查永庆 “龙泉青瓷生产工艺总结”,浙江省轻工业厅编《龙泉青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 177 页。本发明的生产工艺采用梭式窑烧成,燃料为天然气。烧成制度为室温 960°C氧 化气氛烧成,时间为4- ;960°C 1240°C还原气氛烧成,气氛由强到弱,时间为1_池。整 个烧成周期为5- ,烧成压力不作特别控制。本发明所用原料的化学组成见表1.表1原料化学重量组成表(wt % )
权利要求
1.一种日用瓷用青釉,其特征在于,该青釉的化学组成重量百分比为SiO2 65.0 72. 0%,Al2O3 10. 5 11. 8%,Fe2O3 0. 5 1. 5%,TiO2 0. 0 0. 5%,CaO 8. 0 14. 0%, MgO 0.0 2.0%、K2O 4. 0 6. 0%,Na2O 1.0 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叙述的日用瓷用青釉,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 为石英12. 0 19. 0%、长石58. 0 65. 0%、二灰10. 0 15. 0%、煅烧滑石0. 0 4. 0%, 紫金土 5. 0 12. 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叙述的日用瓷用青釉,其特征在于化学组成中氧化亚铁是 通过紫金土引入,并在还原条件下转化为氧化亚铁,原料重量百分比组成中紫金土含量为 5. 0-12. 0%。
4.一种青釉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坯、施釉、烧成,其特征在于烧成过程的烧成气氛依 次为氧化气氛、还原气氛、氧化气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烧成气氛控制的三个温度区依次为室 温 960°C氧化气氛、960°C 115CTC强还原气氛,1150°C 1270°C弱还原气氛,1270°C 常温自然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青釉制品的热处理条件为1210 1270°C,5_8h烧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坯的瓷坯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瓷石 63. 2%,高岭土 36. 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坯釉烧成为一次烧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陶瓷釉料,是一种用于生产高品质日用青瓷釉产品的制备方法。该青釉的化学重量百分组成为SiO2 65.0~72.0%、Al2O3 10.5~11.8%、Fe2O3 0.5~1.5%、TiO2 0.0~0.5%、CaO 8.0~14.0%、MgO 0.0~2.0%、K2O 4.0~6.0%、Na2O 1.0~3.0%;本发明的日用瓷用青釉为生料釉,1210~1270℃一次烧成,其配料组成中原料全部为矿物原料。其原料组分及重量百分比组成为石英12.0~19.0%、长石58.0~65.0%、二灰10.0~15.0%、煅烧滑石0.0~4.0%、紫金土5.0~12.0%。本发明的青釉组成简单,科学合理,易于实施;烧成后的成品瓷釉面细腻、光润;釉色青翠淡雅,略带乳浊,达到类玉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瓷器的档次。本发明烧成温度为1210~1270℃,且一次烧成,与传统青瓷制作工艺相比,能源消耗低、节约成本。
文档编号C04B41/86GK102060571SQ20101052354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张垠, 朱建萍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