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

文档序号:1817788阅读:6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的现场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现 场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在现场制备过程中采用常规投料方法(一次投料),即骨料、水 泥、水、外加剂等一起加入搅拌机内搅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这种投料方法虽然简便(同普 通混凝土的搅拌方法),但制备的混凝土往往强度比较低,透水性差。主要原因为1、采用一次投料拌制透水性水泥混凝土,骨料与水泥浆体接触面不 均勻,导致水泥浆体包裹骨料不完全,水泥浆体的粘结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直接影响 到透水混凝土的强度。2、由于一次集中投料导致部分水泥浆体结团成球状,填充于骨料之 间的孔隙中,使得透水混凝土不能形成很好的连通孔隙结构,从而降低了透水系数。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水性水泥 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解决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由于一次投料方法导致透水性水 泥混凝土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 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先将100 %的骨料和70 %的拌合水预先搅拌;(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3)最后将剩余的50 %水泥和30 %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本发明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材料采用三次投料方法进行搅拌,解决透水性 水泥混凝土由于一次投料方法导致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问题,能够有效 提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为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先将100 %的骨料和70 %的拌合水预先搅拌;(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3)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本发明采用三次投料以达到骨料表面充分包裹的目的,即先将100%的骨料和 70%的拌和水预先搅拌,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最后将剩 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以制备配合比为C20混凝土为例,采用两种加 料顺序通过实验对比得出以下结果搅拌方法骨料粒径(mm)透水系数(mm/s)抗压强度 (Mpa) 7d抗压强度 (Mpa) 28d一次投料2. 0 5· 019.016.021. 55. 0 8. 021.014. 219. 5三次投料2. 0 5. 020.921.029.55. (Γ8. 023.919.525.2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透水混凝土采用三次投料方法改变了加料顺序,水 泥浆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均勻包裹于骨料表面,且不易成团,使得透水性水泥混凝土既具 有良好的透水性,又显著提高了强度。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合水预先搅拌;(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3)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现场拌制的三次投料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先将100%的骨料和70%的拌合水预先搅拌;(2)然后加入50%的水泥,同时加入全部外加剂进行搅拌;(3)最后将剩余的50%水泥和30%的拌合水加入搅拌机。本发明将骨料、水泥、水、外加剂等材料采用三次投料方法进行搅拌,解决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由于一次投料方法导致透水性水泥混凝土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透水性水泥混凝土的强度及透水性,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E04G21/02GK102094529SQ20101062486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明平, 李文涛, 黄少瑜 申请人:青岛建设集团零零一工程有限公司, 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