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8685阅读:5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物中的采用先张法预应力的 钢筋砼预制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在制作阶段时梁的端部下部会产生较大的局 部的压应力,造成该处砼产生裂缝,梁体的端部上表面由于过大预拉应力的作用,也会产生 裂缝。叠合梁用作连续梁和框架梁时,在使用阶段梁体的端部下部会产生预压应力与梁的 支座负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叠加,造成梁体端部下部砼被破坏。这种破坏经常是脆性破坏,因 此,在地震区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现有技术还无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 效解决预应力预制梁产生裂缝的问题、扩大预应力预制梁的应用范围的先张法预应力钢筋 砼预制梁。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 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埋设于所述梁体的下部,所述梁体的上部也 埋设有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套有套 管,所述套管埋设于所述梁体的端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还具有如下附属技术特 征所述套管的长度为所述梁体的总长度的5% -15%。套有套管的钢绞线的数量为下部钢绞线总数的1/3-2/3,且套有套管的所述下部 钢绞线在所述梁体的宽度方向上以中心线对称布置。所述套管为塑料套管或者为包裹材料缠绕形成的套管结构。所述梁体的端部在所述上部钢绞线伸出部设置有螺旋箍。所述梁体的端部在所述下部钢绞线伸出部埋设有梳状网片,所述网片弯折成形, 并插入所述钢绞线之间的空隙中。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为先张法施工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数量为3-18根。所述梁体上设置有适于与外部梁体端部相连接的通孔。所述梁体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有适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型钢,所述型钢的部分 埋置于所述梁体内,其余部分露置于所述梁体的端部。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还可以为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 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埋设于所述梁体的下部,所述梁体的上部 也埋设有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涂覆
有油层。[0015]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 下优点首先,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采用先张法预应力钢绞线作为主筋的预制梁,采用预应 力钢绞线能够保证具有同样强度的情况下,减少主筋的用钢量,钢绞线能够比较自由的弹 性弯曲,大大方便梁的安装,预制梁用先张法预应力技术在工厂制造,可以在工厂大批量生 产,从而以规模效应降低造价;其次,本实用新型在梁体的的端部的部分下部钢绞线上套有 套管或涂覆油层,在制作阶段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梁体端部的局部预应力过大,避免该处产 生裂缝,由于能够降低梁体端部的反弯矩,使得梁体的端部上表面的预拉应力减小,从而防 止梁端部上表面产生裂缝。而在使用阶段,由于梁体的端部下部产生的预压应力被套管部 分释放,使得与梁的支座负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叠加后能小于砼的抗压强度,防止梁体端部 下部砼被破坏,而产生脆性破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端部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左视图。图5是图1的端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梳状网片的结构。图6是图1中的端部内部局部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先张法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的实施例, 包括梁体1和埋设于所述梁体1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2,所述梁体1上设置有箍筋 11,且所述箍筋11的部分伸出所述梁体1的上表面。所述钢绞线2埋设于所述梁体1的下 部,所述梁体1的上部也埋设有的预应力钢丝21,所述梁体1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钢 绞线2套有套管5,所述套管5埋设于所述梁体1的端部。本实用新型所谓的钢绞线2是采用多股钢丝编织而成的,该种钢绞线2强度高,韧 性好,在采用先张法拉伸后,梁体的砼能够产生较高的预应力。本实用新型的梁体1设置有 箍筋11,留置在梁体上表面的箍筋11用于绑扎梁上部主筋和现浇楼板的施工,从而使梁体 与楼板构成整体结构。该种分成两次施工的梁也被叠合梁。参见图1、图2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2采用先张 法施工埋设于所述梁体1中,且所述钢绞线2的数量为3-18根。具体可以选择为4根、6根、 8根、12根、16根。本实施例为4根。采用先张法能够省去套管、锚具等配件和灌浆施工等 工艺,大大节约了造价,施工更加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采用先张法施工埋设于梁体1中 的钢绞线2用量相比于传统的钢筋用钢量明显减少。预应力钢绞线预制梁在放张时,梁体 会产生反拱,从而能有效减少叠合梁的挠度,降低梁高,预应力叠合梁不带裂缝工作,梁刚 度大,耐久性好。参见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钢绞线2的端部具有扩 大头23,所述扩大头23锚固在连接节点的砼中,能够大大提高钢绞线的锚固性能,从而提 高结构的整体性能。[0026]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4根所述钢绞线2埋设于所述梁体 1的下部,所述梁体1的上部也埋设有采用先张法施工的2根预应力钢绞线21。在本实用 新型中下部4根钢绞线用于使预制梁产生预应力,而上部2根钢绞线21用于平衡下部钢绞 线2的放张产生的反弯矩,使梁体1上表面免于在下部钢绞线2放张时产生裂缝。为了减 少上部钢绞线21在放张时对砼局部破坏,可以在上部钢绞线21伸出梁体1端部的位置设 置螺旋箍22。当然,所述上部钢绞线21也可以为高强度钢丝。参见图2、图5和图6,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梁体1的端部埋设套管5,使得部分下部 钢绞线2穿过套管5。设置套管5在制作阶段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梁体端部的局部预应力过 大,消除该处产生裂缝,由于能够降低梁体端部的反弯矩,使得梁体的端部上表面的预拉应 力减小,从而防止产生裂缝。而在使用阶段,由于梁体的端部下部产生的预压应力破套管部 分释放,使得与梁的支座负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叠加后能小于砼的抗压强度,防止梁体端部 下部砼被破坏。本实施例中在梁体1的两个端部均设置套管5,从而消除梁体两个端部的下部钢 绞线2对砼所造成的破坏。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预制梁能够在地震区使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参见图2、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管5为塑料套 管,或者由外包材料包裹形成的套管结构。套有所述套管5的下部钢绞线2的数量少于总 数,即并不是所有下部钢绞线2均套有套管。为了满足本实用新型的要求,套管5的数量可 以为钢绞线数量的1/3-2/3,本实施例则在四根下部钢绞线2中的2根的两端设置了套管 5。参见图5,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套有套管5的所述下部钢绞线2在 所述梁体1的宽度方向上以中心线对称布置。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梁体1的左右两侧受力平 衡,不会产生梁体1受力不均。参见图2,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套管5的总长度为所述梁体1 的总长度的5% -15%。所述套管5的长度过大,则会影响梁体1所具有的预应力,太短则 不能较好的消除端部钢绞线2对于砼的破坏,因此,将两端的套管5总长度限定在梁体1的 总长度的5% -15%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为 %。参见图2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梁体1的端部在所述上 部钢绞线21伸出部设置有螺旋箍22。所述螺旋箍22增强其所在位置的局部强度,从而能 够消除上部钢绞线21对砼局部的破坏。参见图5和图6,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梁体1的端部在所述下 部钢绞线伸出部埋设有梳状网片13,所述网片13弯折成形,并插入所述钢绞线之间的空隙 中。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由于下部钢绞线2在放张时对梁体砼产生局部破坏, 所述网片13能够防止该部位砼产生裂缝。该网片至少为两片,以此来达到强度要求。将网 片弯折成梳状,并插入钢绞线2之间的空隙中。该结构能够使钢绞线2无需穿过该网片,在 制造梁体时,可以先将钢绞线张拉,然后再安放网片,方便施工。参见图1和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露置于所述梁体1外的所述 型钢3上设置有螺栓孔31和/或适于外部柱箍筋穿行的穿孔32。所述螺栓孔31可以用于 与外部的连接节点进行连接,而穿孔32用于穿柱箍筋,利于柱箍筋的安放。在完成整浇后, 由于型钢与外部构件进行连接,使得型钢成为新老砼结合面的抗剪键。[0035]参见图1至图3,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梁体1上设置有适于与 外部梁体端部相连接的通孔6,所述通孔6是供外部梁体安装使用。所述通孔6的数量可以 为多个,根据安装外部梁体的数量确定。由于设置了所述通孔6,使得次梁的钢绞线能够伸 入所述通孔6中,然后将次梁的端部与通孔6整体浇筑在一起。在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另外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 应力钢绞线涂覆有油层。本实施例在部分下部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涂覆油,从而在预应力 钢绞线上形成油层。涂覆的油降低砼与预应力钢绞线的粘结力,油层起到与套管相同的作 用。本实施例主要是通过涂油的方式来替代套管,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其他的结构与上 述实施例完全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 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埋设于所述梁体的下部,所述梁体的上部也埋设有的预应力钢 丝或钢绞线,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套有套管,所述套管埋设 于所述梁体的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的长度为所 述梁体的总长度的5% -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套有套管的钢绞线的 数量为下部钢绞线总数的1/3-2/3,且套有套管的所述下部钢绞线在所述梁体的宽度方向 上以中心线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塑料套管 或者为包裹材料缠绕形成的套管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的端部在所 述下部钢绞线伸出部埋设有梳状网片,所述网片弯折成形,并插入所述钢绞线之间的空隙 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绞线为 先张法施工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数量为3-18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上设置有适 于与外部梁体端部相连接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体的至少一个 端部设置有适于与外部结构相连接的型钢,所述型钢的部分埋置于所述梁体内,其余部分 露置于所述梁体的端部。
9.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 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绞线埋设于所述梁体的下部,所述梁体的上部也埋设有的预应力钢 丝或钢绞线,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涂覆有油层。
专利摘要一种预应力钢筋砼预制梁,包括梁体和埋设于所述梁体中作为主筋的预应力钢绞线,所述钢绞线埋设于所述梁体的下部,所述梁体的上部也埋设有的预应力钢丝或钢绞线,所述梁体的至少一端的部分所述下部预应力钢绞线套有套管,所述套管埋设于所述梁体的端部。本实用新型在梁体的的端部的部分下部钢绞线上套有套管,在制作阶段时能够有效的降低梁体端部的局部预应力过大,避免该处产生裂缝。而在使用阶段,由于梁体的端部下部产生的预压应力被套管部分释放,使得与梁的支座负弯矩产生的压应力叠加后能小于砼的的抗压强度,防止梁体端部下部砼被破坏,而产生脆性破坏。
文档编号E04C5/08GK201785941SQ20102055361
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杨峰 申请人: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杨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