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防火轻质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506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爆防火轻质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安全防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爆防火功能的 轻质墙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高科技半导体产业到煤炭石油化工产业甚至到普通生产制造产业,其共同点在 都在于存在着防爆的保护需求。如果将爆炸的破坏程度控制在一个范围中,其造成的破坏 后果也必将最小化。绝大多数的现有建筑物其安装之墙体或具有防爆功能,或具有阻燃功 能。然而随着人类科技、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事物的复杂度变得越发高,建筑物所面临的 潜在危险已不再单纯是爆破冲击或燃烧,往往存在同时需面临爆破与燃烧的危险考验,因 此现代建筑的防险要求进一步提高。现有的解决措施通常是修筑厚重的防火墙,该防火墙 通常由砖墙或钢筋混凝土墙组成,该防火墙能在一定范围内阻止火焰的迅速蔓延,但如果 有爆炸发生时,该防火墙防爆能力差,而且会因不能承受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而碎裂。不仅 如此,砖制或钢筋混凝土防火墙还具有占地面积大、建筑成本高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室内发生爆炸能有效抗击爆破张力以及防火 的防爆墙,该防爆防火墙能有效抗击爆破冲击波造成的向外张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火焰阻 燃。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防火轻质墙,包括防爆板、防 火板、龙骨及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位于墙体外层且由表层和夹层组成,所述防 火板设置于墙体里层,所述龙骨位于防火板之间,用于固定墙体,所述填充物位于龙骨及防 火板构成的空间内。更进一步地,防爆板、防火板及龙骨之间以自攻螺丝固定。更进一步地,表层是热浸镀锌板,夹层是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更进一步地,表层的厚度是0. 5mm,夹层的厚度是10mm。更进一步地,龙骨是横截面呈“ Π,,形的金属型材。更进一步地,龙骨的金属型材是镀锌钢板。更进一步地,龙骨以垂直或/和平行于水平向等间距排列。更进一步地,龙骨的排列间距为1米至1. 5米。更进一步地,填充物是岩棉,所述岩棉的厚度是75mm。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火及防爆功能的轻质墙体,由于其材质分 为三层,当普通情况下,填充在内层的岩棉材质能起到保温作用。当室内发生爆炸并同时引 起燃烧时,最外层的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水泥夹层防爆板能起到良好抗冲击波作用,防止 向外张力造成的破坏波及室外;同时内层的防火板由于其材质特性,能起到良好阻燃效果, 使火焰不能蔓延至室外,减小其危害。本防爆墙不仅可用于储藏或生产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或厂房上,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他民用建筑物上,设置位置可以随意选定,不仅可以设置在 周围墙体上,而且也可以设置在屋顶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墙具有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设置方便且设置位置 适应性强、工作可靠且安全性好、设置后不会对内外墙面的美观度产生不良影响和工作后 恢复方便的特点,因而具有极其明显的实用性和可贵的经济性。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 一步的了解。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龙骨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室内发生爆炸能有效抗击爆破张力以及防火 防爆墙,该防爆防火墙能有效抗击爆破冲击波造成的向外张力以及由此产生的火焰阻燃。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火防爆墙的主体结构由防爆板、防火板、龙骨及填充物构成。该防爆板 设置于最外层,其材质具有高抗冲击性,能提供极佳的抗高压流射冲击力。该防火板紧挨防 爆板设置,位于墙体的里层,其化学组成成分能有效阻燃,达到防火的目的。该龙骨构成墙 体的主体框架,采用了横截面呈“ π ”形的金属型材充任,位于防火板之间,作为整个墙体的 固定结构。填充物设置在由“π”形的金属型材以及里层防火板构成的内部空间内,具有保 温隔音的功能,并可添加化学阻燃成分。当室内发生爆炸时,按照爆炸原因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及粉尘爆炸。物 理性爆炸是由于容器内部压力过高,容器不堪负荷而破裂,而发生的迅速释压之现象。化学 性爆炸,如石油、火药类物质,由于其快速地放热反应,所导致的压力迅速增加及释放。粉尘 爆炸是指粉尘与空气混合然后,火焰传播极为快速,几乎瞬间由于气体膨胀所产生的压力 而发生爆炸。上述的爆炸均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爆炸阶级,即起爆阶段、压力释放阶段与燃烧 阶段。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火防爆墙,能在爆炸的三个不同阶段起到安全防护的作 用。爆炸发生的瞬间,冲击波对人体或周围的财物所造成的损伤最大,会导致超压的发生, 同时爆炸使所产生的高速飞行的碎片也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损伤。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防 爆板来阻隔爆炸的瞬间所产生的冲击波,提供抗高压流射冲击力。当爆炸进入压力释放阶段及燃烧阶段时,爆炸中心点产生的高热,温度高达千度 以上。因此在防爆板隔绝冲击波的同时,防火板能有效阻燃,并且墙体中心的填充物能起到 隔绝高温,保护人体的技术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 示意图。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火防爆墙由四部分组成,防爆板1、防火板2、龙骨3 及填充物4。如图1所示,防爆板1为于整个墙体结构的最外层,为使其材质具有高抗冲击
4性,防爆板1采用三明治式结构,即采用夹心式结构。如图2中所示,防爆板1包括表层Ib 和夹层Ia组成。其中表层是抗冲击能力强的金属结构。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热浸 镀锌钢板作为表层lb。热浸镀锌钢板具有防腐防锈的特性,因此无论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何 种环境下,都能发挥出较佳技术效果。夹层Ia采用了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水泥。在本实施 例中,表层Ib的热浸镀锌钢板其厚度为0. 5mm,夹层Ia的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水泥所选用 的厚度为10m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应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厚度。防火板2紧挨防爆板1,其化学组成成分能有效阻燃,达到防火的目的,通常情况 下可选用硅酸盐板、石膏、氧化镁等化学阻燃物。在本实施例中,防火板的厚度可优选为 IOmm0龙骨3由横截面呈“π”形的金属型材充任,对整个墙体起固定作用,可采用镀锌 钢板的结构。龙骨3在墙体中的结构如图3所示,龙骨3以垂直于水平面或平行于水平面 的方式以等距排列,同时还可以垂向水平向交叉的方式排列。在龙骨3的排列间距中,必须 满足使整个墙体固定的功能,同时还需要节约建材,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因此龙骨的间距 优选为沿水平向和垂直水平向Im至1. 5m。在龙骨的内部,及里层防火板构成的内部空间中 放置有填充物4。填充物4可以起到保温隔音的效果,同时在爆炸或火灾发生时起到阻燃、 隔绝高温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填充物4为岩棉,其厚度为75mm,密度100kg/m3。防爆板、防火板之间可以采用高温粘接剂作为连接材料,但是高温粘结剂在实际 工程使用中具有难以掌握材料厚度及完整度的缺点,导致其工程作业复杂,工程量大。因此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以自攻螺丝作为整个墙体固定工具的方式。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火及防爆功能的轻质墙体,由于其材 质分为三层,当普通情况下,填充在内层的岩棉材质能起到保温作用。当室内发生爆炸并同 时引起燃烧时,最外层的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水泥夹层防爆板能起到良好抗冲击波作用, 防止向外张力造成的破坏波及室外;同时内层的防火板由于其材质特性,能起到良好阻燃 效果,使火焰不能蔓延至室外,减小其危害。本防爆墙不仅可用于储藏或生产易燃易爆物品 的仓库或厂房上,而且还可以用于其他民用建筑物上,设置位置可以随意选定,不仅可以设 置在周围墙体上,而且也可以设置在屋顶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防爆墙具有结构简单且科学合理、设置方便且设置位置 适应性强、工作可靠且安全性好、设置后不会对内外墙面的美观度产生不良影响和工作后 恢复方便的特点,因而具有极其明显的实用性和可贵的经济性。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通 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爆防火轻质墙,包括防爆板、防火板、龙骨及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 位于墙体外层且由表层和夹层组成,所述防火板设置于墙体里层,所述龙骨位于防火板之 间,用于固定墙体,所述填充物位于龙骨及防火板构成的空间内。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防火板及龙骨 之间以自攻螺丝固定。
3.—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表层是热浸镀 锌板,夹层是不含石棉的强化纤维。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表层的厚度是 0. 5mm,夹层的厚度是10mm。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是横截面呈“π” 形的金属型材。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金属型材是镀 锌钢板。
7.—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以垂直或/和平行 于水平向等间距排列。
8.—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的排列间距为1米 至1.5米。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防火轻质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是岩棉,所述岩 棉的厚度是75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爆防火轻质墙,包括防爆板、防火板、龙骨及填充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板位于墙体外层且由表层和夹层组成,所述防火板设置于墙体里层,所述龙骨位于防火板之间,用于固定墙体,所述填充物位于龙骨及防火板构成的空间内。
文档编号E04B2/74GK201865218SQ20102058572
公开日2011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2日
发明者李宝龄 申请人:李宝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