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179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大、中型城市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城市中心城区更是寸土寸金,对土地资 源的利用一定会越来越趋近极限值,城市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埋深必然会越来越深。由于地 下室的地形限制,在地下室外墙施工的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双侧支模的方法,而只能采 用单侧支模的方法。单侧支模的方法是将地下室基坑护壁面直接作为地下室外墙的外侧模 板进行施工,采用此种施工方式,为了保证外墙混凝土的施工,必须设置用于支撑地下室外 墙内侧模板的内支撑系统。但是,由于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极大,现有结构的内支撑系统不能 支撑其侧压力而保证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因此,设计出一种能支撑 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的内支撑系统,成了地下室外墙施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模 板内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能有效支撑住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地 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主要由 至少两个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架构成,所述三角承力桁架主要由一端垂直顶靠在模板上 的横杆、一端垂直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杆、与地面呈夹角α设置的斜撑、以及用于支撑斜撑一 端的地锚构成,所述横杆、立杆和斜撑交叉固定在一起,且斜撑远离地锚的另一端顶靠在与 模板距离最近的立杆上。所述夹角0为30°,但不局限于30°,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设计。所述地锚设置在立杆的底部侧端。所述斜撑的中轴线位于与地面和模板均垂直的平面内,从而使得斜撑能最大限度 的支撑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所述地锚上通过扣件固定有与地面和模板均平行的水平杆,所述斜撑一端通过扣 件固定在水平杆上,从而使地锚能稳定的对斜撑一端进行支撑。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地面呈夹角β设置、且与斜撑相交的斜撑支杆,所述夹角β 为30°,斜撑支杆与相交的斜撑均通过扣件固定在一起,斜撑支杆与斜撑构成三角承力桁 架,从而起到进一步稳定斜撑的作用。所述地锚优先采用Φ28的钢筋,但不局限于此,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另行选择。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能有效支撑住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 侧压力,从而保证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A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C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D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一地面;2—模板;3—横杆;4一立杆;5—剪刀 撑;6—斜撑;7—地锚;8—水平杆;9一斜撑支杆;10—顶筒;11 一外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仅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至少两个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架构成,所述 三角承力桁架主要由一端垂直顶靠在模板2上的横杆3、一端垂直设置在地面1上的立杆 4、与地面1呈夹角30°设置的斜撑6、以及用于支撑斜撑6 —端的地锚7构成,该地锚7设 置在立杆4的底部侧端,且优先采用Φ 28的钢筋;所述横杆3、立杆4和斜撑6通过扣件交 叉固定在一起,且斜撑6远离地锚7的另一端顶靠在与模板2距离最近的立杆4上。为了增强整个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架之 间通过水平的剪刀撑5固定在一起,水平的剪刀撑5考虑三道,即底部、中部、顶部各一道。为了使得三角承力桁架能最大限度的支撑外墙11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所述 斜撑6的中轴线位于与地面1和模板2均垂直的平面内。为了使得地锚7能稳定的对斜撑6 —端进行支撑,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脱落的 现象,如图3所示,所述地锚7上通过扣件固定有与地面1和模板2均平行的水平杆8,并沿 外墙11贯通,斜撑6通过扣件连接在水平杆8上,并上下端头顶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与地面1呈夹角30°设置、且与斜撑6相交的斜撑支杆9,斜撑 支杆9与相交的斜撑6均通过扣件固定在一起,增加的斜撑支杆9与斜撑6构成三角形支 架,从而起到进一步稳定三角承力桁架的作用。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900mmX1800mmX18mm木模板。第一道竖龙骨采用 IOOmmX IOOmm木枋,间距300mm,木枋采用双面压刨,第二道横龙骨采用Φ 48 X 3. 5mm钢管 (两根为一组),沿墙体高度方向设置7道横龙骨,层高高于6m的楼层另行增加横龙骨,横龙 骨与木枋用定型加工丝杆连接。每道横龙骨与木枋竖龙骨交叉处,模板与木枋钻孔安置定 型加工的丝杆,丝杆端头焊接一块50mmX50mm厚2mm的钢板,作模板与木枋固定及校正使 用。如图4所示,三角承力桁架的每道横杆3靠近模板2的一端均设置顶筒10,横杆3 通过顶筒10顶在模板2的横龙骨上,且必须保证顶筒10端头将横龙骨顶紧,斜撑6通过与 其相交的横杆3传力到设置在横杆3上的顶筒10,进而通过该顶筒10顶靠在与模板2距离 最近的立杆4上。
4[0028]为防止外墙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因压力产生上浮的现象,需在外墙11导墙离 结构楼地面300mm处按水平间距600mm预埋一排拉结丝杆,如图5所示,安装混凝土外墙模 板时拉紧模板水平楞,承受下部模板侧压力,保证施工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将上述支撑系统与满堂脚手架固定在一起,使得满堂脚手 架对支撑系统起到辅助作用,从而增强整个支撑系统的稳定性,斜撑6安装时其水平间距 同满堂脚手架立杆的间距相同,在模板2竖向高度共设四道。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杆3、立杆4和斜撑6构成若干个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架,当 地下室外墙11混凝土浇筑时产生侧压力,三角承力桁架能有效支撑住其侧压力,从而保证 地下室外墙11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如上所述,便可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1.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至少两个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 架构成,所述三角承力桁架主要由一端垂直顶靠在模板(2)上的横杆(3)、一端垂直设置在 地面(1)上的立杆(4)、与地面(1)呈夹角α设置的斜撑(6)、以及用于支撑斜撑(6)—端的 地锚(7)构成,所述横杆(3)、立杆(4)和斜撑(6)交叉固定在一起,且斜撑(6)远离地锚(7) 的另一端顶靠在与模板(2)距离最近的立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α为 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锚(7)设置 在立杆(4)的底部侧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6)的中 轴线位于与地面(1)和模板(2 )均垂直的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地锚(7)上通过扣件固定有与地面(1)和模板(2)均平行的水平杆(8),所述斜撑(6)—端 通过扣件固定在水平杆(8 )上。
6.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与地面(1)呈夹角β设置、且与斜撑(6)相交的斜撑支杆(9),所述夹角β为30°,斜撑 支杆(9 )与相交的斜撑(6 )均通过扣件固定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一 4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地锚(7)为Φ 28的钢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模板内支撑系统。该支撑系统主要由至少两个并行排列的三角承力桁架构成,所述三角承力桁架主要由一端垂直顶靠在模板(2)上的横杆(3)、一端垂直设置在地面(1)上的立杆(4)、与地面(1)呈夹角ɑ设置的斜撑(6)、以及用于支撑斜撑(6)一端的地锚(7)构成,所述横杆(3)、立杆(4)和斜撑(6)交叉固定在一起,且斜撑(6)远离地锚(7)的另一端顶靠在与模板(2)距离最近的立杆(4)上。本实用新型能有效支撑住地下室外墙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从而保证地下室外墙内侧模板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文档编号E04G17/00GK201778338SQ20102064528
公开日2011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7日
发明者刘常茂, 刘玥, 吴晓凤, 周伟, 罗进元 申请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建筑机械化工程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