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64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震装置,尤其是一种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
背景技术
人们为了应对地震灾害,想了很多办法,但主要是针对建筑物防地震的加固设计。 现代科学技术有可能保证新设计与建造的建筑物抗击最高等级的地震,但是世界不可能再很短的时间内将所有的老式建筑都进行防震处理。一旦有地震,居住生活在没有防震能力的老房屋中的绝大多数人还是难以免灾。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强调,一旦遭遇地震,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在房子里逃出来。但几次大地震都证明在天摇地动之时,老天留给人的时间太短了。一旦有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仍然是在加固房屋、制造逃生器具这些方面想方设法。这些考虑的不足,仍然是无法解决人们遭遇地震时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获得逃生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压性高、安全性好的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包括一球体,球体上设有门,球体下部连接有腿座,球体上部设有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上部设有叠片板弹簧,叠片板弹簧上部设有摩擦减震器。所述球体包括球部中部的圆环体和上、下两个半球体,所述圆环体上下面上分别设有凹槽,上、下两个半球体分别卡在圆环体的上下凹槽内,且上下两个半球体与圆环体活动连接或焊接或粘接;所述圆环体和下部半球体均与腿座相连;所述上下两个半球体均采用若干弧形承压板单元组成,每两片弧形承压板单元之间均设有单元间减震胶垫。所述圆环体和弧形承压板单元上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压筋。所述球体内设有柔性床面。所述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包括摩擦减震器安装座,摩擦减震器安装座下部设有内球面凹板,摩擦减震器安装座内设有若干加强筋,摩擦减震器安装座、内球面凹板和加强筋焊为一体,内球面凹板紧贴在球体顶面上。本发明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粘接等组装形式组装好后,其上方的摩擦减震器紧抵在楼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者平房的屋梁之下,当地震发生墙倒屋塌时,其上的重量和上层楼房的坠落物造成的冲击力,都由摩擦减震器首先承当,经过它的减震、缓冲,将冲击力大大减弱后,剩余的冲击力再经叠片板弹簧衰减。此后尚存冲击力由各组成单元之间的单元间减震胶垫分担,与此同时,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将尚存的冲击力均勻分布至弧形承压板单元上。
本发明在瞬时的天摇地动的恶劣工况下,有可能倾覆、倒置,当倾覆时,起连接作用的圆环体,由于其横断面为拱形、且又与各承力单元紧密相连整体受力,所以又表现出强大受冲击和承载能力,不会出现屈服变形;如果本发明在地震中出现滚动而倒置时,因为该装置的对称性且又系球形,所以,其各处受力能力是一样的,也不会出现屈服变形。发生在夜间及凌晨的地震居多,为了夜间防震,在本发明中设立柔性床面,使用人晚间可以睡在吊床一般的床面之上。当本发明出现倾覆、倒置时,人在装置内可根据感觉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保持头朝上的姿态。柔性床面可随时能拆除,以免阻碍人的活动。为达此目的,柔性床面采用柔性材料制作,悬挂于室内,遇有紧急情况时能方便拆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耐压性高、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安装示意图;其中1、摩擦减震器,2、叠片板弹簧,3、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4、门,5、圆环体,6、弧形承压板单元,7、腿座,8、柔性床面,9、单元间减震胶垫,10、楼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11、摩擦减震器安装座,12、内球面凹板,13、加强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1中,一种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包括一球体,球体上设有门4,球体下部连接有腿座7,球体上部设有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3,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 3上部设有叠片板弹簧2,叠片板弹簧2上部设有摩擦减震器1。所述球体包括球部中部的圆环体5和上、下两个半球体,所述圆环体5上下面上分别设有凹槽,上、下两个半球体分别卡在圆环体的上下凹槽内,且上下两个半球体与圆环体 5采用螺栓活动连接或焊接或粘接;所述圆环体5和下部半球体均与腿座7相连,使得本装置平稳地竖立在室内。所述上下两个半球体均采用若干弧形承压板单元6组成,每两片弧形承压板单元 6之间均设有单元间减震胶垫9。本发明按照材料力学的理论是最科学、合理的轴向与周身承力形式。本装置采用多片弧形承压板单元6叠加组装而成,为的是使较为庞大的本装置能够经过化整、易于搬运,便于进门入室。各弧形承压板单元6之间都放有单元间减震胶垫 9,在遇到压力和冲击力时这些减震胶垫能起到减震、缓冲作用。该装置中弧形承压板单元6、圆环体5和腿座7、摩擦减震器1、叠片板弹簧2和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3均是采用钢制或其他高强度金属制作。其中,圆环体5、弧形承压板单元6采用钢板模压工艺制成,表面布置一定数量的压筋,以增强其受力强度。所述球体内设有柔性床面8。所述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包括摩擦减震器安装座11,摩擦减震器安装座11下部设有内球面凹板12,摩擦减震器安装座11内设有若干加强筋13,摩擦减震器安装座11、内球面凹板12和加强筋13焊为一体,内球面凹板12紧贴在球体顶面上。本发明在焊接、螺栓连接或者粘接等组装形式组装好后,其上方的摩擦减震器紧抵在楼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者平房的屋梁之下,当地震发生墙倒屋塌时,其上的重量和上层楼房的坠落物造成的冲击力,都由摩擦减震器首先承当,经过它的减震、缓冲,将冲击力大大减弱后,剩余的冲击力再经叠片板弹簧衰减。此后尚存冲击力由各组成单元之间的单元间减震胶垫分担,与此同时,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将尚存的冲击力均勻分布至弧形承压板单元上。本发明在瞬时的天摇地动的恶劣工况下,有可能倾覆、倒置,当倾覆时,起连接作用的圆环体,由于其横断面为拱形、且又与各承力单元紧密相连整体受力,所以又表现出强大受冲击和承载能力,不会出现屈服变形;如果本发明在地震中出现滚动而倒置时,因为该装置的对称性且又系球形,所以,其各处受力能力是一样的,也不会出现屈服变形。发生在夜间及凌晨的地震居多,为了夜间防震,在本发明中设立柔性床面,使用人晚间可以睡在吊床一般的床面之上。当本发明出现倾覆、倒置时,人在装置内可根据感觉调整自己的位置,以保持头朝上的姿态。柔性床面可随时能拆除,以免阻碍人的活动。为达此目的,柔性床面采用柔性材料制作,悬挂于室内,遇有紧急情况时能方便拆除。
权利要求
1.一种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球体,球体上设有门,球体下部连接有腿座,球体上部设有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上部设有叠片板弹簧,叠片板弹簧上部设有摩擦减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体包括球部中部的圆环体和上、下两个半球体,所述圆环体上下面上分别设有凹槽, 上、下两个半球体分别卡在圆环体的上下凹槽内,且上下两个半球体与圆环体活动连接或焊接或粘接;所述圆环体和下部半球体均与腿座相连;所述上下两个半球体均采用若干弧形承压板单元组成,每两片弧形承压板单元之间均设有单元间减震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环体和弧形承压板单元上表面上均设有若干压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球体内设有柔性床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包括摩擦减震器安装座,摩擦减震器安装座下部设有内球面凹板,摩擦减震器安装座内设有若干加强筋,摩擦减震器安装座、内球面凹板和加强筋焊为一体,内球面凹板紧贴在球体顶面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板制旋转薄壳式房屋防地震安全生存设置,包括一球体,球体上设有门,球体下部连接有腿座,球体上部设有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上部设有叠片板弹簧,叠片板弹簧上部设有摩擦减震器。本发明组装好后,其上方的摩擦减震器紧抵在楼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或者平房的屋梁之下,当地震发生墙倒屋塌时,其上的重量和上层楼房的坠落物造成的冲击力,都由摩擦减震器首先承当,经过它的减震、缓冲,将冲击力大大减弱后,剩余的冲击力再经叠片板弹簧衰减。此后尚存冲击力由各组成单元之间的单元间减震胶垫分担,与此同时,冲击压力均布分配器将尚存的冲击力均匀分布至弧形承压板单元上。
文档编号E04H9/02GK102191871SQ2011101045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王同岩, 胡向赤 申请人:王同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