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99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灯具的灯管破裂(碰撞/摔破)后,灯管的玻璃碎片会散布一地,清理繁琐,而且在清理时玻璃碎片容易划伤清理者,通常玻璃碎片由于散布面积较大,不容易被清理干净,残留的玻璃碎片存在安全隐患。灯管破碎的同时,灯管内的汞也会散出泄漏,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汞毒性较大,对人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威胁。现有的灯具防止灯管破裂的常用措施是在灯管外加防护罩,这样灯管不易被碰碎 /摔碎,但防护罩的防护不是非常有效,灯管仍较易破裂,灯管破裂后仍存在上述问题。公开号CN1750217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冷阴极荧光灯保护膜用涂敷液及其配制方法,按重量份含有如下成分Y相氧化铝10 20份,分析纯乙酸丁酯100份,硝化棉胶液 110 240份。该涂敷液配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按预定重量份量取Y相氧化铝及分析纯乙酸丁酯,将两者混合并搅拌均勻;然后,按预定重量份量取硝化棉胶液,再将其与Y 相氧化铝与分析纯乙酸丁酯的混合液混合,搅拌均勻后,保存在玻璃器皿中待用,配置好的涂敷液可直接涂敷在玻管内壁,由于Y相氧化铝可完全填充玻管内壁分子之间的缝隙,从而可有效减缓玻管玻璃的黑化和黑色钠汞齐的生成,降低灯管光衰,维持灯管光通。该发明加工保护膜采用的是涂敷工艺,这样保护膜与灯管结合的牢固度以及保护膜覆盖的完全性不好,而且该保护膜位于灯管内,在灯管碎裂时无法防护碎片散开以及汞的外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灯管破裂后碎片散落,清理不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以及灯管破裂后汞外泄的问题,提供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通过本工艺加工后的灯具,灯管不易破裂,即使灯管破裂后,由于保护膜作用,使灯管玻璃脆片保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撒到外面,同时灯管内汞也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泄漏,有效起到环保、安全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以及具有该保护膜的灯具。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然后将灯管装入模具内; 步骤2 将保护膜原料在138°C 142°C高温下溶合30 40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所述的保护膜原料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石蜡1圹20%,改性环氧树脂 38 似%,聚醚二胺14 15%,二已基三胺18 20%,硅胶5 8% ;
步骤3 2^3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在0. 5^2mm的保护膜。石蜡具有阻燃作用,提高了保护膜的耐高温性能,这样在灯管温度较高时不易熔化变形。改性环氧树脂起到粘合作用。聚醚二胺是固化剂,可提高保护膜的韧性。二已基三胺,在高温下具有极佳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提高了保护膜的热稳定性能。硅胶具有强力吸附作用,能迅速有效地吸附密封的水分,这样不会对灯具的照明性能产生影响,硅胶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害。作为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改性环氧树脂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环氧树脂48 53%,聚氨酯预聚体18 20%,双氰胺8 10%,4,4’ - 二胺二甲苯基甲烷9 10%, 4,4’ -二胺基-3,3’ -二氯二甲苯基甲烷1(Γ12%。环氧树脂具有许多优点,如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电器绝缘性以及收缩率低,易加工成型等。然而由于单一环氧树脂固化后交联密度高,呈三维网状结构,存在内应力大,质脆,耐冲击性差,容易开裂等缺点, 难以满足工程技术要求,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长期以来,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聚氨酯预聚体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耐冲击强度和优异的耐低温性能,用聚氨酯预聚体改性环氧树脂可以使两者优势互补,得到一种既具有一定柔韧性又具有很好粘结强度的比较理想的粘合剂。改性环氧树脂通过这5种成分合理配比制成,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好,韧性优异。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过程为环氧树脂、聚氨酯预聚体、双氰胺、4,4’-二胺二甲苯基甲烷和4,4’ - 二胺基-3,3’ - 二氯二甲苯基甲烷在三聚氰胺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 1. 5 2. 5小时,反应温度在150 160°C,然后在140 150°C下减压蒸馏1. 5 2. 5小时,得改性环氧树脂。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为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带有羟基端基的预聚体称为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它反应活性一般,贮存期较长,通常作胶粘剂主剂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和二酚基丙烷环氧化树脂比较,它具有粘度低,使用工艺性好、反应活性高;粘合力比通用环氧树脂高,固化物力学性能好;电绝缘性好;耐气候性好,并且具有良好的耐超低温性,在超低温条件下,仍具有比其它类型环氧树脂高的粘结强度。有较好的表面光泽度,透光性、 耐气候性好。作为优选,所述的保护膜的透光率大于90%。保护膜的透光率高,这样不会影响灯管的照明性能。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所述的保护膜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石蜡18 20%,改性环氧树脂38 似%,聚醚二胺14 15%,二已基三胺18 20%,硅胶5 8%。作为优选,所述的改性环氧树脂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环氧树脂 48 53%,聚氨酯预聚体18 20%,双氰胺8 10%,4,4’ - 二胺二甲苯基甲烷9 10%,4,4’ - 二胺基-3,3,-二氯二甲苯基甲烷10 1觊。作为优选,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为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作为优选,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一种采用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制得的具有保护膜的灯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生产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
2、通过本发明工艺加工的灯具,灯管不易破裂,即使灯管破裂后,由于保护膜作用,使灯管玻璃脆片保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撒到外面,同时灯管内汞也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泄漏,有效起到环保、安全作用。3、保护膜的透光性好,不影响灯具照明;保护膜韧性、耐高温性能佳。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一种灯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另一种灯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灯头,2、灯管,3、保护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实施例1
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然后将灯管装入模具内; 步骤2:将石蜡18kg、改性环氧树脂42 kg、聚醚二胺15 kg、二已基三胺20 kg和硅胶 5 kg在138°C高温下溶合40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改性环氧树脂的配比见表1 ;
步骤3 2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为0. 5mm的保护膜。实施例2
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然后将灯管装入模具内; 步骤2:将将石蜡20kg、改性环氧树脂38 kg、聚醚二胺14 kg、二已基三胺20 kg和硅胶8 kg在142°C高温下溶合30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改性环氧树脂的配比见表1 ;
步骤3 3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为2mm的保护膜。实施例3
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然后将灯管装入模具内; 步骤2:将石蜡20kg、改性环氧树脂40 kg、聚醚二胺15 kg、二已基三胺18 kg和硅胶 7 kg在140°C高温下溶合35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改性环氧树脂的配比见表1 ;
步骤3 2. 5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为Imm的保护膜。
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制得的灯具结构见附图1、附图2,灯具由灯头1、灯管2组成,灯管2 外包覆有保护膜3。
表1改性环氧树脂的组分配比及反应条件本发明工艺制得的灯具灯管外的保护膜透明,透光率高达90%以上,保护膜最高能耐受110°C高温,完全达到灯管耐高温/高光通亮的性能要求。由于保护膜作用,能保证灯管从2. 5米高处跌落玻璃碎片不会撒到保护膜外,同时灯管内的汞也留在保护膜内。本发明主要起到安全环保作用,同时有利于灯管回收,保护膜材料价格便宜,浇注工艺简单。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权利要求
1.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 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然后将灯管装入模具内;步骤2 将保护膜原料在138°C 142°C高温下溶合30 40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所述的保护膜原料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石蜡1圹20%,改性环氧树脂 38 似%,聚醚二胺14 15%,二已基三胺18 20%,硅胶5 8% ;步骤3 2^3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在0. 5^2mm的保护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改性环氧树脂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环氧树脂48飞3%,聚氨酯预聚体18 20%,双氰胺 8 10%,4,4,- 二胺二甲苯基甲烷9 10%,4,4,- 二胺基-3,3,- 二氯二甲苯基甲烷10 1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为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的透光率大于90%。
6.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膜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石蜡18 20%,改性环氧树脂38 似%,聚醚二胺14 15%,二已基三胺18 20%,硅胶5 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环氧树脂按重量比计由以下成分混合制成环氧树脂48飞3%,聚氨酯预聚体18 20%,双氰胺 8 10%,4,4,- 二胺二甲苯基甲烷9 10%,4,4,- 二胺基-3,3,- 二氯二甲苯基甲烷10 1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氨酯预聚体为端羟基聚氨酯预聚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用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缩水甘油酯类环氧树脂。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制得的具有保护膜的灯具。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具防护浇注工艺,其目的在于解决灯管破裂后碎片散落,清理不便、容易造成安全事故以及灯管破裂后汞外泄的问题。本发明主要步骤为步骤1先制作与灯具的灯管外形相同的模具;步骤2将保护膜原料在138℃~142℃高温下溶合30~40分钟后注入步骤1装有灯管的模具内,步骤32~3分钟固化后脱开模具,灯管表面形成厚度在0.5~2mm的保护膜。本发明制得的灯具,灯管不易破裂,即使灯管破裂后,由于保护膜作用,使灯管玻璃脆片保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撒到外面,同时灯管内汞也留在保护膜内,不会泄漏,有效起到环保、安全作用。
文档编号C03C17/32GK102276162SQ20111011772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9日
发明者张利强 申请人:宁波市佰仕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