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2561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保温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构件。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保温构件多采用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硬脂泡沫塑料等有机泡沫塑料为保温材料的保温板体系,该类保温材料极易燃烧,燃烧时火势蔓延迅速,并有大量毒气和烟气产生,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严重困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该类保温材料还存在易老化,尺寸稳定性差、与面层材料粘结强度低等缺陷。该类型的保温构件也不能作为承力载体使用,应用范围受限制。另外传统的保温构件还存在制作成本高,而且保温、隔音效果不够好等缺陷。因此,研制一种新型的保温构件已为急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楼盖或墙板后,具有施工简单、节省费用等特点。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下硬板和保温层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这样,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构件,保温构件设置于上硬板、下硬板之间,整个保温构件的重量轻,且具有很好的防火、隔热的效果。保温构件为整体构件,所述上硬板、下硬板和保温构件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上硬板、下硬板和保温构件完全吻合,整体性更好,便于制作,且工艺简单。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长、防火、隔热、隔音、重量轻、强抗震、抗菌耐腐蚀、成本低、制做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可锯,可刨等诸多优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和/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这样,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构件,保温构件设置于上硬板、下硬板之间,整个保温构件的重量轻,且具有很好的防火、隔热的效果。保温构件为整体构件,所述上和/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构件的横截面尺寸大,当保温构件应用于墙板时,现浇砼能与上硬板或下硬板叠合形成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同时也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更好的胶结结合,整体性能更为突出,防止出现断层的现象。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长、防火、隔热、隔音、重量轻、强抗震、抗菌耐腐蚀、成本低、制做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可锯,可刨等诸多优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大。这样,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构件,保温构件设置于上硬板、下硬板之间,整个保温构件的重量轻,且具有很好的防火、隔热的效果。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大,当保温构件应用于墙板或楼板后,现浇砼能形成工字形的现浇砼肋,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更好的胶结结合,整体性能更为突出,防止出现断层的现象。本发明具有使用寿命长、防火、隔热、隔音、重量轻、强抗震、抗菌耐腐蚀、成本低、制做工艺简单,施工方便,可锯,可刨等诸多优点,从而达到了本发明的目的,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为砼板或者钢筋砼板。这样保证了上硬板、下硬板的硬度和刚度,同时也便于制作。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上硬板、下硬板为钢筋砼板。钢筋砼板的的硬度和刚度更好,防止保温构件被损坏,可以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应用广泛。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为石膏、磷石膏、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轻质砼、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整体浇注而成的。这样,保温构件不仅制作简单,而且制作材料重量轻、防火、保温,还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强抗震、抗菌耐腐蚀、成本低的优点。同时,保温构件还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减少了保温构件在施工应用过程中的破损率。可选材料的多样化,可使保温构件充分满足各种不同情况的需要,便于生产时就近取材,有利于降低保温构件成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圆形。这样,保温构件形状的多样化,使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糙面外表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结合力,同时也改善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的外表面能够与现浇砼更好的胶结在一起,同时可以避免保温构件与现浇砼开裂断层等现象出现,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之间的结合力,同时也改善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相同。这样浇注现浇砼时,上硬板与现浇砼叠合胶结形成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同时也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更好的胶结结合,整体性能更为突出。或者所述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上硬板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相同。这样浇注现浇砼时,下硬板与现浇砼叠合胶结形成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同时也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更好的胶结结合,整体性能更为突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抱合齿。这样上硬板、下硬板与保温层之间契合得更好,更为紧密可靠,避免了板层脱层的现象,使保温构件整体性更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或保温层内含有增强物;或者上硬板与保温层之间或者保温层与下硬板之间设置有增强物;或者上硬板、保温层和下硬板之间设置有贯通的增强物。所述增强物为钢筋或者钢丝;或者增强物为钢筋网或钢丝网;或者增强物为纤维;或者增强物为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或者增强物为无纺布;或者增强物为金属薄条带;或者增强物为有孔薄条带;或者增强物为包装带或编织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保温层或/和下硬板中锚固;或者保温层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中锚固;或者下硬板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保温层或/和上硬板中锚固。或者上述上硬板、下硬板或保温层还有增强物露出。这样,上硬板与保温层之间、下硬板与保温层之间、上硬板与下硬板之间设有增强物,则保温构件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刚度更大。上硬板、保温层或下硬板有增强物露出,露出的增强物可以与现浇砼胶结,提高整体的强度和整体性。同时,增强物的种类多,便于设计与生产制作保温构件时增强物的选用,有利于降低材料成本,以满足各种不同场合的需要。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为平板、曲线板或者波纹板。这样保温构件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使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楼盖中后,相应形成了各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结构,从而使得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的结构更为合理,方便了设计与施工单位选用。同时曲线板、波纹板一方面可以增加板与现浇砼的胶结面积,另一方面当波纹壁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等场合中时,可形成各种不同的现浇砼波纹加强筋,大大加强了空心楼盖或者墙板的的强度与刚度,以及墙板或者楼盖的整体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上表面或/和下硬板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凹坑、凸台构件、凸条、阳角、垂直的杆件、垂直的板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凸条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这样,当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现浇砼浇入阴角、倒角、凹槽、凹坑、孔洞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保温构件设置的凸台构件、凸条、阳角可将楼盖或者墙板中不受力的砼抽空,进一步减轻楼盖或者墙板自身的重量,节约砼的用量,降低楼盖或者墙板的成本,同时也改善楼盖或者墙板的性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保温层或下硬板的转角部位设置为阴角、倒角、弧形角或者缺角中的至少一个。这样,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楼盖或者墙板中后,现浇砼浇入阴角或倒角或弧形脚或缺角中,相应可形成局部的现浇砼加强构造,进一步减轻了楼盖或者墙板自身的重量,节约了砼的用量,降低了楼盖或者墙板的成本,也改善了楼盖或者墙板的性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包裹部分上硬板或/和部分下硬板;或者保温层包裹上硬板或/和下硬板;或者上硬板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或者下硬板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这样加强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保温构件的防火性能、隔音保温效果更好,而且更加节省砼,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下部表面或/和下硬板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凹槽或者凸条。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下部表面或下硬板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平行、交叉、网状、米字形、回字形、口字形或王字形的凹槽或者凸条。这样,在上硬板、下硬板之间浇注保温层时,相应的凹槽或者凸条部位对保温构件的强度进行加强,同时由于设置了凹槽或凸条,保温层与上硬板或下硬板的胶结面积增大,这样胶结得更为可靠,提高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和强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内设置有加强筋或加劲杆或拉索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种。或者所述的加劲杆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个露出保温构件外。或者上述保温构件还有增强物露出。这样,当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保温构件内设置的加强筋或加强杆或拉索或加劲板可以和现浇砼形成现浇与预制相结合的复合结构,优化了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内部受力体系。若其上还有增强物露出,则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粘结更牢,楼盖或者墙板的整体性更好。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及其之间的保温层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的连接件为铁丝、塑料件、网状物、绞链、卡套或者插销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连接件为金属件;或者连接件为钢筋;或者连接件为薄条带;或者连接件为螺杆。这样连接件将上硬板、下硬板及其之间的保温层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更加有效的固定整个保温构件,使保温构件的整体性更好,避免了板层开裂等现象。连接件材质和构造的多样化可满足保温构件的不同设计要求,并可根据不同需要,采用最合理的方式连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中心;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角部;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侧边的中心。这样连接件可以根据不同设计需要,设置在不同位置,使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连接更为可靠、合理,保证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这样,当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可对保温构件进行准确定位,防止保温构件在浇筑砼时上浮、移位等现象产生,同时,也可对钢筋进行限位,有效地保证了楼盖或者墙板的浇筑质量。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搬运件可为提手、吊钩、吊环或其它装置。这样,可十分方便地将保温构件码放、转运、吊装和施工,降低了上述工序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保温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或预埋铁件。这样,当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后,保温构件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有效、可靠地控制保温构件之间的距离,控制现浇砼肋的宽度和高度,保证楼盖或者墙板内部结构的浇筑质量;同时,也有利于保温构件彼此之间的连接定位,或者构成成组构件,加快施工速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伸出有挑边。所述的挑边为露增强物的挑边。这样,下硬板伸出有挑板,则保温构件应用于现浇砼空心楼盖或者墙板中时,可省去施工模板,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若挑边上还露出有增强物,则与现浇砼粘结更牢,楼盖的整体性更好。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向下斜边。或者所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为斜边,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工”,“T”或倒“T”形等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现浇砼浇入上硬板或/和下硬板内凹的齿、曲线或折线中,一方面现浇砼形成了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现浇砼浇入上硬板或/和下硬板外凸的齿、曲线或折线中,一方面现浇砼形成了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保温层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或者向下斜边。或者所述保温层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保温层的至少一边为斜边,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Δ”,倒“Δ”形等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保温层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现浇砼浇入保温层内凹的齿、曲线或折线中,一方面现浇砼形成了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所述保温层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这样,保温构件应用到墙体时,现浇砼浇入保温层外凸的齿、曲线或折线中,一方面现浇砼形成了保温构件的加强构造,大大提高了保温构件的整体性能和力学性能,另一方面增大了现浇砼与保温构件的接触面积,使保温构件与现浇砼胶结得更好,现浇砼将保温构件牢牢握裹,使其不易脱落、损坏、产生裂缝,有效避免了保温构件与现浇砼相接合的接合界面出现裂纹或者裂缝。现浇砼在保温构件之间能形成多种不同形状的现浇砼肋,因而墙体的力学性能大大改善,可减少现浇砼肋的截面尺寸,减少钢筋及砼用量,降低成本。

图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3、下硬板I和保温层2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图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保温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上硬板3、下硬板I和保温层2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上硬板3四周边向下包裹下部的保温层2的上部,下硬板I四周边向上包裹保温层2的下部。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3和/或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图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保温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上硬板3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而保温层2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或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大。图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保温构件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I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的横截面尺寸大,而保温层2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材料为石膏、加磷石膏、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或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和下硬板I为砼板或者钢筋砼板。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或者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或者所述上硬板3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或者所述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上硬板3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相同。图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相同,保温层2与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截面形状也相同,而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大于保温层2。图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的截面形状相同,上硬板3与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相同,而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大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的厚度与下硬板I的厚度相同;或者所述上硬板3的厚度比下硬板I的厚度大;所述上硬板3的厚度比下硬板I的厚度小;所述保温层2的厚度大于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厚度。图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上硬板3的厚度与下硬板I的厚度相同,保温层2的厚度大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I。图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的厚度相同。图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硬板3的厚度小于下硬板1,而下硬板I的厚度小于保温层2。图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下硬板I的厚度小于上硬板3,而上硬板3的厚度小于保温层2。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抱合齿5。图1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上硬板3和下硬板I分别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抱合齿5,抱合齿5为筋状的相互抱合齿结构。图1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上硬板3与保温层2之间设置有抱合齿5,抱合齿5为波浪形的相互抱合齿结构,保温层2的中间层设置有十字形交错设置的增强物6,增强物6为交错设置的钢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下硬板I或保温层2内含有增强物6 ;或者上硬板3与保温层2之间或者保温层2与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增强物6 ;或者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贯通的增强物6。图1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上硬板3的中间层设置有增强物6,增强物6为钢筋网,保温层2的中间层设置有增强物6,增强物6为钢筋网,保温层2与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横向钢筋增强物6,保温层2中间设置有竖向设置的锥台形的拉结墩4,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I。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物6为钢筋或者钢丝;或者增强物6为钢筋网或钢丝网;或者增强物6为纤维;或者增强物6为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或者增强物6为无纺布;或者增强物6为金属薄条带;或者增强物6为有孔薄条带;或者增强物6为包装带或编织带。图1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下硬板I的中间层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钢筋增强物6,钢筋增强物6露出下硬板1,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和保温层2四面挑出,保温层2的四个转角设置有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2的拉结墩4,拉结墩4与上硬板3和下硬板I为分体后拼装成整体的组合结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上硬板3内的增强物6伸入到保温层2或/和下硬板I中锚固;或者保温层2内的增强物6伸入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中锚固;或者下硬板I内的增强物6伸入到保温层2或/和上硬板3中锚固。图1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竖向设置的钢筋增强物6在保温构件上均匀分布,钢筋增强物6竖向穿透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下硬板I或保温层2有增强物6露出。如图14所示,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增强物6分别从上部和下部露出避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为平板、曲线板或者波纹板。图1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上硬板3为曲线板,保温层2上部为与上硬板3吻合的弧线形设置,下硬板I为平板,保温层2的下部为与下硬板I吻合的平面。图1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大于保温层2,上硬板3的上部为弧形面、下部为平面,下硬板I的上部为平面、下部为弧形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圆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3、下硬板I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糙面外表面。图1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上硬板3的上表面为糙面外表面,所述的糙面外表面为棘头粗糙面,棘头粗糙面是壁面开出的向外翘起的结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3、下硬板I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或拉毛形的粗糙面。图1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上硬板3的上表面为糙面外表面,所述的糙面外表面为拉毛形粗糙面,拉毛形粗糙面是壁面设置的短钢筋或者类似物,在上硬板3与保温层2的接触面或者下硬板I与保温层2的接触面均可以设置糙面外表面,糙面外表面可以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或棘头的粗糙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3的上表面或/和下硬板I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凹坑、凸台构件、凸条、阳角、垂直的杆件、垂直的板中的至少一个。图1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保温构件的转角部位均设置为阴角,所述的阴角贯通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I。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于所述的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凸条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图2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保温构件的上部转角和竖向转角均设置为倒角。图2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保温构件竖向转角均设置为弧形角。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3的下部表面或/和下硬板I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凹槽或者凸条。图2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上硬板3上设置有两条平行设置的凹槽,下硬板I的下部对应上硬板3上的凹槽设置有两条向下开设的相互平行的凹槽。图2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上硬板3的上面的中部设置有凹坑。下硬板I的四周设置有凸块,凸块将下硬板I上的保温层2固定在中间。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3的下部表面或/和下硬板I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平行、交叉、网状、米字形、土字形、十字形、士字形、回字形、口字形或王字形的凹槽或者凸条。图2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上硬板3的上部设置有十字形凸条,下硬板I对应上硬板3上的十字形凸条也设置有十字形的凸条,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和保温层2大挑出形成四周悬挑的挑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内设置有加强筋或加劲杆或拉索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种。图2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保温层2内平行设置有两块加劲肋板,加劲肋板的上下部分别镶嵌在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镶嵌槽内,加劲肋板从保温构件两端外露,外露的部位还有增强物6从加劲肋板伸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劲杆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个露出保温构件外。如图25所示的加劲肋板从保温构件两端外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构件还有增强物6露出。如图25所示,保温构件外露的加劲肋板上还有增强物6伸出。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I及其之间的保温层2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铁丝、塑料件、网状物、绞链、卡套或者插销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连接件为金属件;或者连接件为钢筋;或者连接件为薄条带;或者连接件为螺杆。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中心;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角部;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侧边的中心。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7。图2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6所示,上硬板I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构件7,定位构件7为四块凸起的凸块,四块凸块之间的槽起到定位的作用,可以定位钢筋或者管线,下硬板I的一对相对的侧壁上也设置有两个突出的定位构件7,定位构件为突出的短杆,通过突出的短杆定位保温构件与其他构件的间隔距离。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保温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或预埋铁件。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伸出有挑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挑边为露增强物6的挑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设置有一条以上的折边8 ;或者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至少一对相对或相邻的板边设置有折边8 ;或者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设置有折边环圈9。图2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7所示,上硬板3的一条边上设置有折边8。图3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上硬板3上设置有折边环圈9,下硬板I对应上硬板3上设置的折边环圈9同样也设置有折边环圈9。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折边8与其板面呈一定角度。图2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8所示,上硬板3的相邻的两条边上设置有L形的折边8,折边8与其板面呈一定角度。图2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9所示,上硬板3的一条边上设置有折边8,下硬板I对应上硬板3上设置的折边8同样也设置有一条折边8。图3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0所示,上硬板3的相邻的两条边上设置有L形的折边8,折边8与其板面呈一定角度,下硬板I对应上硬板3上设置的折边8同样也设置有L形的折边8。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折边8与其板面的角度呈锐角、钝角或直角。图32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2所示,上硬板3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折边8,折边8与其上硬板3的板面呈锐角布置,折边8由下往上厚度递增。图33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3所示,上硬板3上相对的两条边上设置有折边8,折边8与其上硬板3的板面呈钝角布置,折边8由下往上厚度递减。图34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4所示,上硬板3上设置有折边环圈9,折边环圈9与其上硬板3的板面呈钝角布置,折边环圈9由下往上厚度递减,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和保温层2大悬挑形成挑边,挑边四周向外伸出有增强物6。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折边8与其板面一体成型。如图33所示,折边8与其板面一体成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折边8与其板面胶结连接或者通过连接件连接。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折边8与其板面之间的连接件为铁丝、塑料件、网状物、绞链、卡套或者插销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连接件为金属件;或者连接件为钢筋;或者连接件为薄条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折边8为预制折边,折边8与上硬板3或下硬板I之间通过胶接、铆接、焊接、射钉或者订针连接成整体。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10。图35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5所示,保温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10,搬运件10设置在保温层2的侧壁上。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由一个角或一条边向其他方向的厚度渐变;或者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由一个角或一条边向其他方向的厚度突变。图36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6所示,上硬板3由中心线向两侧厚度渐变,在保温层2的四个转角部位均设置有拉结墩4分别拉结上部的上硬板3和下部的下硬板1,上硬板3和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相同,并且都大于保温层2的横截面尺寸。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保温构件或/和下硬板I至少一条边为锯齿边或波纹边;或者所述上硬板3、保温构件或/和下硬板I至少一对对边或邻边为锯齿边或波纹边;或者所述上硬板3、保温构件和下硬板I的边均为锯齿边或波纹边。图37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7所示,保温构件一组相对面设置为波纹面,波纹面贯通上硬板3、保温层2和下硬板1,保温层2的四角部位设置有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1,拉结墩4与上硬板3为一体成型的整体,拉结墩4为锥台形的结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拉结墩4。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拉结墩4内含有增强物6,增强物6为钢筋或者钢丝;或者增强物6为钢筋网或钢丝网;或者增强物6为纤维;或者增强物6为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或者增强物6为无纺布;或者增强物6为金属薄条带;或者增强物6为有孔薄条带;或者增强物6为包装带或编织带。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拉结墩4设置在上硬板、下硬板I的中心位置;或者上硬板、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四个拉结墩4,分别呈轴对称设置在上硬板、下硬板I的四周转角中心部位;或者上硬板、下硬板I之间设置有至少四个拉结墩4,分别设置在上硬板、下硬板I的四个转角部位。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保温层2或下硬板I的转角部位设置为阴角、倒角、弧形角或者缺角中的至少一个。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包裹部分上硬板3或/和部分下硬板I ;或者保温层2包裹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 ;或者上硬板3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2 ;或者下硬板I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2。图38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8所示,保温层2包裹部分上硬板3,保温层2从下往上包裹上硬板3的四周边,下硬板3向外斜边,保温层2的中部设置有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I。图39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9所示,上硬板3四周向下延伸,完全包裹保温层2的四周侧面并与下硬板I连接,下硬板3向内斜边,保温层2的四角部位和中心均设置有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I。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或者向下斜边。图40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0所示,下硬板I的四条边为向下斜边,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和保温层2大悬挑形成四周的挑边,保温层2的一面为内凹的齿状表面,保温层2的四个转角部位均设置有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图41是本发明保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所示,下硬板I的四条边为向上斜边,下硬板I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3和保温层2大悬挑形成四周的挑边,保温层2的四周侧面均为外凸的波浪形表面,保温层2的四个转角部位均设置有拉结墩4拉结上硬板3和下硬板。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如图40所示,下硬板3向外斜边。如图41所示,下硬板3向内斜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3或/和下硬板I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或者向下斜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本发明实施时,先在模具内浇注下硬板1,可以在下硬板I上均匀的散上一点碎石或者断钢筋或者小木块,然后在下硬板I上浇注保温材料的保温层2,也可以在保温层2上均匀的散上一点碎石或者断钢筋或者小木块,然后再在保温层2上浇注上硬板3,整体养护后硬化成型,然后拆卸模具,得到成型的保温构件。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下硬板和保温层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
2.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和/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
3.—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下硬板及保温层,保温层设置于上硬板和下硬板之间,保温层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比上硬板或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大。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为砼板或者钢筋5仝板。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层为石膏、磷石膏、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发泡轻质砼、加气轻质砼、岩棉、矿棉、玻璃棉、陶粒或陶粒砼整体浇注而成的。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保温构件的水平剖面或竖向剖面形状为多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弧角多边形、倒角多边形、多弧边形、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糙面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构件的上硬板、下硬板的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为拱壳形、波纹形、锯齿形、拉毛形。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相同;或者所述下硬板的横截面尺寸比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大,上硬板的横截面尺寸与保温层的横截面尺寸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硬板、下硬板与保温层之间设置有抱合齿;或者上硬板、下硬板或保温层内含有增强物;或者上硬板与保温层之间或者保温层与下硬板之间设置有增强物;或者上硬板、保温层和下硬板之间设置有贯通的增强物;或者增强物为钢筋或者钢丝;或者增强物为钢筋网或钢丝网;或者增强物为纤维;或者增强物为纤维丝束、纤维网格布;或者增强物为无纺布;或者增强物为金属薄条带;或者增强物为有孔薄条带;或者增强物为包装带或编织带;或者上硬板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保温层或/和下硬板中锚固;或者保温层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中锚固;或者下硬板内的增强物伸入到保温层或/和上硬板中锚固;或者上硬板、下硬板或保温层有增强物露出;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为平板、曲线板或者波纹板;或者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上表面或/和下硬板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凹坑、凸台构件、凸条、阳角、垂直的杆件、垂直的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的阴角、倒角、凹槽、横向或/和竖向凹槽、凸条自身或相互呈平行、正交、斜交或立交设置或形成网格;或者上硬板、保温层或下硬板的转角部位设置为阴角、倒角、弧形角或者缺角中的至少一个;或者保温层包裹部分上硬板或/和部分下硬板;或者保温层包裹上硬板或/和下硬板;或者上硬板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或者下硬板包裹部分或者全部保温层;或者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下部表面或/和下硬板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凹槽或者凸条;或者保温构件的上硬板的下部表面或/和下硬板的上部表面设置有平行、交叉、网状、米字形、土字形、十字形、士字形、回字形、口字形或王字形的凹槽或者凸条;或者保温构件内设置有加强筋或加劲杆或拉索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种;或者加劲杆或加劲肋板中的至少一个露出保温构件外;或者保温构件还有增强物露出;或者上硬板、下硬板及其之间的保温层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或者连接件为铁丝、塑料件、网状物、绞链、卡套或者插销中的至少一种;或者连接件为金属件;或者连接件为钢筋;或者连接件为薄条带;或者连接件为螺杆;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中心;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角部;或者连接件设置在保温构件的侧边的中心;或者保温构件上设置有定位构件;或者保温构件上设置有搬运件;或者保温构件上设置有保温构件之间彼此连接的连接件;或者连接件为钢筋、钢筋网、钢丝、钢丝网、角钢、槽钢、L 型钢、T型钢、卡套、螺栓、公母槽、承插件、锯齿件、凸槽、凹槽、卡口、卡套、孔洞或预埋铁件;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伸出有挑边;或者挑边为露增强物的挑边;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或者向下斜边;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或者上硬板或/和下硬板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或者保温层的至少一边为向上斜边或者向下斜边;或者保温层的至少一边为向内斜边或者向外斜边;或者保温层的至少一边内凹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或者保温层的至少一边外凸呈齿状、曲线形或折线形。
全文摘要
一种保温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块相对设置的上硬板(3)、下硬板(1)及保温层(2),保温层(2)设置于上硬板(3)和下硬板(1)之间,保温层(2)为整体的层块,所述上硬板(3)、下硬板(1)和保温层(2)的横截面形状、尺寸相同。适用于现浇钢筋砼或预应力钢筋砼的空心楼盖、屋盖、墙体、基础底板以及空腹桥梁使用。
文档编号E04B1/78GK103031900SQ20111030504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10日
发明者邱伯谦 申请人:湖南华廷筑邦建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