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565阅读:1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
背景技术
由于“平改坡”是在不改变原有建筑主体结构及基础的情况下将平屋面改为坡屋面的改造工程,因此坡屋顶需要采用重量轻的材料,以基本不改变原屋面承受的荷载大小。 轻型钢结构屋架以其重量轻、安装施工方便等优点,成为目前“平改坡”工程的普遍做法。而且现有的轻钢结构屋面在节能、保温、隔热、隔音及抗震性能方面均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适合于“平改坡”工程,且成本低、适用性强。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包括木屋架、支撑体系、木基结构板、木质山墙、木质女儿墙和防腐木,支撑体系与木屋架相连为其提供支撑力,木基结构板覆于木屋架上,木质山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纵向两端,木质女儿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横向两端,木质女儿墙、木质山墙底部与防腐木连接。所述木屋架是由规格材通过金属齿板连接而成,其设有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屋架上弦支撑、屋架下弦支撑和屋架腹杆支撑,分别与木屋架的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相连。所述木基结构板沿木屋架的上弦杆与木屋架连接。所述木质山墙通过支撑体系或木基结构板与木屋架连接。所述木质女儿墙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木屋架连接。所述防腐木与平屋顶原有圈梁相连。所述木屋架上还设有檩条,檩条与木屋架上弦杆和木质山墙骨架顶部相连。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的吊装及现场定位安装简便、迅速,不需大型机械设备,可避免混凝土湿作业,施工周期短,减少对小区居民的打扰;木结构建筑的是一种节能型绿色建筑,它的应用满足我国目前对于建筑节能减耗的要求,符合国家的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轻型木屋架间距为610mm。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轻型木屋架间距为1220mm。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轻型木屋架与木质女儿墙细部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防腐木与原有圈梁的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由轻型木屋架1、支撑体系2、木基结构板3、 檩条4、木质山墙5、木质女儿墙6、防腐木7、平屋顶原有圈梁8、金属连接件9及化学螺栓 10组成。轻型木屋架1通常由截面尺寸较小的规格材GOmmX 90mm或40mmX 140mm)通过金属齿板连接而成。支撑体系2主要包括屋架上弦支撑、屋架下弦支撑和屋架腹杆支撑,三类支撑一般为规格材GOmmX 90mm或40mmX 140mm),采用普通钢钉分别与轻型木屋架1的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进行连接。木基结构板3覆于轻型木屋架1的上方,与轻型木屋架1 沿屋架上弦杆采用普通钢钉进行连接。木质山墙5和木质女儿墙6由截面尺寸较小的规格材GOmmX90mm)采用普通钢钉连接而成形成骨架,再在骨架上采用普通钢钉覆上木基结构板3形成墙体。木质山墙5布置于房屋纵向两端,木质女儿墙6布置于房屋横向两端。其中,木质山墙5通过支撑体系2、木基结构板3和檩条4与轻型木屋架1连接,木质女儿墙6 通过金属连接件9与轻型木屋架1连接。木质女儿墙6底部的防腐木7通过植入的化学螺栓10与平屋顶原有圈梁8进行连接,从而使整个轻型木屋架体系与原有结构牢固相连。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独创的木质女儿墙代替需新浇筑的浇筑混凝土卧梁,消除湿作用施工对原有住户的影响,将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组合木楼盖所采用的主要材料为规格材、木基结构板(国产结构板)、化学螺栓、 普通钢钉、特制金属连接件。具体建造方式为以原有房屋平屋顶作为工作面,首先在原有房屋圈梁上预先植入化学螺栓,间距可取为610mm,接着将木质女儿墙6通过底部的防腐木7固定于平屋顶原有圈梁8之上,然后将预先设计好的轻型木屋架1和木质山墙5骨架进行人工定位与固定 (屋架间距可为1220mm或610mm),间距为1220mm时,需设置檩条4,檩条4与屋架上弦杆和山墙骨架顶部构件采用普通钢钉进行连接,同时架设支撑体系2,最后在屋架顶面和木质山墙外侧铺设木基结构板3,最终形成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本实用新型与轻钢结构屋面系统相比,具有优于钢结构的节能、保温、隔热、隔音及抗震性能。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能提供有效坚固的木结构系统,满足各种形状特殊的结构体系,消除施工对原有住户的影响,其拥有钢结构无法比拟的诸多优点。综上所述,在“平改坡”工程中,采用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能在经济、技术、社会效益等多方面产生良好效果。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该装置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说明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木屋架、支撑体系、木基结构板、木质山墙、木质女儿墙和防腐木,支撑体系与木屋架相连为其提供支撑力,木基结构板覆于木屋架上,木质山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纵向两端,木质女儿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横向两端,木质女儿墙、木质山墙底部与防腐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屋架是由规格材通过金属齿板连接而成,其设有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包括屋架上弦支撑、屋架下弦支撑和屋架腹杆支撑,分别与木屋架的上弦杆、下弦杆和腹杆相连。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基结构板沿木屋架的上弦杆与木屋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山墙通过支撑体系或木基结构板与木屋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女儿墙通过金属连接件与木屋架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木与平屋顶原有圈梁相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屋架上还设有檩条, 檩条与木屋架上弦杆和木质山墙骨架顶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轻型木结构屋架体系,包括木屋架、支撑体系、木基结构板、木质山墙、木质女儿墙和防腐木,支撑体系与木屋架相连为其提供支撑力,木基结构板覆于木结构屋架上,木质山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纵向两端,木质女儿墙与木屋架相连且布置于房屋横向两端,木质女儿墙底部与防腐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体系吊装及现场定位安装简便、迅速,不需大型机械设备,施工周期短,减少对小区居民的打扰。本实用新型采用木质女儿墙代替需新浇筑的浇筑混凝土卧梁,消除湿作用施工对原有住户的影响。
文档编号E04B7/02GK201972417SQ20112000100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4日
发明者孙永良, 熊海贝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