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73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墙体结构的改进,特别是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
背景技术
现有墙体结构需要现场使用砌砖修建,其工期较长,修建效率低下,而且墙体年久失修容易倒塌,在拆建时,只能将其拆解为单个砌砖筑墙或者废弃,并不能整体重复搬迁使用,甚至造成建筑用料的浪费,施工成本较高,耗费人力和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生产成本低,稳固性好,可现场栽植,施工效率高,节约建筑用料,可整体搬迁重复使用,节约人力和物力。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位于对称的相互平行两铁板之间设置着与上述铁板等面积、平行的苯板和相互平行的钢杆,穿过苯板的每一钢杆与上述两铁板的板面相垂直,钢杆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铁板上,使上述两铁板相对位置固定并相互平行,在苯板与两铁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的充满其间隙的混凝土或水泥将钢杆埋置于其中。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上述技术结构所述,在两铁板之间还设置着苯板,位于两铁板之间的钢杆穿过苯板将两铁板固接并使其定位、定形,这形成可向内填充混凝土、砂石或水泥的牢固外壳,在苯板与两铁板之间的间隙内填充满砂石、混凝土或砂石、水泥,使本实用新型形成既牢固又保温的模块化墙体,事先预制成该模块化墙体,拉运至现场直接栽植施工即可,此外,铁板、砂石、混凝土、水泥及钢棒的采购成本也比较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稳固性好,可现场栽植,施工效率高,节约建筑用料,可整体搬迁重复使用,节约人力和物力。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如附图所示,位于对称的相互平行两铁板3之间设置着与上述铁板3等面积、平行的苯板4和相互平行的钢杆2,穿过苯板4的每一钢杆2 与上述两铁板的板面相垂直,钢杆2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铁板3上,使上述两铁板3相对位置固定并相互平行,在苯板4与两铁板3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的充满其间隙的混凝土 1或水泥将钢杆2埋置于其中。在混凝土1或水泥内还可设置有天然石子。苯板4的两侧板面分别与所述的两铁板3之间的间距相等。两铁板3各自位于两铁板3之间间隙外的外侧板面上分别设置着防锈层6。[0011] 施工时,将本实用新型一端栽入地面5以下,使其稳固并处于竖直状态,相互首位拼接本实用新型,可形成连续的房屋墙体或围墙。若要拆解所述的房屋墙体或围墙,将本实用新型的根部从土中松开即可,在下次施工场地继续重复利用组装修建房屋墙体或围墙。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修建工期短,稳固性好,安装效率高,节约建筑用料,可整体搬迁重复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其特征是位于对称的两铁板C3)之间设置着与上述铁板C3)等面积、平行的苯板(4)和相互平行的钢杆O),穿过苯板的每一钢杆(2) 与上述两铁板的板面相垂直,钢杆O)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铁板C3)上,使上述两铁板(3) 相对位置固定并相互平行,在苯板(4)与两铁板C3)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的充满其间隙的混凝土(1)或水泥将钢杆(2)埋置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其特征是苯板(4)的两侧板面分别与所述的两铁板(3)之间的间距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其特征是两铁板C3)各自位于两铁板C3)之间间隙外的外侧板面上分别设置着防锈层(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防涝抗震模块化墙体,位于对称的相互平行两铁板之间设置着与上述铁板等面积、平行的苯板和相互平行的钢杆,穿过苯板的每一钢杆与上述两铁板的板面相垂直,钢杆的两端分别固接在两铁板上,使上述两铁板相对位置固定并相互平行,在苯板与两铁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的充满其间隙的混凝土或水泥将钢杆埋置于其中。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稳固性好,可现场栽植,施工效率高,节约建筑用料,可整体搬迁重复使用,节约人力和物力。
文档编号E04B2/74GK201991111SQ201120009098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日
发明者黑沙·木沙 申请人:黑沙·木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