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669阅读:7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露天活动折叠车库,具体的说是一种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私家车数量迅速增长,社区内停放的车越来越多,而固定车库数量有限,费 用高,许多车为露天停放。由于车体长期受风吹雨淋、日晒、灰尘的侵袭,表面极易损伤、老 化,轿车得不到应有的安全保障。现在很多厂家都尝试研究电动卧式折叠车库,但是由于出 现的转动扭矩大,普通直流蓄电瓶电源无法将直流电机带动起来,这成为困扰广大生产厂 家生产折叠车库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 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该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结构包 括若干活动支架,在活动支架上盖有篷布,还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通过转轴活 络连接的固定骨架、活动骨架和中撑杆的一端,中撑杆上设置一自由滑动的滑套,滑套上固 定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上述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活动骨架、 固定骨架上,上述的滑套上安装固定有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沿中撑杆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供电电源为24V直流蓄电瓶。所述电动推杆采用的是30-60W的直流永磁电动机。所述的活动支架的下端顺序连接在活动骨架或固定骨架上。所述的车库折叠收拢后呈“U”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构思巧妙等特点,车 库的带动只需要24V直流蓄电瓶电源,用电量小,结构紧凑、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车库使 用时不占用土地,对车起到防寒、防雨、防盗作用,护车效果良好,体积小,操作方便,所用成 本低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车库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分别表示1、篷布,2、支架,3、连杆,4、滑套,5、中撑杆,6、电动推杆,7、固定骨架,8、转轴,9、
活动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作以下详细说明。如附图1、图2所示,该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结构包括若干活动支架2,在活动 支架2上盖有篷布1,还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通过转轴8活络连接的固定骨架 7、活动骨架9和中撑杆5的一端,中撑杆5上设置一自由滑动的滑套4,滑套4上固定有连 杆3的一端,所述连杆3设置有两根,上述两根连杆3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活动骨架9、 固定骨架7上。如附图1所示,上述的滑套4上安装固定有电动推杆6的上端部,该电动推杆6沿 中撑杆5作往复直线运动。如附图2所示,上述的滑套4上安装固定有电动推杆6的下端部,该电动推杆6沿 中撑杆5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供电电源为24V直流蓄电瓶,所述电动推杆采用的是30-60W的 直流永磁电动机。所述的活动支架2的下端顺序连接在活动骨架9或固定骨架7上。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车库折叠收拢后呈“U”形。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不但能够节能环保,使用时不占用土地,还能 对车起到防寒、防雨、防盗作用,护车效果良好,易于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1.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包括若干活动支架,在活动支架上盖有篷布,其特征在于还包 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通过转轴活络连接的固定骨架、活动骨架和中撑杆的一端, 中撑杆上设置一自由滑动的滑套,滑套上固定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上述两 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活动骨架、固定骨架上,上述的滑套上安装固定有电动推 杆,该电动推杆沿中撑杆作往复直线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推杆的供电电 源为24V直流蓄电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推杆采用的是 30-60W的直流永磁电动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支架的下端顺 序连接在活动骨架或固定骨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库折叠收拢后呈 “U” 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属于一种露天活动折叠车库,其结构包括若干活动支架,在活动支架上盖有篷布,还包括一折叠机构,该折叠机构包括通过转轴活络连接的固定骨架、活动骨架和中撑杆的一端,中撑杆上设置一自由滑动的滑套,滑套上固定有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上述两根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安装固定在活动骨架、固定骨架上,上述的滑套上安装固定有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沿中撑杆作往复直线运动。该新型全自动卧式折叠车库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护车效果良好,体积小,操作方便,所用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E04H6/04GK201933814SQ201120036939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2日
发明者孙丰刚, 袁永 申请人:孙丰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