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模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627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外侧模行走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建设施工用模具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外侧模行走机构。
背景技术
预制箱梁时,需要将模板按设计尺寸安装到位,称为立模;预制箱梁浇注并凝固后,需要将模板拆除,称为脱模。外侧模的脱模过程为模板下降、模板横移、模板纵移;传统的外侧模纵移通过外加动力卷扬机牵引走行小车实现。因牵引力为单项柔性拉力,模板纵移时为单向移动,不利于微调与底模定位固定;由于动力点——卷扬机为一个固定点,模板纵移距离较大,卷扬机上的钢丝绳长度较长,故卷扬机作业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操作不方便、不安全的缺陷,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省时省力的带动力的外侧模行走机构。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走行小车,主动走行小车包括走行轮组、电动机、减速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减速器位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小齿轮位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走行轮组通过螺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动机带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跟现有技术相比,在主动走行小车上增加了动力机构,动力机构与走行轮组连成一个整体来控制走行小车与两地轨之间的滑移运动,来实现外模的平稳纵移。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示意图。图2为图1移去外侧模及支架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主动走行小车12、被动走行小车13和外侧模 10,主动走行小车12和被动走行小车13均包括走行架1和走行轮组8,外侧模10放置于走行架1上;主动走行小车12还包括走行架1、电动机11、减速器5、小齿轮6、大齿轮7和走行轮组8,减速器5位于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上,小齿轮6位于减速器5的输出轴上,小齿轮 6与大齿轮7啮合,大齿轮7与走行轮组8通过螺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走行轮组8与铺设于地面的轨道14接触。走行架1横向前后布置两套,通过连接工字钢4垂直连接,工字钢4之间设置斜撑角钢3,以加固走行小车的稳定性,限位槽钢座2焊接在走行架1上,用来卡住外侧模10支架底部的型钢16,给外侧模10支架定位。预制箱梁浇注并凝固后需要拆模时,先将外侧模10下降至走行小车的走行架1 上,走行小车再通过千斤顶15的顶推使得外侧模10向外横移脱模,此时开启设置在外侧模 10支架上的电动机控制装置9的开关,电动机11启动,带动减速器5转动,随之小齿轮6转动,小齿轮6带动大齿轮7转动,大齿轮7带动走行轮组8滚动,使主动走行小车12纵向前移,被动走行小车13随着一起前移,从而实现外侧模10的纵移。
权利要求1. 一种外侧模行走机构,包括主动走行小车(12),主动走行小车(12)包括走行轮组 (8),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走行小车(12)还包括电动机(11)、减速器(5)、小齿轮(6)和大齿轮(7);减速器(5)位于电动机(11)的输出轴上,小齿轮(6)位于减速器(5)的输出轴上, 小齿轮(6)与大齿轮(7)啮合,大齿轮(7)与所述走行轮组(8)通过螺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电动机(11)带控制装置(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外侧模行走机构,跟现有技术相比,主动走行小车增加了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包括电动机、减速器、小齿轮和大齿轮;减速器位于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小齿轮位于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与走行轮组通过螺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电动机带控制装置。走行小车的两个走行架上都设置了动力机构,保证了本实用新型的平稳行走,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B28B17/00GK202180523SQ201120306909
公开日2012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3日
发明者彭宏明, 李辉, 王祥军, 谢亮 申请人: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