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7320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制作真空玻璃时,用于布放中间支撑物的布放系统。
背景技术
以两层结构的真空玻璃为例,其结构通常如图1中所示,由两片玻璃板及二者之间以阵列形式排列的中间支撑物构成,两片玻璃板周边通过封接边进行气密封接。真空玻璃中的中间支撑物有的直接由玻璃板表面经激光照射后形成的突起构成,有的则由布放的微型球体或柱体或微型环或其他形状的微粒构成;对于前者,由于突起由玻璃表面局部溶化并凝固后形成,因而其高度通常比较小,排列密度比较大,不但限制了两片玻璃板之间间距的加大,也降低了真空玻璃的隔音、隔热效果;对于后者,为了将布放后的微型球体或柱体保持在其位置上,通常还需要施加粘接剂进行固定,而随着环境压力的降低,粘接剂会释放出气体,造成真空度下降,影响真空玻璃品质的长久保持。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该系统以能够被磁力吸附的微型球体或柱体或微型环或具有适当形状的微粒作为中间支撑物,利用磁力吸附将布放后的中间支撑物保持其位置上,并且使这种吸附状态从中间支撑物的布放一直保持到真空玻璃在真空室中的最后封接,由此既为采用高强度的微粒作为中间支撑物创造了条件,又有效解决了中间支撑物布放后需要保持位置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该系统以能够被磁力吸附的中间支撑物作为布放对象,包括玻璃板上片工位、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真空封接工位,用于布放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放置在托架上,该托架直接由输送带或输送辊道传送或者由输送小车携带,在所述各工位间转移,布放好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随其托架被送入真空封接工位的真空室中,并在真空室内完成真空抽取、合片和封接工作;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与玻璃板板面相配合的支撑面和玻璃板定位结构,所述支撑面上排列有与玻璃板上待布放的中间支撑物一一对应的由永磁体制成的磁性吸附面阵列。进一步,所述磁性吸附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进一步,所述托架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排列有支撑柱阵列,所有支撑柱上端面齐平并由此共同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磁性吸附面一一配置在各支撑柱上端面上;所述定位结构位于支撑柱阵列外围,用于对支撑在支撑柱上的玻璃板的垂直于其支撑面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进一步,所述托架包括底板,底板周边固定有加强用框架,框架里侧的底板上固定排列有轴线垂直于底板的圆柱体阵列,所有圆柱体上端面共同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磁性吸附面为圆形,磁性吸附面阵列中的各圆形磁性吸附面一一同心配置在各圆柱体上端面上,圆柱体阵列外围的底板上或框架上设置有对支撑在圆柱体上的玻璃板的垂直于其支撑面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的侧立面,由此构成所述的玻璃板定位结构。进一步,所述圆柱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或由轻质非金属材料制成,构成所述圆形磁性吸附面的永磁体镶嵌固定在圆柱体中。进一步,所述圆形磁性吸附面由圆柱形永磁体的端面构成,或者由其他形状永磁体上加工出的圆形面构成。进一步,所述合片后的玻璃板的周边通过金属钎焊工艺进行封接,并且采用感应加热进行钎焊焊接;所述框架为矩形,其四角分别设置有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块,该支撑块上带有与所述支撑面齐平的支撑表面,同时在支撑表面外侧还设置有构成所述定位结构的侧立面。进一步,所述圆柱体带有中心通孔,所述圆柱形永磁体镶嵌在所述中心通孔的上端,中心通孔的下端为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及螺钉将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中心通孔侧壁上还设置有将永磁体与固定螺钉之间空间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进一步,所述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上配置有中间支撑物自动定量布放器和用于检测中间支撑物是否布放正确的检测装置,自动定量布放器上成排设置单个中间支撑物布放头,各单个布放头的位置与待布放中间支撑物排中的各布放点一一对应;自动定量布放器固定设置,通过移动所述托架,完成对整个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或者,自动定量布放器自身带有移动机构,并通过其自身移动机构的移动,完成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进一步,所述中间支撑物为能够被磁力吸附的微型球体或柱体或微型环。进一步,所述中间支撑物为由304不锈钢制成的球体,球体直径为0. 3^0. 7mm。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的布放和定位问题,为在真空玻璃中采用强度更高的金属中间支撑物和保持真空玻璃真空度的稳定、长久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将真空抽取、合片、封接时的玻璃板支撑与中间支撑物布放时的支撑由一个托架来完成后,方便了玻璃板在各工序之间的转移,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为实现真空玻璃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图1为真空玻璃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示意图;图3为图2中序号4所示托架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0019]图4为图3中序号44所示圆柱体剖视图;图5为托架4俯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局部俯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进行中间支撑物布放时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以能够被磁力吸附的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中间支撑物作为布放对象,如图2中所示,该系统包括玻璃板上片工位1、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2、真空封接工位3,用于布放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放置在托架4上,该托架4直接
5由输送辊道8传送在各工位间转移,布放好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随其托架4被送入真空封接工位3的真空室7中,并在真空室7内完成真空抽取、合片和封接工作。如图3—图5所示,托架4为矩形,包括底板41,底板41周边固定有加强用框架 42,框架42里侧的底板41上排列有轴线垂直于底板41的圆柱体44阵列,圆柱体44阵列外围的框架42里侧四角分别设置有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玻璃板支撑块43。圆柱体44由铝或铝合金制成,也可由塑料、尼龙等非金属材料制成,圆柱体44带有中心通孔46,中心通孔46下端为螺纹段,圆柱体44通过其中心通孔46下端的螺纹段与螺钉(图中未示出)相配合而固定在底板41上。中心通孔46上端镶嵌有圆柱形永磁体45, 永磁体45外端面与圆柱体44上端面齐平,从而在圆柱体44的上端面上形成与其同心配置的圆形磁性吸附面。圆柱形永磁体45的直径为1.5飞mm,并具有适当的高度,如3mm。圆柱体44中心通孔46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将永磁体45与固定螺钉之间的空间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47,通过设置排气孔47,可防止圆柱体44在安装后其中心通孔46中封闭有气体,避免对真空室7抽取真空造成不利影响。各圆柱体44的上端面齐平并与支撑块43上的玻璃板支撑面位于同一平面,从而共同构成玻璃板9的支撑面。圆柱体阵列中的各圆柱体44与玻璃板9上待布放的中间支撑物阵列中的各中间支撑物10的位置一一对应,圆柱体阵列在实现对玻璃板9进行支撑的同时,各圆柱体44上的圆形磁性吸附面也随之组成与待布放中间支撑物阵列相对应的圆形磁性吸附面阵列。支撑块43上除了带有与圆柱体44上端面齐平的玻璃板支撑面外,其上在其玻璃板支撑面外侧还设置有对玻璃板9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的侧立面。当然,底板41上也可设置与玻璃板9侧边相对应的定位装置。布放好中间支撑物10的玻璃板9由托架4携带进入真空室7,并在真空室7中完成与构成真空玻璃的其他玻璃板的合片操作后,玻璃板周边采用金属钎焊工艺进行封接, 并且通过感应加热进行钎焊焊接,这样,采用非金属材料来制作支撑块43,可避免其妨碍钎焊焊接时的感应加热。玻璃板9上的中间支撑物10既可以人工布放,也可以如图6、图7所示,利用自动定量布放器5进行布放。当利用布放器5进行布放时,为了避免出现漏放或重放,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2上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检测装置6,并在出现漏放或重放时,及时进行补救。检测装置6可以采用已知的影像采集及分析系统,也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的检测装置。自动定量布放器5由若干个单个中间支撑物布放头构成,为了提高布放效率,单个布放头最好成排设置,每排中单个布放头的数量和位置最好与待布放中间支撑物阵列中的待布放排中的各中间支撑物一一对应。自动定量布放器5可以固定设置,每次布放一排中间支撑物10,并通过移动托架4 (沿图6中箭头所指方向)完成对整个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自动定量布放器5也可以自身带有移动机构,这样,在托架4携带玻璃板9移动到布放器5下方后,通过移动布放器5,完成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中间支撑物10为由304不锈钢制成的球体,球体直径为0. 3 0. 7mm。当然,中间支撑物10也可以是能够被磁力吸附的由铁磁性材料制成的微型柱体或微型环。上述实施例中的托架4放置在由若干根输送辊构成的辊道8上,除此之外,托架4也可由输送带进行各工位间的输送,还可以通过带有输送小车的输送机构来完成各工位间的输送。上述实施例中的托架4用于加工矩形结构的真空玻璃产品,当加工其他形状的真空玻璃产品时,托架4的形状自然需要做相应的调整,以便与真空玻璃的形状相适配。支撑块43也可仅用于对玻璃板9垂直于其支撑面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而设置在与玻璃板侧边相对应的位置上。为了支撑玻璃板9,除了圆柱体44阵列之外,也可采用其他断面形状的支撑柱阵列,支撑柱上端面上的圆形磁性吸附面同样可由其他形状的磁性吸附面来代替,例如,椭圆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等等。在保证圆形磁性吸附面阵列中的各吸附面与待布放的中间支撑物阵列中的各中间支撑物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圆柱体44上端面上的圆形磁性吸附面也可不与其同心设置。将玻璃板9的支撑面由支撑柱阵列构成,有利于支撑面的加工,除此之外,支撑面也可直接由底板41上表面构成。加工真空玻璃时,如果先进行合片操作,然后再抽取真空,因合片后相邻两片玻璃板之间的间隙仅为零点几毫米,如0. 2mm,气体分子从中逸出困难,将不仅大大延长真空抽取时间,而且真空玻璃也难以达到较高的真空度。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因作为玻璃板9上中间支撑物10吸附定位装置的托架4随玻璃板9 一同进入真空室,使得构成真空玻璃的各玻璃板能够在真空室抽取到所需真空度后再进行合片和随后的封接操作,因而可避免先合片后抽真空所存在的问题,既保证了真空玻璃的加工效率,又保证了真空玻璃的真空品质。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的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具体实施方式
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以能够被磁力吸附的中间支撑物作为布放对象,包括玻璃板上片工位、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真空封接工位,用于布放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放置在托架上,该托架直接由输送带或输送辊道传送或者由输送小车携带,在所述各工位间转移,布放好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随其托架被送入真空封接工位的真空室中,并在真空室内完成真空抽取、合片和封接工作;所述托架上设置有与玻璃板板面相配合的支撑面和玻璃板定位结构,所述支撑面上排列有与玻璃板上待布放的中间支撑物一一对应的由永磁体制成的磁性吸附面阵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面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排列有支撑柱阵列,所有支撑柱上端面齐平并由此共同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磁性吸附面一一配置在各支撑柱上端面上;所述定位结构位于支撑柱阵列外围,用于对支撑在支撑柱上的玻璃板的垂直于其支撑面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包括底板,底板周边固定有加强用框架,框架里侧的底板上固定排列有轴线垂直于底板的圆柱体阵列,所有圆柱体上端面共同构成所述支撑面,所述磁性吸附面为圆形,磁性吸附面阵列中的各圆形磁性吸附面一一同心配置在各圆柱体上端面上,圆柱体阵列外围的底板上或框架上设置有对支撑在圆柱体上的玻璃板的垂直于其支撑面的横向位置进行限定的侧立面,由此构成所述的玻璃板定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或由轻质非金属材料制成,构成所述圆形磁性吸附面的永磁体镶嵌固定在圆柱体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磁性吸附面由圆柱形永磁体的端面构成,或者由其他形状永磁体上加工出的圆形面构成。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片后的玻璃板的周边通过金属钎焊工艺进行封接,并且采用感应加热进行钎焊焊接;所述框架为矩形,其四角分别设置有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支撑块,该支撑块上带有与所述支撑面齐平的支撑表面,同时在支撑表面外侧还设置有构成所述定位结构的侧立面。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带有中心通孔,所述圆柱形永磁体镶嵌在所述中心通孔的上端,中心通孔的下端为螺纹孔,通过该螺纹孔及螺钉将圆柱体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中心通孔侧壁上还设置有将永磁体与固定螺钉之间空间与外界连通的排气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上配置有中间支撑物自动定量布放器和用于检测中间支撑物是否布放正确的检测装置,自动定量布放器上成排设置单个中间支撑物布放头,各单个布放头的位置与待布放中间支撑物排中的各布放点一一对应;自动定量布放器固定设置,通过移动所述托架,完成对整个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或者,自动定量布放器自身带有移动机构,并通过其自身移动机构的移动,完成中间支撑物阵列的布放。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物为能够被磁力吸附的微型球体或柱体或微型环。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物为由304不锈钢制成的球体,球体直径为0. 3^0. 7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布放系统,该系统以能够被磁力吸附的中间支撑物作为布放对象,包括玻璃板上片工位、中间支撑物布放工位、真空封接工位,用于布放中间支撑物的玻璃板放置在托架上,该托架在所述各工位间转移;托架上设置有与玻璃板板面相配合的支撑面和玻璃板定位结构,支撑面上排列有与玻璃板上待布放的中间支撑物一一对应的磁性吸附面阵列。本实用新型布放系统很好地解决了真空玻璃中间支撑物的布放和定位问题,尤其是将真空抽取、合片、封接时的玻璃板支撑与中间支撑物布放时的支撑由一个托架来完成后,方便了玻璃板在各工序之间的转移,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为实现真空玻璃的自动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保障。
文档编号C03B23/24GK202208680SQ20112034144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9日
发明者史建波, 庞世涛, 李彦兵, 赵雁 申请人:洛阳兰迪玻璃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