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759阅读:7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结构,具体地说是针对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的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水流道是电厂冷却塔集水池与水泵吸水室之间的过渡段,是循环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就是导引水流由前池进入水泵吸水室。循环水流道具有长度长、深度大的特点,最大深度接近10米。在普通的循环水流道设计中,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注流道底板与两侧壁板,由于流道较深,两侧壁板承受的侧向土压力较大,一般壁板较厚, 达到80(T900mm。这样不但会需要很多材料,而且对于这种厚大体积的混凝土,为克服温度作用还需要增加钢筋用量,非常不经济。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流道新型结构。其具有结构形式合理、用料经济节约的特点,同时设计计算简单,施工比较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在底板中部设置中墩,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扶壁柱,相邻的扶壁柱之间用横梁连接,在扶壁柱与横梁的内侧设置壁板。所述扶壁柱之间的横梁采用上下等间距布置。扶壁柱的纵向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断面,横梁为矩形断面。所述的底板超出扶壁柱下缘不小于10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壁板外侧增设扶壁柱,并将扶壁柱与流道底板整体浇注在一起,这样加强了流道壁板抗侧土压力的能力。(2) 由于横梁与扶壁柱的加强作用,壁板厚度可以大幅度减小,这样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3)横梁的布置相对灵活,这样可以适应流道底板坡度较大的情况。(4)扶壁柱与横梁均设在壁板外侧,避免它们与流道内水流直接接触,这样会使流道内水流流态稳定,水头损失小,保证了良好的进水流道体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流道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循环水流道主视图。图3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1、中墩2、扶壁柱3、壁板4、横梁5,所有结构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底板1中部设置中墩2,底板1两侧对称设置扶壁柱3,扶壁柱3之间用横梁5连接,壁板4设置在扶壁柱3与横梁5内侧。如图2所示,扶壁柱3间的横梁5采用上下等间距布置,横梁5根据流道底板1坡
度灵活布置一组或若干组。如图3所示,扶壁柱3在A-A剖视图方向可采用上窄下宽的梯形断面,横梁5则全部采用矩形断面,流道底板应超出扶壁柱下缘不小于100mm,当流道存在抗浮问题时,底板还可适当加长。施工过程中,绑扎钢筋时应将壁板4与横梁5、横梁5与扶壁柱3、扶壁柱3与底板 1连接处的钢筋焊接在一起,以保证壁板4支撑于横梁5上,横梁5支承于扶壁柱3上,扶壁柱3支撑于底板1上。混凝土浇注采用充分振捣,一次完成,使壁板、横梁、扶壁柱、底板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流道长度超过30米时,还需要设置伸缩缝或采用后浇带分段施工。
权利要求1.一种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中部设置中墩(2),底板(1)两侧对称设置扶壁柱(3),相邻的扶壁柱(3)之间用横梁(5)连接,在扶壁柱(3)与横梁(5)的内侧设置壁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扶壁柱(3)之间的横梁(5)采用上下等间距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扶壁柱(3)的纵向截面为上窄下宽的梯形断面,横梁(5)为矩形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1)超出扶壁柱(3)下缘不小于100mm。
专利摘要一种火力发电厂循环水流道,它包括底板,在底板中部设置中墩,底板两侧对称设置扶壁柱,相邻的扶壁柱之间用横梁连接,在扶壁柱与横梁的内侧设置壁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壁板外侧增设扶壁柱,并将扶壁柱与流道底板整体浇注在一起,这样加强了流道壁板抗侧土压力的能力。(2)由于横梁与扶壁柱的加强作用,壁板厚度可以大幅度减小,这样节约了材料,降低了工程造价。(3)横梁的布置相对灵活,这样可以适应流道底板坡度较大的情况。(4)扶壁柱与横梁均设在壁板外侧,避免它们与流道内水流直接接触,这样会使流道内水流流态稳定,水头损失小,保证了良好的进水流道体型。
文档编号E04H5/02GK202280268SQ20112041582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7日
发明者杨雪, 贾璐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