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1334阅读:19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物屋面避雷网格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工业厂房的防雷安全功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践中,由于屋面避雷网格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雷安全、屋面装饰的整体效果以及观感质量,因而屋面避雷网格施工的美观性、安全实用性也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重点关注的一个主要环节。传统避雷网格施工方法的焊接工作量较大,对镀锌圆钢的镀锌层损害较大,同时易对建筑物装饰面造成污染,且不易修复。尤其是对于聚氯乙烯屋面(即PVC防水屋面)来说,施工屋面避雷网格时,传统的避雷网格施工方法存在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避雷网格固定不可靠、对镀锌圆钢的镀锌层损害较大、施工质量较难保证等多种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经济实用、使用效果好,在减少焊接作业量、最大限度保护避雷带镀锌层不被损坏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屋面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布设于防水屋面上的避雷网格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装置,所述避雷网格为由多个避雷带组成的避雷网,所述防水屋面为上部铺装有PVC防水层的建筑物屋面;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对多个所述避雷带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撑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对所支撑避雷带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持件;多个所述支持件的结构均相同,且多个所述支持件沿所支撑的避雷带从头至尾进行连续布设;所述支持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底座、对避雷带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和安装在底座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的竖向支撑件,所述底座为经热熔后粘贴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塑料底座。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多个所述支持件呈均勻布设;且对所述避雷带的直线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之间的间距为1.0m 1.2m,对避雷带的转弯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之间的间距为0. 3m 0. 5m。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和安装在下夹板正上方且与下夹板组装为一体的上夹板,所述避雷带夹装于上夹板与下夹板之间,且所述上夹板的中部和下夹板的中部均对应设置有供避雷带安装的安装槽。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扣装为一体,所述上夹板的左右两侧下方均设置有扣件,且下夹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扣件相配合使用的扣装槽。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撑件为固定安装在底座正上方的塑料杆件。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均为塑料夹板。上述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竖向支撑件为圆柱形杆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加工制作成本低且安装布设方便。2、使用效果好,避雷带夹持固定方便且连接可靠,采用相扣合的下夹板和上夹板能简单方便且可靠地对避雷带进行紧固固定,且能最大限度保护避雷带镀锌层不被损坏。3、装饰效果好且观感质量高,大大增强了装饰效果,提高了屋面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4、实用价值高,与常规混凝土制作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材料费用非常低,并且大幅减少了焊接作业量,减少了焊接作业时对女儿墙装饰面的损坏及污染,同时能最大限度地保护避雷带镀锌层不被损坏。5、劳动强度小,工作效率高且工程质量高,支持件底座通过热熔可紧固粘接在PVC防水屋面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经济实用、使用效果好,在减少焊接作业量、最大限度保护避雷带镀锌层不被损坏的同时,也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了屋面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使得屋面避雷带的施工质量和观感质量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支持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附图标记说明1-避雷带;2-支持件;2-1-底座;2-21-上夹板;2-22-下夹板; 2-23-扣件;2-3-竖向支撑件; 3-建筑物屋面。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对布设于防水屋面上的避雷网格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装置,所述避雷网格为由多个避雷带1组成的避雷网,所述防水屋面为上部铺装有PVC防水层的建筑物屋面3。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对多个所述避雷带1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撑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对所支撑避雷带1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持件2。多个所述支持件2的结构均相同,且多个所述支持件2沿所支撑的避雷带1从头至尾进行连续布设。所述支持件2包括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底座2-1、对避雷带1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和安装在底座2-1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的竖向支撑件2-3,所述底座2-1为经热熔后粘贴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塑料底座。实际施工时,多个所述支持件2呈均勻布设;且对所述避雷带1的直线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2之间的间距为1. Om 1. 2m,对避雷带1的转弯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2之间的间距为0. 3m 0. 5m。具体安装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2之间的间距进行相应调整。本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2-22和安装在下夹板2-22正上方且与下夹板2-22组装为一体的上夹板2-21,所述避雷带1夹装于上夹板2-21与下夹板2_22之间,且所述上夹板2-21的中部和下夹板2-22的中部均对应设置有供避雷带1安装的安装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2-21与下夹板2-22扣装为一体,所述上夹板2_21的左右两侧下方均设置有扣件2-23,且下夹板2-2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扣件2-23相配合使用的扣装槽。实际加工时,所述竖向支撑件2-3为固定安装在底座2-1正上方的塑料杆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夹板2-21与下夹板2-22均为塑料夹板,所述竖向支撑件2-3为圆柱形杆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布设于防水屋面上的避雷网格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装置,所述避雷网格为由多个避雷带(1)组成的避雷网,所述防水屋面为上部铺装有PVC防水层的建筑物屋面(3);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对多个所述避雷带(1)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撑机构,多个所述支撑机构的结构均相同,且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对所支撑避雷带(1)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持件O);多个所述支持件(2) 的结构均相同,且多个所述支持件( 沿所支撑的避雷带(1)从头至尾进行连续布设;所述支持件( 包括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底座(2-1)、对避雷带(1)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和安装在底座(2-1)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的竖向支撑件0-3),所述底座(2-1)为经热熔后粘贴固定在所述防水屋面上的塑料底座。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持件( 呈均勻布设;且对所述避雷带(1)的直线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2)之间的间距为1. Om 1. 2m,对避雷带(1)的转弯段进行支撑固定的相邻两个所述支持件(2)之间的间距为0. 3m 0. 5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下夹板0-2 和安装在下夹板0-2 正上方且与下夹板0-2 组装为一体的上夹板(2-21),所述避雷带(1)夹装于上夹板0-21)与下夹板0-2 之间,且所述上夹板0-21)的中部和下夹板0-2 的中部均对应设置有供避雷带(1)安装的安装槽。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0-21)与下夹板0-2 扣装为一体,所述上夹板0-21)的左右两侧下方均设置有扣件(2-23),且下夹板0-2 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扣件相配合使用的扣装槽。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竖向支撑件(2-3)为固定安装在底座正上方的塑料杆件。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0-21)与下夹板0-2 均为塑料夹板。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撑件(2- 为圆柱形杆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屋面避雷网格明敷施工用支持结构,包括对避雷网格进行支撑固定的支撑装置,避雷网格为由多个避雷带组成的避雷网;支撑装置包括分别对多个避雷带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撑机构,支撑结构包括对所支撑避雷带进行支撑固定的多个支持件;支持件沿所支撑避雷带从头至尾进行连续布设;支持件包括固定在防水屋面上的底座、对避雷带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和安装在底座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的竖向支撑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布设方便且经济实用、使用效果好,在减少焊接作业量、最大限度保护避雷带镀锌层不被损坏的同时,也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利于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升屋面工程的整体观感质量。
文档编号E04D13/00GK202324397SQ20112046381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建明, 崔曾录, 张宝生, 王印生 申请人:陕西建工集团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