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质汝瓷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838893阅读:11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玉质汝瓷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质汝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汝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其“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色及“似玉非玉胜似玉”的质感而著称于世,素有“汝瓷为魁”的美誉。传统汝瓷釉质温润如玉,胎如香灰,厚重而具有王者之气。汝瓷被宋代宫廷确定为专供皇室使用的官窑瓷器,禁止在百姓中使用。汝瓷因其烧造时间短,传世品不足百件,所以每件传世品都价值连城。有民谤“家有万贯,不如汝瓷一片”,汝瓷的珍贵由此可见一斑。据历史记载,汝瓷地位极高,改变了陶瓷历史上南青北白的局面,它之所以被宋时宫廷定为官窑瓷器不仅得益于其工艺的精益求精,文化的内涵丰厚,还在于其烧制手段的创新。支钉满釉支烧的工艺是汝瓷发展历史上的创举。纵观汝窑瓷器近代的发展历史,其虽精致,但缺少更进一步的创新和变化。在当今人们审美观念趋向多元化、消费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面对市场,缺乏创新已经成为制约汝窑瓷器发展的瓶颈。创新汝瓷品种,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内涵已是迫切需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色泽清丽淡雅、质感通透如玉的玉质汝瓷, 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质汝瓷,包括胎体及釉,所述胎体的制备原料为高岭土,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釉的制备原料包括长石55% 80%、方解石10% 25%、隐晶质石英(玉髓)5% 15%、碱石 2% 10%、骨灰1% 8%、草木灰1% 8%。所述釉的制备原料包括长石58% 75%、方解石10% 20%、隐晶质石英7% 12%、 碱石3% 7%、骨灰1% 4%、草木灰1% 4%。所述高岭土含SiA 65% 75%、Al2O3 15% 25%、CaO 0. 3 0. 5%、MgO 0. 2 0. 4%、K2O 4 6%、Na2O 0. 4 0. 6%、MnO 0. 03 0. 05%,且 Fe2O3 含量< 0. 5%、TiO2 含量 < 0. 3%ο所述玉质汝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生坯制备检选、漂洗高岭土原料,破碎后入球磨研磨,除铁后再依次经滤泥、练泥、 陈腐,成型为生坯,成型方法有三种形式注浆、手工拉坯、机压成型;
(2)素胎制备生坯入窑于800°C 900°C素烧3 4小时(在500°C以前需30 50分钟,之后可均勻升温),冷却后出窑,得素胎;
(3)釉料制备取隐晶质石英于1250 1300°C下煅烧6 8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另取骨灰于850 950°C下焙烧1. 5 2. 5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并分别取长石、方解石、碱石破碎,再按前述釉料配比进行配料,混合后入球磨研磨,过180 250目筛后除铁,于上述素胎上施釉;
(4)烧成素胎施釉后入窑,于300°C 600°C下进行氧化蒸发1. 5 2. 5小时(期间勻速升温),依次于600°C 1000°C下进行氧化4 6小时(勻速升温)、1000°C 1100°C下进行弱还原1. 0 1. 5小时(勻速升温)、1100°C 1200°C下强还原40 60分钟(勻速升温), 再升温至1250°C左右保温60 9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成。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1.本发明将具有玉质感的汝瓷釉与具有玉质感的胎体结合,采用传统汝瓷的烧制工艺使其瓷体呈现出玉石般的半透明状态,色泽清丽,淡雅,飘逸,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使千年汝瓷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使汝瓷家族增加了新品种,丰富了汝瓷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汝瓷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2.本发明玉质瓷汝瓷以其清丽淡雅的色泽、质感通透如玉的特质,备受消费者好评,且已得到多位业内专家肯定,其前景十分看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的所涉及方法、步骤,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步骤,所用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原料或市售。实施例1 一种玉质汝瓷碗(口径15cm、高7cm、底足直径6. 5cm)的制备方法
(1)生坯制备检选、漂洗高岭土原料(含SiO2 72%、A1203 21%,CaO 0. 4%、MgO 0. 3%,K2O 5%、Na2O 0. 5%、MnO 0. 04%,且 Fe2O3 含量< 0. 5%、TiO2 含量< 0. 3%,下同),破碎后入球磨研磨,除铁后再依次经滤泥、练泥、陈腐,手工拉坯成型为生坯;
(2)素胎制备生坯入窑于800°C 900°C下素烧3小时(在500°C以前需40分钟,之后可均勻升温),冷却后出窑,得素胎;
(3)釉料制备取隐晶质石英于1250 1300°C下煅烧7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另取骨灰于850 950°C下焙烧2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并分别取长石、方解石、碱石破碎,再按釉料配比(长石65%、方解石15%、隐晶质石英10%、碱石5%、骨灰 3%、草木灰2%)进行配料,混合后入球磨研磨,过200目筛后除铁,于上述素胎上施釉;
(4)烧成素胎施釉后入窑,于300°C 600°C下进行氧化蒸发2小时(期间勻速升温), 依次于600°C 1000°C下进行氧化5小时(勻速升温)、1000°C 1100°C下进行弱还原1小时(勻速升温)、1100°C 1200°C下强还原50分钟(勻速升温),再升温至1250°C左右保温80 分钟,自然冷却后即成。实施例2 —种玉质汝瓷水杯(直径8cm、高IOcm)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①釉料制备取隐晶质石英于1250 1300°C下煅烧6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另取骨灰于850 950°C下焙烧2. 5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并分别取长石、方解石、碱石破碎,再按釉料配比(长石60%、方解石20%、隐晶质石英12%、碱石4%、骨灰 2%、草木灰2%)进行配料,混合后入球磨研磨,过250目筛后除铁,于上述素胎上施釉;
②烧成素胎施釉后入窑,于300°C 600°C下进行氧化蒸发1.5小时(期间勻速升温), 依次于600°C 1000°C下进行氧化4小时(勻速升温)、1000°C 1100°C下进行弱还原1. 0 小时(勻速升温)、1100°C 1200°C下强还原40分钟(勻速升温),再升温至1250°C左右保温9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成; ③生坯制备为机压成型。实施例3 —种玉质汝瓷花瓶(底足直径12. 5cm、高36cm)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 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①釉料制备取隐晶质石英于1250 1300°C下煅烧8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另取骨灰于850 950°C下焙烧2. 5小时,再破碎成适宜球磨的颗粒备用,并分别取长石、方解石、碱石破碎,再按釉料配比(长石72%、方解石10%、隐晶质石英7%、碱石3%、骨灰 4%、草木灰4%)进行配料,混合后入球磨研磨,过180目筛后除铁,于上述素胎上施釉;
②烧成素胎施釉后入窑,于300°C 600°C下进行氧化蒸发2.5小时(期间勻速升温), 依次于600°C 1000°C下进行氧化6小时(勻速升温)、1000°C 1100°C下进行弱还原1. 5 小时(勻速升温)、1100°C 1200°C下强还原40分钟(勻速升温),再升温至1250°C左右保温 60分钟,自然冷却后即成。③生坯制备为注浆成型。改变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的参数,可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权利要求
1.一种玉质汝瓷,包括胎体及釉,其特征在于,所述胎体的制备原料为高岭土,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釉的制备原料包括长石55% 80%、方解石10% 25%、隐晶质石英5% 15%、 碱石2% 10%、骨灰1% 8%、草木灰1% 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质汝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釉的制备原料包括长石58% 75%、方解石10% 20%、隐晶质石英7% 12%、碱石3% 7%、骨灰1% 4%、草木灰1% 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质汝瓷,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岭土含SiO265% 75%、A1203 15% 25%、CaO 0. 3 0. 5%, MgO 0. 2 0. 4%, K2O 4 6%、Nei2O 0. 4 0. 6%, MnO 0. 03 0. 05%,且 Fe2O3 含量< 0. 5%、TiO2 含量< 0. 3%。
4.权利要求1所述玉质汝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生坯制备检选、漂洗高岭土原料,破碎后入球磨研磨,除铁后再依次经滤泥、练泥、 陈腐,最后成型为生坯;(2)素胎制备生坯入窑于800°C 900°C下素烧3 4小时,冷却后出窑,得素胎;(3)釉料制备取隐晶质石英于1250 1300°C下煅烧6 8小时,再破碎后备用,取骨灰于850 950°C下焙烧1. 5 2. 5小时,再破碎后备用,并分别取长石、方解石、碱石破碎, 再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釉料配比进行配料,入球磨研磨,过180 250目筛后除铁,于所述素胎上施釉;(4)烧成素胎施釉后入窑,于300°C 600°C下进行氧化蒸发1.5 2,5小时,再依次于600°C 1000°C下进行氧化4 6小时、1000°C 1100°C下进行弱还原1. 0 1. 5小时、1100°C 1200°C下强还原40 60分钟,再升温至1250°C保温60 90分钟,冷却后即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质汝瓷及其制备方法。其由胎体及釉构成,其胎体的制备原料为高岭土,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釉的制备原料包括长石55%~80%、方解石10%~25%、隐晶质石英5%~15%、碱石2%~10%、骨灰1%~8%、草木灰1%~8%。本发明将具有玉质感的汝瓷釉与具有玉质感的胎体结合,采用传统汝瓷的烧制工艺使其瓷体呈现出玉石般的半透明状态,色泽清丽,淡雅,飘逸,从而产生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使千年汝瓷实现历史性的突破。使汝瓷家族增加了新品种,丰富了汝瓷的文化内涵,提高了汝瓷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文档编号C04B41/86GK102557584SQ20121003789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0日
发明者王振芳, 范晨雨, 范随州 申请人:范晨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