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836阅读:6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离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室,该隔离室是一种用于隔离一区域并将该区域维持在与该区域的外部不同的环境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产品时,需要根据制造条件来调节制造设备周围的环境。此处术语“环境”包括各种条件,例如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洁净 度,气氛气体的性质等。例如,当需要在极度洁净的环境中操作制造设备时,为了致力于让使用制造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洁净”,要耗费巨大的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隔离室(被称作“洁净室”)被广泛使用,该隔离室能够通过用局部的帘幕状部件隔离制造设备周围的区域而仅在制造设备周围提高洁净度。与让使用制造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洁净”时所耗的成本相比,使用洁净室能降低初始和运行成本。可获取用于各种用途的隔离室。除了用于形成极度洁净的局部环境的洁净室之外,还可获取用于形成具有不同的局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的环境的隔离室(例如干燥室),和用于防止气氛中的有机溶剂等在周围扩散的隔离室。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 5-231686公报(JP 5-231686A)中记载了一种简单的洁净室。但是,对于这种洁净室,为了使工人能接近位于隔离室中的制造设备,工人必须换上预定的洁净室服装,或者进行空气吹淋以除去所粘附的任何灰尘等。因此,在制造设备附近进行的日常的运行、维护保养等工作是繁重的。因此,为了减轻在制造设备附近进行的工作的繁琐度,正在考虑各种用于执行自动输运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 9-133385公报(JP9-133385A)和日本专利申请No. 2003-309162 公报(JP 2003-309162A)记载了这种技术。对于在 JP 9-133385A 和 JP2003-309162A中记载的相关技术,利用自动输运车来输运从制造设备出来的产品,这样工人不需要接近制造设备来收集产品,由此能够减少日常运行的繁琐。但是,即使如在JP 9-133385A和JP 2003-309162A所描述的相关技术中那样使用自动输运车,在对制造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工人仍需换上洁净室服装和进行空气吹淋并接近制造设备,因而维护保养工作仍是繁重的。此外,工人的身体、呼吸等会放出异物、湿气等。另外,例如,当隔离区域为溶剂环境时,工人在进入该隔离区域之前必须戴上面罩等。因此,需要在使用隔离室时能使工人接近制造设备而不进入隔离区域的技术。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由此提供一种能使工人容易地接近制造设备并对制造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而不进入隔离区域的隔离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包括顶部;底部;帘幕轨道,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中的至少一者上;和帘幕部件,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结果,能从各种角度操作所述隔离室内部的制造设备的各个部分。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帘幕轨道包括上帘幕轨道和下帘幕轨道,所述上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所述下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相同的环形;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所述帘幕部件以能够沿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移动的方式由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支承。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更容易地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人的作业性。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手套部件具有与整个人体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这种结构使得工人能操作所述隔离室内的制造设备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
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手套部件经由伸缩部件与所述帘幕部件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工人能更自由地操作所述隔离室内的制造设备。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上述隔离室还包括用于防止气体从外部经所述帘幕轨道和所述帘幕部件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空间并防止气体从所述空间经所述间隙流出到外部的密封装置。这种结构能更可靠地隔离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区域与所述帘幕部件外侧的区域。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覆盖所述帘幕轨道和所述间隙的盒部,和用于从所述盒部排出气体的管道;并且所述盒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供所述帘幕部件通过,并且由所述帘幕部件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盒部的内部经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所述空间连通并且经所述第二开口与外部连通。根据这种结构,能更可靠地隔离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区域与所述帘幕部件外侧的区域,且同时能防止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的气氛泄漏到外部。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隔离室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根据这种结构,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内的压力能升高且该空间内的气氛能被控制。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气体供给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开口部,所述气体供给开口部具有过滤器并设置在所述顶部中。这种结构能进一步提高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的洁净度。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包括用于隔离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帘幕部件,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为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其中所述帘幕部件包括朝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所述帘幕部件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帘幕轨道支承;并且所述帘幕部件和所述手套部件构造成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根据这种结构,所述手套部件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结果,能从各种角度操作所述隔离室内部的制造设备的各个部分。在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帘幕轨道包括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上帘幕轨道和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相同的环形的下帘幕轨道;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所述帘幕部件由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支承。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更容易地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人的作业性。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意义,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图I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I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2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透视图;图2B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示意图,示出安装有手套部件的状态;图3A是按照图IA中箭头X的视图,示出设置在隔离室中的上帘幕轨道的示意图;图3B是按照图IA中箭头Y的视图,示出设置在隔离室中的下帘幕轨道的示意图;图4A是示出帘幕部件由帘幕轨道支承的状态的示意图的侧视剖视图;图4B是示出帘幕部件由帘幕轨道支承的状态的示意图的正视剖视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5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侧视首丨J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是示出安装于上帘幕轨道的上帘幕盒的示意性剖视图;图8是示出安装于下帘幕轨道的下帘幕盒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将参照图IA至4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在本说明中,图IA和IB中的箭头X的方向表示隔离室的上侧,箭头Y的方向表示隔离室的下侧。另外,在本说明中,与箭头X和Y垂直的方向将被称作横向。在图IA和IB中示出的、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隔离室I是用于与其内部空间的外部的洁净度相比提高该内部空间(下文称为“室内部la”)的洁净度的装置(被称为“洁净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隔离室I配置成围绕配置在工作室10中的制造设备20。隔离室I在制造设备20周围形成一空间(即,室内部Ia),在该空间中确保比工作室10的洁净度更高的洁净度。如图2A和3A所示,隔离室I构造成使得上侧面(即,顶面)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大致椭圆形的顶板(顶部)2以气密方式覆盖。另外,隔离室I的下侧面(即,底面)由工作室10的底板(地板,floor) IOa形成,如图2A和3B所示。顶板2由竖立在底板IOa上的未示出的支承框架等支承。应注意,用于隔离室的安装空间的天顶(天花板)可用作本发明的顶部,且在这种情况下,天顶起本发明的顶部的作用。此外,虽然本发明的底部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但是用于隔离室的安装空间的底板可用作所述底部,且在该实施例中,底板IOa起本发明的底部的作用。另外,如图3A所示,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大致椭圆环形的上帘幕轨道5设置在顶板2的周边部的下表面上。另外,如图3B所示,具有与上帘幕轨道5相同的形状(即,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大致椭圆环形)的下帘幕轨道6设置在底板IOa上。这些帘幕轨道5和6配置成在从侧面被看去时是平行的,并且配置在使得帘幕轨道5和6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重合的位置(见图2A)。另外,在隔离室I中,帘幕部件3形成为在帘幕轨道5和6之间延伸,并且顶板2和底板IOa之间的竖直面(即,侧面)由帘幕部件3以气密方式覆盖,如图4A和4B所示。 隔离室I的大小和形状可根据要配置在隔离室I内的制造设备20、工作室10等的大小、形状等而视情况改变。现在将描述帘幕部件3的安装。帘幕部件3例如由柔性的透明树脂板片形成,并且具有基本上无端的带状,如图2A所示。如图4A和4B所示,设置在顶板2的下表面上的上帘幕轨道5包括轨道部件5a,且多个导轮部件5c插入于形成在轨道部件5a中的凹槽部5b内。这些导轮部件5c构造成能够在轨道部件5a延伸的方向上沿凹槽部5b滑动。如图3A所示,上帘幕轨道5是这样的轨道部件5a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环形(即,是无端的),且所述多个导轮部件5c沿轨道部件5a的凹槽部5b间隔地配置成大致环状。此外,如图4A和4B所示,下帘幕轨道6包括轨道部件6a,且多个导轮部件6c插入于形成在轨道部件6a中的凹槽部6b内。这些导轮部件6c构造成能够在轨道部件6a延伸的方向上沿凹槽部6b滑动。另外,如图3B所示,下帘幕轨道6是这样的轨道部件6a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环形(即,是无端的),且所述多个导轮部件6c沿轨道部件6a的凹槽部6b间隔地配置成大致环状。另外,如图2A所示,帘幕部件3呈在竖直方向具有开口端的大致筒状,且具有多个吊钩保持部(孔眼)3b和多个吊钩保持部3c,所述多个吊钩保持部3b是用于在上开口端部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保持S形吊钩8的部分,所述多个吊钩保持部3c是用于在下开口端部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保持S形吊钩8的部分。另外,通过经由S形吊钩8将上部的吊钩保持部3b紧固到上帘幕轨道5的导轮部件5c上并经由S形吊钩8将下部的吊钩保持部3c紧固到下帘幕轨道6的导轮部件6c上,使帘幕部件3在上帘幕轨道5和下帘幕轨道6之间延伸,如图4A和4B所示。被支承为大致筒状的帘幕部件3的内部空间是室内部la。为了确保室内部Ia和工作室10之间的差压,优选地尽量减小帘幕部件3与帘幕轨道5和6之间的间隙。另外,如图3A所示,在隔离室I的顶板2中形成有开口 2a,且在这些开口 2a,设置有风扇过滤器单元(下文称为“FFU”)4,用于将洁净的空气吹入室内部la,如图1A、1B和2A所示。各个FFU 4是一种包括高性能过滤器(高效颗粒空气(HEPA)过滤器)且能够通过从工作室10吸入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所述高性能过滤器来供给洁净空气的装置。因此,隔离室I构造成通过使FFU 4运转并将洁净空气送入室内部Ia中而提高室内部Ia的洁净度,并构造成通过防止工作室10中的灰尘等进入室内部Ia中而维持室内部Ia的洁净,这通过将室内部Ia中的压力相对于工作室10的压力保持为正压力来实现。如图1A、1B和2A所示,在帘幕部件3的预定位置形成有开口 3a。在该情况下所述“预定位置”可根据制造设备20的操作部位的布置等视情况而确定。如图2B所示,在每个开口 3a处形成有手套部件7,手套部件7是朝室内部Ia的内部膨出且阻塞开口 3a的部件。手套部件7是大致手套形(B卩,成形为使得工人能将他或她的手和胳膊插入其中)的部件,且设置成使得工人能操作配置在室内部Ia中的制造设备20,同时工人仍在室内部Ia的外面(即,在工作室10中)。手套部件7根据配置在室内部Ia中的制造设备20的操作部位设置在帘幕部件3中。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开口 3a形成在帘幕部件3中,且另外的手套部件7设置成封闭开口 3a。但是,手套部件7也可与帘幕部件3 —体形成。如图2A所示,帘幕部件3能够沿帘幕轨道5和6在横向上滑动。因此,在隔离室I中,能通过使帘幕部件3沿帘幕轨道5和6在横向上滑动来改变手套部件7的位置。这样,能将手套部件7配置在制造设备20周围的任何适当位置。通过将手套部件7配置在操作制造设备20所必需的位置,例如,工人能够容易地操作制造设备20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另外,通过在工人的手和胳膊插入在手套部件7中的状态下让工人围绕(即,环绕)隔离室I移动(步行)、同时使帘幕部件3沿帘幕轨道5和6滑动,能容易地改变手套部件7相对于制造设备20的位置,这样即使在制造设备20上存在多个操作位置,也能容易地改变手套部件7相对于制造设备20的位置,从而能容易地进行操作。这样,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I使得工人能在留在工作室10的气氛中的同时对配置在洁净室内部Ia中的制造设备20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帘幕部件3由一对上和下帘幕轨道5和6上下支承。但是,例如,即使采用帘幕部件3仅由上帘幕轨道5支承的构型,仍能通过使帘幕部件3沿上帘幕轨道5在横向上滑动而移动手套部件7。因此,例如,即使采用省略下帘幕轨道6的隔离室,仍能获得这样的效果,即,工人能在留在工作室的环境中的同时对配置在洁净室内部中的制造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但是,为了更可靠地隔离所述室内部la,优选地用所述一对上和下帘幕轨道5和6来支承帘幕部件3以使帘幕部件3更平顺地滑动。也就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I被设计为形成作为局部隔离空间的室内部la。室内部Ia的侧面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为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的帘幕部件3屏蔽,并且在帘幕部件3中设置有朝室内部Ia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此外,帘、幕部件3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环形的帘幕轨道5和6支承,并且帘幕部件3和手套部件7能够沿帘幕轨道5和6移动。利用这种结构,手套部件7能沿帘幕轨道5和6移动,从而能从各个角度操作室内部Ia中的制造设备20的各个部分。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I中,帘幕轨道包括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上帘幕轨道5,和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上帘幕轨道5相同的环形的下帘幕轨道6。上帘幕轨道5和下帘幕轨道6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帘幕部件3由这些帘幕轨道5和6支承。这种结构使得手套部件7能更容易地沿帘幕轨道5和6移动。这样,能改善工人的作业性。虽然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示例描述了用于与工作室10的洁净度相比提高室内部Ia的洁净度的隔离室I (即,洁净室),但是根据本发明的隔离室的应用不限于此。例如,所述隔离室也可用于确保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或用于防止气氛 扩散。接下来将参照图5A和5B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在图5A和5B中示出的、作为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隔离室11是用于与其内部空间的外部的洁净度相比提高该内部空间(下文称为“室内部11a”)的洁净度的装置(被称为“洁净室”)。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隔离室11配置成围绕配置在工作室10中的制造设备20。隔离室11在制造设备20周围形成一空间(即,室内部11a),在该空间中确保比工作室10的洁净度更高的洁净度。如图5A和5B所示,隔离室11构造成使得帘幕部件13在帘幕轨道5和6之间延伸,且顶板2和底板IOa之间的竖直面(即,侧面)由帘幕部件13以气密方式覆盖。在帘幕部件13中的预定位置形成有开口 13a。该开口 13a由手套部件17密封,手套部件17不仅能容纳工人的手和胳膊,还能容纳工人的头部、躯干和腿等(即,整个身体)。手套部件17设置成使得工人能在处于隔离室11外部的气氛中(即,在工作室10中)的同时操作配置在室内部Ila中的制造设备20。该手套部件17包括具有与人体(整个身体)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套装部(suitportion) 17a,和连接套装部17a与帘幕部件13的波纹状的伸缩部17b。在套装部17a中在其覆盖工人头部的部位还设置有用于观察或查看室内部Ila的透明窗部等。也就是,隔离室11与隔离室I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不同于帘幕部件3的帘幕部件13。此外,隔离室11与隔离室I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在形成于帘幕部件13中的开口 13a处具有不同于手套部件7的手套部件17。隔离室11的除帘幕部件13和手套部件17之外的其它结构与隔离室I相同。如图5A、5B和6所示,帘幕部件13与帘幕部件3的情况一样能够沿帘幕轨道5和6在横向上滑动,从而能通过使帘幕部件13沿帘幕轨道5和6在横向上滑动来改变手套部件17的位置。工人能通过将他或她的整个身体置于套装部17a中而在处于工作室10的气氛中的同时站在室内部Ila的底板IOa上,并通过围绕或环绕制造设备20步行而拖曳帘幕部件13。工人还能在帘幕部件13能滑动且伸缩部17b能伸缩的范围内在室内部Ila中移动。也就是,工人能例如从图6中的箭头A的方向对制造设备20进行操作或工作,或者从箭头B的方向对制造设备20进行操作或工作。因此,在使用具有手套部件17的隔离室11时,能比使用具有手套部件7的隔离室I时更接近制造设备20地进行维护养护。此外,工人的工作姿势方面的自由度增大,从而能在检查细节的同时完成对制造设备20的操作或工作(例如,进行维护保养)。也就是,使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11能确保与工人换上洁净室服装并进入室内部I Ia之后对制造设备20进行操作、维护保养等时所实现的相同程度的作业性,而不需要工人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因此,能更容易地执行制造设备20的操作和维护保养。也就是,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11,手套部件17的套装部17a具有与人(工人)的整个身体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该结构使得工人能操作位于室内部Ila中的制造设备20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11中,手套部件17的套装部17a经由作为伸缩部件的伸缩部17b与帘幕部件13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工人能更自由地操作隔尚室11中的制造设备20。
接下来将参照图7和8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21构造成使得上帘幕轨道5由上帘幕盒15覆盖,如图7所示,而下帘幕轨道6由下帘幕盒16覆盖,如图8所示。另外,如图7所示,上帘幕盒15具有盒部15a和开口 15b,盒部15a是覆盖上帘幕轨道5的部分,开口 15b是用于从室内部21a和工作室10吸入空气的部分。此外,用于从盒部15a内部排出空气的管道15c与盒部15a连接。相似地,如图8所示,下帘幕盒16具有盒部16a和开口 16b,盒部16a是覆盖下帘幕轨道6的部分,开口 16b是用于从室内部21a和工作室10吸入空气的部分。此外,用于从盒部16a内部排出空气的管道16c与盒部16a连接。例如,如果室内部21a中的压力Pl低于工作室10中的压力P2,则工作室10中的空气可能经帘幕部件3的周边部处的间隙等流入室内部21a,从而可能无法确保室内部21a中的洁净度。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21中,如果室内部21a中的压力Pl低于工作室10中的压力P2,则空气经上帘幕盒15中的管道15c排出,使得盒部15a中的压力P3变得低于压力Pl (即,P3 < Pl < P2)。同时,在下帘幕盒16中,空气也经管道16c排出,使得盒部16a中的压力P4变得低于压力Pl (即,P4 < Pl < P2)。此外,例如,如果室内部21a中的压力Pl大于工作室10中的压力P2,则室内部21a中的空气可能经帘幕部件3的周边部处的间隙等流出到工作室10中。但是,也存在不希望室内部21a中的气氛流出到外部的情况(例如,当气氛含有机溶剂时)。在这类情况下,在隔离室21中,空气经上帘幕盒15中的管道15c排出,使得盒部15a中的压力P3将变得低于压力P2(即,P3 < P2 < Pl)。另外,同时,在下帘幕盒16中,空气也经管道16c排出,使得盒部16a中的压力P4变得低于压力P2( S卩,P4 < P2 < Pl)。结果,在帘幕盒15和16中,来自室内部21a的空气与来自工作室10的空气混合。但是,该混合空气经管道15c和16c排出而不漏出到室内部21a或工作室10中,从而室内部21a与工作室10隔离。此外,通过根据制造设备20和隔离室21的使用条件来调节从管道15c和16c排出的空气的量,能使室内部21a与工作室10可靠地隔离。这样,利用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21,通过采用帘幕轨道5和6由帘幕盒15和16覆盖且帘幕盒15和16中的空气被排出的构型,能可靠地防止室内部21a和工作室10中的空气(即,气氛)经支承部(即,S形吊钩8、吊钩保持部3b、吊钩保持部3c等的间隙)来回流动,在所述支承部利用帘幕轨道5和6支承帘幕部件3。结果,室内部21a与工作室10被可靠地隔尚。也就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21包括帘幕盒15和16,所述帘幕盒15和16是用于防止空气从工作室10经帘幕轨道5和6与帘幕部件3之间的间隙(即,S形吊钩8、吊钩保持部3b、吊钩保持部3c等的间隙)流入室内部21a并防止空气从室内部21a经所述间隙流出到工作室10中的密封装置。利用这种结构,室内部21a被更可靠地隔离。已参照仅用于例述性目的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当理解,所作描述并非意图是穷举性的或限制本发明的形式,且本发明可适用于其它的系统和应用。本发明的 范围包含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各种变型和等同布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1),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部⑵; 底部(IOa); 帘幕轨道(5,6),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IOa)中的至少一者上;和 帘幕部件(3),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5,6)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5,6)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IOa)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3)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帘幕轨道(5,6)包括上帘幕轨道(5)和下帘幕轨道¢),所述上帘幕轨道(5)设置在所述顶部(2)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所述下帘幕轨道(6)设置在所述底部(IOa)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5)相同的环形; 所述上帘幕轨道(5)和所述下帘幕轨道(6)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帘幕部件(3)以能够沿所述上帘幕轨道(5)和所述下帘幕轨道(6)移动的方式由所述上帘幕轨道(5)和所述下帘幕轨道(6)支承。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手套部件(7)具有与整个人体的形状对应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手套部件(7)经由伸缩部件(17b)与所述帘幕部件(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室,还包括用于防止气体从外部经所述帘幕轨道(5,6)和所述帘幕部件(3)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空间并防止气体从所述空间经所述间隙流出到外部的密封装置(15,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密封装置(15,16)包括覆盖所述帘幕轨道(5,6)和所述间隙的盒部(15a,16a),和用于从所述盒部(15a,16a)排出气体的管道(15c,16c);并且所述盒部(15a,16a)具有开口(15b,16b),所述开口供所述帘幕部件(3)通过,并且由所述帘幕部件(3)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 所述盒部(15a,16a)的内部经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帘幕部件(3)内侧的所述空间连通并且经所述第二开口与外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I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隔离室,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帘幕部件(3)内侧的所述空间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2a,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气体供给装置(2a,4)包括气体供给开口部(2a),所述气体供给开口部具有过滤器(4)并设置在所述顶部(2)中。
9.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I),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隔离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帘幕部件(3),所述帘幕部件(3)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为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其中所述帘幕部件(3)包括朝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 所述帘幕部件(3)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帘幕轨道(5,6)支承;并且 所述帘幕部件(3)和所述手套部件(7)构造成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5,6)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离室,其中 所述帘幕轨道(5,6)包括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上帘幕轨道(5)和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5)相同的环形的下帘幕轨道(6); 所述上帘幕轨道(5)和所述下帘幕轨道(6)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 所述帘幕部件(3)由所述上帘幕轨道(5)和所述下帘幕轨道(6)支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室(1),其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并包括顶部(2);底部(10a);帘幕轨道(5,6),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中的至少一者上;和帘幕部件(3),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5,6)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5,6)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3)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
文档编号E04H5/00GK102758543SQ201210120910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6日
发明者福田洋人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