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楼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211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蓄水楼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蓄水楼顶由楼顶凸出边、蓄水罐、聚水槽、楼顶壁、聚水槽斜底、进水孔、排水孔、罐内立柱、罐体加强箍、罐基座、罐顶、罐腔、防渗层、进水孔上唇、进水孔下唇、排水孔外口、排水孔腔、排水孔内孔组成,其特征是楼顶凸出边在楼顶壁上方围成的空间内设置有横截面为椭圆形的蓄水罐,蓄水罐顶部是市售表面为彩钢内衬泡沫的彩钢板制成的弧形面板,厚度为10-20厘米,由罐内立柱支撑;蓄水罐底部由钢筋混凝土浇注而成;蓄水罐两侧上缘处每隔5-10米设置有1个高度为1-1.5米,宽度为0.5-1米的进水孔;蓄水罐表面每隔5米设置1个罐体加强箍;蓄水罐被安置于罐基座上。蓄水楼顶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专利说明】蓄水楼顶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蓄水楼顶,属于建筑构件和施工元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对住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城市里特别是大都市内,楼是越盖越高。但是由于楼顶防护层较薄,即使人们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没能解决在顶层生活的人们冬冷夏热的难题。怎样让生活在顶层的人们生活的更舒适一些,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成为建筑师们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所以发明一种能让楼顶层冬暖夏凉的蓄水楼顶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传统楼顶冬冷夏热的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水楼顶,该蓄水楼顶利用水的高比热性,在楼顶设置一个巨大的蓄水罐,罐内蓄积水,使外界与顶层之间有个较好的缓冲层,达到使楼房顶层冬暖夏凉的目的。
[000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水楼顶,由楼顶凸出边、蓄水罐、聚水槽、楼顶壁、聚水槽斜底、罐基座组成,楼顶凸出边在楼顶壁上方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蓄水罐,在蓄水罐下面与楼顶壁的防渗层之间设有与楼顶壁等面积的罐基座,在罐基座之上、楼顶凸出边与蓄水罐间隙处为聚水槽,其特征在于蓄水罐由罐顶、罐腔组成,蓄水罐两侧上缘设有进水孔。楼顶凸出边是楼顶边缘凸出的墙体结构,厚度为30-50厘米,高度为
0.5-1米,其主要作用是阻止楼顶所铺设的防水层及其他防护物体滑出楼顶,而且能够保证在楼顶休闲或作业人员的安全。蓄水罐用于蓄积下雨时没来得及流下去的雨水,为楼顶营造一个具水的环境,提高整栋楼的适住性,在紧急情况下,比如发生火灾时,蓄水罐内的水还可被用于灭火,避免消防管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缺水而不能发挥灭火作用等情况的发生。蓄水罐被安置于罐基座上,罐基座是在楼顶壁上安装好防渗层后,在防渗层上方建造的钢筋混凝土基座,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0005]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楼顶凸出边基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相邻两个排水孔之间距离为5-7米,排水孔由排水孔外口、排水孔腔、排水孔内孔组成,排水孔内孔高于排水孔外口,二者之间的空间为排水孔腔。
[0006]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排水孔外口、排水孔腔、排水孔内孔孔直径均为5-10厘米,排水孔腔倾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以保证下雨时聚水槽收集的罐顶流下来的水更加快速地被排出楼顶。
[0007]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蓄水罐内设圆形罐内立柱,直径为3 — 5米,两罐内立柱之间间隔为5 — 10米。
[0008]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所述蓄水罐表面设有罐体加强箍9,两加强箍之间间隔为5米。为罐腔提供更加牢固的支撑构架。
[0009]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进水孔上壁为进水孔上唇,进水孔上唇底壁水平,向罐内伸进20-50厘米;进水孔下壁为进水孔下唇,进水孔下唇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该平面上面边缘高于下面边缘,两边缘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该平面的倾斜保证了下雨时来自罐顶的水夹杂着泥土被冲进聚水槽中,含有大量泥土的水流顺着排水孔被排出楼顶。由于泥土比重较大被沉积到聚水槽底部,故聚水槽上层水较为清澈,在排水孔来不及排出时,聚水槽上层较为清澈的雨水沿着进水孔下唇进入蓄水罐内。进水孔除了具备让水流进罐体的作用外,还是维修人员进入蓄水罐的通道。
[0010]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为,蓄水罐顶部是表面是弧形,材料为彩钢内衬泡沫的彩钢板。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蓄水楼顶利用利用水的高比热性,在楼顶设置一个巨大的蓄水罐,罐内蓄积水,使外界与顶层之间有个较好的缓冲层,达到使楼房顶层冬暖夏凉。进水孔的进水孔下唇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该平面两边缘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该平面的倾斜保证了下雨时来自罐顶的水夹杂着泥土被冲进聚水槽中,含有大量泥土的水流顺着排水孔被排出楼顶;由于泥土比重较大被沉积到聚水槽底部,故聚水槽上层的水较为清澈,在排水孔来不及排出时,聚水槽上层较为清澈的雨水沿着进水孔下唇进入蓄水罐内;进水孔还是维修人员进入罐腔的通道。蓄水楼顶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0012]【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蓄水楼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发明蓄水楼顶的横截面示意图。
[0015]图中1.楼顶凸出边,2.蓄水罐,3.聚水槽,4.楼顶壁,5.聚水槽斜底,6.进水孔,7.排水孔,8.罐内立柱,9.罐体加强箍,10.罐基座,11.罐顶,12.罐腔,13.防渗层,14.进水孔上唇,15.进水孔下唇,16.排水孔外口,17.排水孔腔,18.排水孔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一、一种蓄水楼顶,由楼顶凸出边1、蓄水罐2、聚水槽3、楼顶壁4、聚水槽斜底5、罐基座10组成,楼顶凸出边I在楼顶壁4上方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蓄水罐2,在蓄水罐下面与楼顶壁4的防渗层13之间设有与楼顶壁4等面积的罐基座10,在罐基座10之上、楼顶凸出边I与蓄水罐2间隙处为聚水槽3,其特征在于蓄水罐由罐顶11、罐腔12组成,蓄水罐2两侧上缘设有进水孔6。
[0017]实施例二、对实施例一进一步限定,楼顶凸出边I基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7,相邻两个排水孔7之间距离为5-7米,排水孔7由排水孔外口 16、排水孔腔17、排水孔内孔18组成,排水孔内孔18高于排水孔外口 16,二者之间的空间为排水孔腔17。
[0018]实施例三、对实施例二进一步限定,所述排水孔外口 16、排水孔腔17、排水孔内孔18孔直径均为5-10厘米,排水孔腔17倾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
[0019]实施例四、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进一步限定,所述蓄水罐2内设圆形罐内立柱8,直径为3 — 5米,两罐内立柱8之间间隔为5 — 10米。
[0020]实施例五、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进一步限定,所述蓄水罐2表面设有罐体加强箍
9,两加强箍9之间间隔为5米。[0021]实施例六、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进一步限定,进水孔6上壁为进水孔上唇14,进水孔上唇14底壁水平,向罐内伸进20-50厘米;进水孔6下壁为进水孔下唇15,进水孔下唇15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该平面上面边缘高于下面边缘,两边缘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
[0022]实施例六、对实施例一或二或三进一步限定,蓄水罐(2)顶部是表面是弧形,材料为彩钢内衬泡沫的彩钢板。
[00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蓄水楼顶,由楼顶凸出边(I)、蓄水罐(2)、聚水槽(3)、楼顶壁(4)、聚水槽斜底(5)、罐基座(10)组成,楼顶凸出边(I)在楼顶壁(4)上方围成的空间内设有蓄水罐(2),在蓄水罐下面与楼顶壁(4)的防渗层(13)之间设有与楼顶壁(4)等面积的罐基座(10),在罐基座(10 )之上、楼顶凸出边(I)与蓄水罐(2 )间隙处为聚水槽(3 ),其特征在于蓄水罐由罐顶(11)、罐腔(12 )组成,蓄水罐(2 )两侧上缘设有进水孔(6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楼顶凸出边(I)基部分布有多个排水孔(7),相邻两个排水孔(7)之间距离为5-7米,排水孔(7)由排水孔外口(16)、排水孔腔(17)、排水孔内孔(18)组成,排水孔内孔(18)高于排水孔外口(16),二者之间的空间为排水孔腔(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外口(16)、排水孔腔(17)、排水孔内孔(18)孔直径均为5-10厘米,排水孔腔(17)倾斜,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 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2)内设圆形罐内立柱(8),直径为3 — 5米,两罐内立柱(8)之间间隔为5 — 1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罐(2)表面设有罐体加强箍(9),两加强箍(9)之间间隔为5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进水孔(6)上壁为进水孔上唇(14),进水孔上唇(14)底壁水平,向罐内伸进20-50厘米;进水孔(6)下壁为进水孔下唇(15),进水孔下唇(15)是一个倾斜的平面,该平面上面边缘高于下面边缘,两边缘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蓄水楼顶,其特征在于,蓄水罐(2)顶部是表面是弧形,材料为彩钢内衬泡沫的彩钢板。
【文档编号】E04D13/00GK103526889SQ201210226683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
【发明者】谢桂林, 王保忠, 李凤兰, 程波, 谢天正, 谢桐音, 赵奎军, 谢德顺 申请人:常熟南师大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