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及作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及作法,属于ー种新型实用、具有隔震作用、充分利用林木资源且适用于村镇建筑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用材林树龄结构和近成熟林径级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用材林中幼龄林面积和蓄积比重不断增长,而近成熟林面积和蓄积比重均呈下降趋势,林龄结构正在朝低龄化发展;小径材比例明显增加,大径材和特大径材比例则在下降。这种变化也预示着传统的木材生产必须从以天然林大径材为主转向大量小径材。小圆木由于径级小、价格低廉、材质不稳定、收集运输成本偏高等缺点,未被充分利用,甚至被当作废物而遗弃。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认识到全球资源量的急剧減少,已开始对小圆木的应用加以研究。现有ー些小圆木被用来制作成细木工板的板芯、集成板等,但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较高,研究以低等级小圆木开发用于建筑房屋的高強度木质结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对小圆木进行复合、重组及产品表面处理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最大限度地保存木材原有特性,还原绿色产品本身的价值,真正做到适树适用,小材大用,劣材优用,提高小径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小径材建筑结构,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具有隔震作用、节能环保、构造简单、造价低廉、施工方便等优点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及作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减少林木资源的浪费,增加小径材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合理利用,改善传统小径材径级小、材质缺陷多、力学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继承了传统木结构的优点并具有传统木结构所没有的隔震措施,能够达到消能减震、隔震抗震的目的,提供了ー种新型的利用建筑废弃木料制作矩形柱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广大的村镇建筑中。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主要包括小圆木1、竹钉2、限位钢筋3、多层板4、防锈钉5。柱的截面呈矩形,通过竹钉2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将小圆木I固定在一起形成由多根小圆木I组合而成的木柱,然后在木柱外表面施加一层多层板4,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封闭,多层板4外侧打入防锈钉5,使多层板4固定于外侦牝在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放入限位钢筋3,形成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带限位钢筋矩形柱。所述小圆木I为直径为60mm 160mm并经去皮、干燥后成型的木材。小圆木I上打制直径为8一IOmm的圆形孔道。
所述竹钉2由竹材制成,截面为圆形,竹钉的直径略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的直径,竹钉的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所述限位钢筋3为直径不小于20的HRB335级钢筋。所述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所述防锈钉5为木材专用防锈钉。所述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的作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小圆木1,沿着小圆木I长度方向打制孔道层,相邻孔道层间距200mm,每层孔道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孔道与纵向孔道间距50mm,十字交叉布置,孔道为圆形孔道,直径为8 10mm,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长度;b制作竹钉2,竹钉2的直径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直径的I 2mm,长度为小圆
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c将多根小圆木I组合到一起,将竹钉2穿入预留的孔道,将四根或六根小圆木I连接固定,形成组合木柱;d将多层板4固定于组合柱的外侧,在多层板4与小圆木I接触处,打入防锈钉5,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的接缝用胶粘结封闭;e将限位钢筋3插入由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柱底柱顶各预留一段钢筋,便干与基础和柱上的梁连接并起到限位、隔震、减震的作用;本发明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能够减少林木资源的浪费,增加小径材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合理利用,改善传统小径材径级小、材质缺陷多、力学性能差等问题。继承了传统木结构的优点并具有传统木结构所没有的隔震措施,能够达到隔震抗震的目的,竹钉连接小圆木使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減少了资源的浪费,減少了建筑垃圾的产量,制作エ艺简单,施工方便,适用于小圆木产地周边的村镇房屋建筑。
图1为实施例1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立体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剖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内部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整体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立体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剖面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2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局部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中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内部示意图;图中1_小圆木;2_竹钉;3_限位钢筋;4_多层板;5_防镑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于本发明做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主要包括小圆木1、竹钉2、限位钢筋3、多层板4、防锈钉5。通过竹钉2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将小圆木I固定在一起形成由多根小圆木I组合而成的木柱,然后在木柱外表面施加一层多层板4,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多层板4外侧打入防锈钉5,使多层板4固定于外侧,最后在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放入限位钢筋3,形成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带限位钢筋矩形柱。所述小圆木I为直径为60mm 160mm并经去皮、干燥后成型的木材。小圆木I上打制直径为8 IOmm的圆形孔道。所述竹钉2由竹材制成,截面为圆形,竹钉的直径略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的直径,竹钉的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所述限位钢筋3为直径不小于20的HRB335级钢筋。所述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所述防锈钉5为木材专用防锈钉。所述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的作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制作小圆木1,沿着小圆木I长度方向打制多层孔道,相邻孔道层间距200mm,每层孔道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孔道与纵向孔道间距50mm,十字交叉布置,孔道为圆形孔道,直径为8 10mm,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长度;b制作竹钉2,竹钉2的直径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直径的I 2_,长度为小圆
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c将多根小圆木 I组合到一起,将竹钉2穿入预留的孔道,将四根或六根小圆木I连接固定,形成组合木柱;d将多层板4固定于组合柱的外侧,在多层板4与小圆木I接触处,打入防锈钉5,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的接缝用玻璃胶封闭。e将限位钢筋3插入由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柱底柱顶各预留一段钢筋,便干与基础和柱上的梁连接并起到限位、隔震、减震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小圆木I的根数为4根。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2中构造和作法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实施方案ニ中采用六根小圆木I。以上是本发明的ニ个典型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不限于此。
权利要求
1.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主要由小圆木(I)、竹钉(2)、限位钢筋(3)、多层板(4)、防锈钉(5)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柱的截面呈矩形,通过竹钉(2)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将小圆木(I)固定在一起形成由多根小圆木(I)组合而成的木柱,然后在木柱外表面施加一层多层板(4),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多层板(4)外侧打入防锈钉(5),使多层板(4)固定于外侧,在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放入限位钢筋(3),形成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带限位钢筋矩形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小圆木(I)为直径为60_ 160_并经去皮、干燥后成型的木材。小圆木(I)上打制直径为8 IOmm的圆形孔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竹钉(2)由竹材制成,截面为圆形,竹钉的直径略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的直径,竹钉的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限位钢筋(3)为直径不小于20的HRB335级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防锈钉(5)为木材专用防锈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其特征在于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的作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制作小圆木(1),沿着小圆木(I)长度方向打制孔道层,相邻孔道层间距200mm,每层孔道分为横向和纵向,横向孔道与纵向孔道间距50mm,十字交叉布置,孔道为圆形孔道,直径为8 10mm,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长度; b制作竹钉(2),竹钉(2)的直径大于小圆木(I)上预留孔道直径的I 2mm,长度为小圆木(I)直径的二倍或三倍; c将多根小圆木(I)组合到一起,将竹钉(2)穿入预留的孔道,将四根或六根小圆木(I)连接固定,形成组合木柱; d将多层板(4)固定于组合柱的外侧,在多层板(4)与小圆木(I)接触处,打入防锈钉(5),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的接缝用胶粘结封闭; e将限位钢筋(3)插入由多根小圆木(I)之间形成的孔芯中,柱底柱顶各预留一段钢筋,便干与基础和柱上的梁连接并起到限位、隔震、减震的作用。
全文摘要
竹钉连接小圆木芯部藏限位钢筋矩形柱及作法,属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矩形柱的截面呈矩形,通过竹钉(2)横向布置和纵向布置将小圆木(1)固定在一起形成由多根小圆木(1)组合而成的木柱,在木柱外表面施加一层多层板(4),多层板(4)在拐角交接处制成坡脚,接缝用胶粘结封闭,多层板(4)外侧打入防锈钉(5),使多层板(4)固定于外侧,在小圆木(1)之间的孔芯中放入限位钢筋(3)。本发明做到了适树适用,小材大用,劣材优用,提高小径材的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减少林木资源的浪费,增加小径材在建筑结构方面的合理利用,达到消能减震、隔震抗震的目的,能应用于广大村镇建筑中。
文档编号E04C3/36GK103061455SQ20121058777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0日
发明者董宏英, 张慧, 曹万林, 李建华, 于传鹏 申请人: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