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选后的地煤灰脱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89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活垃圾分选后的地煤灰脱水设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潮湿地区的垃圾地煤灰脱水技术,尤其涉及生活垃圾分选后的地煤灰脱水的设施。
技术背景南方潮湿地区的生活垃圾经分选后余下的大量的地煤灰,这种地煤灰水分含量很高,一般在38-40%,因而很难筛分和破碎,因此对于大量的高含水量的地煤灰很难加以利用,要再利用就必须进行脱水,降低其水分含量,离心脱水和焙烤脱水因投资太大成本太高均不宜采用,针对这一问题特提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生物发酵方法,生物发酵脱水法以降 低地煤灰的含水量,能够达到便于筛分破碎,用于烧结砖或免烧砖或其他等建筑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分选后的地煤灰脱水的设施,脱水设施在处理场上设有遮雨篷,场内地平面设有多条低于地面的地槽沟,每条地槽沟地面与槽底的高为0. 30-0. 40m,槽宽2. 5-3. 0m,槽长30_50m以上,在槽沟面上安设水泥预制板制成的漓水通风板,漓水通风与地面齐平,在漓水通风板上设置通风孔,通风孔为上小下大的漏斗形通风小孔,小孔端的孔径为18mm-20mm,地槽沟口的一端设有鼓风机。堆积脱水的方法将高含水地煤灰物料堆积于漓水通风板上,每条堆积物料底宽3m,物料堆高I. 5m,长与地槽沟长度一致,每立方米的通风量52m3/h地煤灰堆积后多余的水分可从通风孔中流入地槽沟排出,堆积静置的地煤灰利用地煤灰内的生物有机质发酵分解产生大量的生物热能量,进行耗氧发酵,发酵温度控制在40°C _60°C时进行供风,当温度高于60°C时停止供风,在40-60°C温度下维持10天,10天后连续供风总发酵时间20-25天结束,使地煤灰的持水量从38%降至15%达到脱水干化的目的,此时的地煤灰就可进行筛分粉碎后作烧结砖的原料或免烧砖的材料或者作制水泥的添加辅料。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地煤灰难于利用得到解决,使水分降低能达到筛分及粉碎的工艺条件,处理成本低,节约能源,脱水较快。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地沟槽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长度方向示意图。图中1_地槽沟、2-漓水通风板、3-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生活垃圾分选后地煤灰脱水设施,对该设施对照附图作说明。具体的设施在处理场内设有遮雨篷在其地面上设有多条低于地面的地槽沟1,每条地槽沟I与槽底的高为0. 3m,槽宽2. 5m、槽长30m,在每条地槽沟I上铺设水泥预制的漓水通风板2,漓水通风板2与地面齐平,漓水通风板2上设有上小下大的漏斗形通风孔3小端孔径为18mm,槽口一端设有鼓风机4。 地煤灰堆积脱水的方法高含水量地煤灰堆积于漓水通风板上,每条槽沟上堆积物料底宽3m,物料堆高I. 5m,长度与地槽沟长度一致,供风量每立方米通风量52m3/h,堆积后温度上升40-60°C时进行供风,当温度高于60°C时停止供风,在40-60°C温度下维持10天,并供 风10天,10天后连续供风直至发酵结束,总发酵供风时间20-25天结束,使地煤灰含水量从38%降至15%达到脱水干化目的,即可进行筛分与粉碎工艺。
权利要求1.ー种生物垃圾分选后地煤灰脱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在处理场上设有遮雨篷,场内地面设有多条低于地面的地槽沟(1),在地槽沟面上安设水泥预制的漓水通风板(2),漓水通风板(2)与地面齐平,漓水通风板(2)上设有上小下大漏斗形通风孔(3),地槽沟ロ的一端设有鼓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I的生物垃圾分选后地煤灰脱水设施,其特征在于地槽沟(I)高为0. 3-0. 4m,宽 2. 5-3. Om,槽沟长 30m_50m。
3.根据权利要求I的生物垃圾分选后地煤灰脱水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漓水通风板(2)上设通风孔小端孔径18mm-20mm。
专利摘要一种生物垃圾分选后地煤灰脱水设施,在处理场上设有遮雨篷,场内地面设有多条低于地面的地槽沟,在地槽沟面上安设水泥预制的漓水通风板,漓水通风板与地面齐平,漓水通风板上设有上小下大漏斗形通风孔,地槽沟口的一端设有鼓风机。本实用新型使城市生活垃圾的地煤灰难于利用得到解决使水分降低能达到筛分及粉碎的工艺条件,处理成本低,节约能源,脱水较快。
文档编号C04B18/30GK202558780SQ20122018556
公开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7日
发明者陈贵江, 胡良春, 王昌伟 申请人:遵义市欣环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