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砼杆修复加固抱箍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受损砼杆的修复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砼杆修复加固抱箍。二、背景技术电力线路老旧砼杆,有的水泥已经严重脱落,杆体变形,导致杆身向一侧歪斜,有的还处于沉陷区或者基础冲刷严重地段,线路改造也不可能一时完成,为了防止杆塔倾倒,影响线路运行安全,根据现场情况以及施工需要,需要对老旧砼杆进行修复。目前常用的施工方法是对杆根进行临时加固,这只能解决一时的危险。如果是杆体受损不严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在杆体的四周绑桩,在紧贴主杆的两边或四周开挖杆坑,用几根较短的水泥杆作辅桩立在主杆的旁边,立好后利用调整拉线的方法将杆体矫正,最后用较粗的铁丝将主杆与辅桩绑扎在一起以达到紧固的目的。这种方法在杆体受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无法满足·杆塔稳固和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杆体受损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的砼杆修复加固抱箍。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包括横筋和环筋,所述环筋为半圆形结构,其半径和被修复砼杆的半径相匹配;所述横筋和环筋十字交叉固定焊接在一起,构成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两侧边均焊接有切线板,所述两个切线板上均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环筋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横筋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切线板上螺栓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如下I、本实用新型可以对运行中的老旧混凝土砼杆如混凝土脱落、钢筋露筋、以及因外力破坏的混凝土砼杆进行修复。使用时使本实用新型抱箍与砼杆需要修复处结合紧密,两侧抱箍螺栓孔对齐,穿入对应的螺栓进行紧固,紧固时对角进行,两侧用力紧至抱箍无缝隙为止。紧固完毕后,再在抱箍切线板的外面加焊一定数量的钢筋来增加其抗弯曲能力,这样杆塔受损部位可以得到充分完全的修复。2、本实用新型与以前的工作方法相比,安装简单,使用方便,用途广泛,便于施工,可以充分保证安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砼杆的各种自身缺陷上。3、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来对受损的线路杆进行加固及修复,不必整体或整段更换水泥杆,可以缩短抢修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停电时间或不停电作业,保证线路的安全供电。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0020]参见图I和图2,图中各序号所表示的名称如下1-切线板,2-环筋,3-螺栓孔,4-横筋,5-地基,6-砼杆。一种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包括横筋4和环筋2,环筋2为半圆形结构,其半径和被修复砼杆的半径相匹配,横筋4和环筋2十字交叉固定焊接在一起,构成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两侧边均焊接有切线板1,切线板I位于半圆形抱箍的切线面上,两个切线板I上设置有螺栓孔3。其中,环筋2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横筋4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切线板I上螺栓孔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抱箍与砼杆需要修复处结合紧密,两侧抱箍螺栓孔对齐,穿入对应的螺栓进行紧固,紧固时对角进行,两侧用力紧至抱箍无缝隙为止。紧固完毕后,再 在抱箍切线板I的外面加焊一定数量的钢筋来增加其抗弯曲能力,这样杆塔受损部位可以得到充分完全的修复。
权利要求1.一种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包括横筋(4)和环筋(2),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筋(2)为半圆形结构,其半径和被修复砼杆的半径相匹配;所述横筋(4)和环筋(2)十字交叉固定焊接在一起,构成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两侧边均焊接有切线板(1),所述两个切线板(I)上均设置有螺栓孔(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筋(2)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横筋(4)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其特征在于所述切线板(I)上螺栓孔(3)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砼杆修复加固抱箍,包括横筋和环筋,所述环筋为半圆形结构,其半径和被修复砼杆的半径相匹配;所述横筋和环筋十字交叉固定焊接在一起,构成半圆形抱箍,所述半圆形抱箍两侧边均焊接有切线板,所述切线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环筋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横筋的数量也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所述切线板上螺栓孔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将本实用新型抱箍与砼杆需要修复处结合紧密,两侧抱箍螺栓孔对齐,穿入对应的螺栓进行紧固,紧固时对角进行,两侧用力紧至抱箍无缝隙为止,紧固完毕后,再在抱箍切线板的外面加焊一定数量的钢筋来增加其抗弯曲能力,这样杆塔受损部位可以得到充分完全的修复。
文档编号E04G23/02GK202672766SQ20122022277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
发明者李宏伟, 张伟政, 钟浩, 孙卉, 孙元, 丁洋涛, 王桂亭, 吕利敏, 季国剑 申请人:河南省电力公司郑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