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具式脚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76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具式脚手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板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工具式脚手板。
背景技术
在我国房屋建筑市场上,施工中普通钢管搭设外架是一种较常用的施工方法,通常都是用竹耙做脚手板搭设工作平台,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竹耙与钢管外架不易连接,直接搭在钢管上会出现许多悬挑部分(俗称探头板),易发生安全事故;2、如用铁丝与外架钢管连接固定,必然在搭设和拆除时增大许多工作量;3、竹耙在使用中易损坏,周转次数有限,不经济。本实用新型脚手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传统脚手板的缺点,提供一种搭拆方便,工作量少,连接牢固,使用安全,周转次数多,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的脚手架。本实用新型解决其及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具式脚手板,所述脚手架主要包括端角钢(I)、扁铁(2)、边角钢(3),其中,边角钢(3)的两端分别与端角钢(I)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扁铁(2)的两端分别与边角钢(3)通过焊接实现连接。进一步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端角钢(I)为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边角钢(3)为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扁铁(2)为至少两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是一种户外建筑外架的脚手板,适用于普通钢管架上设置工作平台,结构设计人性化,连接牢固,安全性高,使用、搭拆方便,工作量少,周转次数多,成本低,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图I为工具式脚手板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A-A视图;图3为图I的B-B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I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如图1、2、3所述脚手架主要包括端角钢(I)、扁铁(2)、边角钢(3),其中,边角钢(3)的两端分别与端角钢(I)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扁铁(2)的两端分别与边角钢(3)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端角钢(I)为两个。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边角钢(3)为两个。[0017]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扁铁(2)为至少两个。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使用时将端角钢(I)两端的圆弧凹槽(4)卡在在钢管上即可,拆除时直接取走,使用十分方便,并且连接稳定,安全性高。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如图1、2、3所述脚手架主要包括端角钢(I)、扁铁
(2)、边角钢(3),其中,边角钢(3)的两端分别与端角钢(I)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扁铁(2)的两端分别与边角钢(3)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端角钢(I)为两个。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边角钢(3)为三个。
·[0023]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中,所述扁铁(2)为至少四个。本实施例所述工具式脚手板,使用时将端角钢(I)两端的圆弧凹槽(4)卡在在钢管上即可,拆除时直接取走,使用十分方便,并且连接稳定,安全性高。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手架主要包括端角钢(I)、扁铁(2)、边角钢(3),其中,边角钢(3)的两端分别与端角钢(I)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扁铁(2)的两端分别与边角钢(3)通过焊接实现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角钢(I)为至少两个。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角钢(3)为至少两个。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工具式脚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扁铁(2)为至少两个。
专利摘要一种工具式脚手板,所述脚手架主要包括端角钢(1)、扁铁(2)、边角钢(3),其中,边角钢(3)的两端分别与端角钢(1)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扁铁(2)的两端分别与边角钢(3)通过焊接实现连接;本实用新型特别提高的工具式脚手板,是一种户外建筑外架的脚手板,适用于普通钢管架上设置工作平台,结构设计人性化,连接牢固,安全性高,使用、搭拆方便,工作量少,周转次数多,成本低,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文档编号E04G5/08GK202672702SQ201220280940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文解, 魏东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