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35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停车装置,确切的说是一种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地坑式简易升降车库中,提升链条置于载车板尾端控制车板升降,两条平衡链条贯穿载车板的首尾,由于平衡链条吊点分布于车板前后两端离车轮较远,载车板会承受较大的弯矩,同时会对前后立柱产生向中间的拉力,容易造成载车板和前后立柱的变形,降低使用寿命,甚至造成破坏,带来损失;由于平衡链条前后跨度长,链条自重对链条造成的负荷较大,链条损坏严重,更换频繁,维护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包括载车板、后立柱,后立柱位于载车板的左端,后立柱上设置升降电机、传动链轮和提升链轮,升降电机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提升链轮上设置提升链条,提升链条连接载车板,载车板中部设置中立柱,中立柱距离载车板右端的距离为d,0. 8m < d < I. 5m,载车板上设置第一平衡链轮和第二平衡链轮,第一平衡链轮位于载车板左端,第二平衡链轮位于中立柱左侧,第一平衡链轮和第二平衡链轮通过平衡链条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的中立柱距离载车板右端的距离为d=lm。所述的载车板两侧设置导向槽,导向槽与中立柱相配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中立柱位于载车板的中部,平衡链条的吊点基本与车轮在同一平面,载车板承受的弯矩减小,对前立柱和中立柱的拉力降低,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损害带来的损失;平衡链条变短,重量降低,因自身重力受力减小,减少损坏,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节省材料,减少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载车板2中立柱3后立柱4升降电机5传动链轮6提升链轮7第一平衡链轮8传动链条9提升链条10平衡链条11导向槽12第二平衡链轮13地坑。
具体实施方式
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如图I所示,包括载车板I、后立柱3,后立柱位于载车板I的左端,后立柱3上设置升降电机4、传动链轮5和提升链轮6,升降电机4和传动链轮5通过传动链条8连接,提升链轮6上设置提升链条9,提升链条9连接载车板1,载车板I中部设置中立柱2,中立柱2距离载车板I右端的距离为d,0. 8m彡d彡I. 5m,载车板I上设置第一平衡链轮7和第二平衡链轮12,第一平衡链轮7位于载车板I左端,第二平衡链轮12位于中立柱2左侧,第一平衡链轮7和第二平衡链轮12通过平衡链条10连接。中立柱2位于载车板的中部,平衡链条10的吊点基本与车轮在同一平面,载车板I承受的弯矩减小,对前立柱3和中立柱2的拉力降低,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避免因损害带来的损失;平衡链条10变短,重量降低,因自身重力受力减小,减少损坏,降低维护成本,同时节省材料,减少制造成本。经过试验,当d=lm时,平衡链条10使用寿命最长,载车板I所受力矩最小。如图2所示,所述的载车板I两侧设置导向槽11,导向槽11与中立柱2相配合,导向槽11在载车板I升降过程进行导向。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权利要求1.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车板(I)、后立柱(3),后立柱位于载车板(I)的左端,后立柱(3)上设置升降电机(4)、传动链轮(5)和提升链轮(6),升降电机(4)和传动链轮(5 )通过传动链条(8 )连接,提升链轮(6 )上设置提升链条(9 ),提升链条(9 )连接载车板(1),载车板(I)中部设置中立柱(2),中立柱(2)距离载车板(I)右端的距离为d,O. 8m ^ d ^ I. 5m,载车板(I)上设置第一平衡链轮(7)和第二平衡链轮(12),第一平衡链轮(7)位于载车板(I)左端,第二平衡链轮(12)位于中立柱(2)左侧,第一平衡链轮(7)和第二平衡链轮(12)通过平衡链条(1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立柱(2)距离载车板(I)右端的距离为d=lm。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车板(I)两侧设置导向槽(11),导向槽(11)与中立柱(2)相配合。
专利摘要地坑升降式停车装置,包括载车板、后立柱,后立柱位于载车板的左端,后立柱上设置升降电机、传动链轮和提升链轮,升降电机和传动链轮通过传动链条连接,提升链轮上设置提升链条,提升链条连接载车板,载车板中部设置中立柱,中立柱距离载车板右端的距离为d,0.8m≤d≤1.5m,载车板上设置第一平衡链轮和第二平衡链轮,第一平衡链轮位于载车板左端,第二平衡链轮位于中立柱左侧,第一平衡链轮和第二平衡链轮通过平衡链条连接。中立柱位于载车板的中部,平衡链条的吊点基本与车轮在同一平面,载车板承受的弯矩减小,对前立柱和中立柱的拉力降低;平衡链条变短,重量降低,因自身重力受力减小,减少损坏,降低维护成本。
文档编号E04H6/06GK202627594SQ20122029555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4日
发明者王首森 申请人:王首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