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脚手架用马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564阅读:3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外脚手架用马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脚手架上人马道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外脚手架(3)用马道。
背景技术
工程施工过程中,上至楼面的脚手架上的马道是必须配备的,现有的方案中,此马道一般采用钢管进行搭设,但是,使用钢管进行搭设,存在成本高,费时费力,安全隐患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钢管搭设的马道存在的成本高、费时费力等问题。本实用新型解决其及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脚手架用马道,主要包括固定水平杆(I)、马道台(2),其中,固定水平杆(I)置于外脚手架(3)上,马道台(2)通过挂接的方式与固定水平杆(I)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主要包括踏步台(21)和两个休息平台(22),其中,两个休息平台(22)分别置于踏步台(21)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的两端的两个休息台上设置有限位钢筋,用于加固马道台(2)与固定水平架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3)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采用Φ25钢筋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结构设计人性化,一次加工完成可以重复使用,层层上翻,安装便捷迅速,不影响施工人员正常上下,马道台(2)倾角为45°,使用时只需吊装上即可。

图I为外脚手架(3)用马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主要包括固定水平杆(I)、马道台(2),其中,固定水平杆(I)置于外脚手架(3)上,马道台(2)通过挂接的方式与固定水平杆(I)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主要包括踏步台(21)和两个休息平台(22),其中,两个休息平台(22)分别置于踏步台(21)的两端。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的两端的两个休息台上设置有限位钢筋,用于加固马道台(2)与固定水平架的连接。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是采用钢筋焊接而成。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中,所述马道台(2 )采用Φ 25钢筋焊接而成。本实施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结构设计人性化,一次加工完成可以重复使用,层层上翻,安装便捷迅速,不影响施工人员正常上下,马道台(2)倾角为45°,使用时只需吊装上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使用时,先将固定水平杆(I)安装在外脚手架
(3)上,,安装完毕后直接将焊接完成的马道台(2)吊装上即可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案,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外脚手架用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主要包括固定水平杆(I)、马道台(2),其中,固定水平杆(I)置于外脚手架(3)上,马道台(2)通过挂接的方式与固定水平杆(I)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台(2)主要包括踏步台(21)和两个休息平台(22),其中,两个休息平台(22)分别置于踏步台(21)的两端。
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台(2)的两端的两个休息台上设置有限位钢筋。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台(2)是采用钢筋焊接。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外脚手架用马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道台(2)采用Φ25钢筋焊接而成。
专利摘要一种外脚手架(3)用马道,主要包括固定水平杆(1)、马道台(2),其中,固定水平杆(1)置于外脚手架(3)上,马道台(2)通过挂接的方式与固定水平杆(1)连接;本实用新型特别提供的外脚手架(3)用马道,结构设计人性化,一次加工完成可以重复使用,层层上翻,安装便捷迅速,不影响施工人员正常上下,马道台(2)倾角为45°,使用时只需吊装上即可。
文档编号E04G27/00GK202788027SQ20122041971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2日
发明者蔡可歌, 张海洲, 邹明超 申请人:中建七局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