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80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可知,混凝土外加剂在现代混凝土中发挥着巨大作用,而减水剂又是外加剂的主要成分,占外加剂有效成分的95%以上(以下统称“外加剂”)。在外加剂中,不论是工业萘、脂肪酸、聚羧酸都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顾名思义,表面活性剂只有用于拌合物颗粒表面才能发挥作用,而在现有搅拌设备中绝大多数采用配料(砂、石、水泥、矿物掺合料、水、外加剂)一次配齐,一次全部投入的机械化集中搅拌方式,由于外加剂掺量很少,一般在5-10KG/立方米左右,故而在向搅拌机全部投料前,首先要先将外加剂称中称好的外加剂掺(投)入水称中,经二次稀释后再与水和其它配料一次性投入搅拌机。由于配料时间短,往往在配齐料后需等待搅拌机卸料完成、关闭机门后才能投料,约有15-30秒等待时间,因而此时外加剂早已掺(投)入水称内,处于等待状态。由于外加剂与水的比重约1.19: 1,故投入水称的外加剂多沉于底部。所以当开始投料时,高浓度外加剂首先投入到搅拌机中。一次全部投入,使得砂、石和胶凝材料内部渗入大量有效成分,而真正用于表面减水、改善和易性的有效成分大打折扣,故尔用水量增加、水泥增加、减水剂亦增加,导致成本增加。


图1是现有技术混凝土搅拌装置中外加剂添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1所示,在投放外加剂的操作过程中,经由通入外加剂称102的管路101将外加剂装入外加剂称102中,外加剂经过外加剂称底阀103被掺(投)入水称105中,与经由配水管路104进入的水进行混合稀释后,经由水称下部的蝶阀106、卸水管路107被一次性投入搅拌机主体中进行搅拌。后掺技术是混凝土搅拌工艺中的一种掺和技术。GB50119-200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通用减水剂及高效减水剂(3.3.3)减水剂的掺和方法中规定:“为了减少塌落度损失,使减水剂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可采用后掺法。掺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后掺法将使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强度比同掺法优越。”后掺(投)外加剂虽可在控制搅拌工艺的计算机程序中加以控制,但由于外加剂较粘且投料管路很长(一般3M以上),绝大部分还在管路中设有加压泵,后掺(投)外加剂时,管路和泵会粘附部分外加剂,每盘配料掺(投)入的精准性无法保证。如果延长外加剂后掺(投)料时间又将大大降低搅拌效率、增加磨损和动力消耗。这也是目前先将外加剂掺(投)入水称、然后一次全部投料至搅拌机的过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要优先考虑的关键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改进,以使混凝土搅拌过程在不改变原有控制程序、不降低生产效率的情况下自动实现比例控制和“后惨”投料技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所述容器设置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水称内,所述容器底部包括至少一个容器底阀。优选地,所述容器包括至少一个悬挂连接件,以将所述容器设置于所述水称内。优选地,所述容器包括至少一个容器横梁,其与所述悬挂连接件下部连接,而容器壳体位于所述容器横梁下方并与所述容器横梁连接为一体。优选地,所述容器包括用于驱动每个所述容器底阀开闭的相同数量气缸。优选地,所述气缸设置于一容器横梁上。优选地,每个所述容器底阀与对应的所述气缸通过气缸挺杆实现连动,每个所述气缸挺杆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容器底阀连接,而上端通过气缸连接件与对应的所述气缸连接。优选地,在所述容器内部包括挺杆保持架,用以保持所述气缸挺杆的稳定。优选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阀的数量为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以上外加剂掺和容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在混凝土搅拌中无需改变原有控制程序、不降低生产效率(每盘约增时0-8秒,可自行掌握控制),可自动实现比例控制和“后掺”投料技术。在同 一标号混凝土搅拌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可在原配合比基础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胶比,节省减水剂(外加剂)并可进一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成本。说明书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混凝土搅拌装置中外加剂添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中外加剂添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外加剂掺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外加剂掺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101外加剂称管路 102外加剂称103外加剂称底阀104配水管路105水称106水称蝶阀107卸水管路100外加剂掺和容器 I挂架横梁2,3悬挂连接件 4,5气缸6,7气缸连接件8,9气缸挺杆10,11容器底阀12容器壳体13挺杆保持架14容器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实现后掺投料技术,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混凝土搅拌装置进行改进,在其水称内设置一外加剂掺和容器。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搅拌装置中外加剂添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该外加剂掺和容器100。该外加剂掺和容器(简称“容器”)底部具有由气缸驱动的底阀。在正常配水时,该容器的底阀打开,使水称与该容器内水位一致;在水称投料(外加剂正常配料)时,该容器底阀关闭,使其内部保留部分水,此时将外加剂掺(投)料至该容器内;水称投水完毕约0-8秒时(此时已将水与全部配料投入搅拌机内并初步完成混合吸水过程,形成低水胶比混凝土,并在骨料表面形成硬壳),在将该容器内外加剂与部分水的混合液进行投料。这可以使得后掺(投料)的减水剂(外加剂)在拌合物颗粒间充分发挥表面张力作用,从而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胶比。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外加剂掺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就结合图3来介绍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外加剂掺和容器100的结构。至少一根挂架横梁I固定在水称105空间内部的上缘,用于将该容器100悬挂在水称105内。该容器100自身具有悬挂连接件2,3,其上部与该挂架横梁I连接,使得该容器100悬挂于水称105空间内部的该挂架横梁I下方。该悬挂连接件2,3可实现为螺栓等紧固件。在一具体实施方式
中,容器100上部具有至少一个容器横梁14与该悬挂连接件2,3下部连接,而容器壳体12则位于该容器横梁14下方并与该容器横梁14连接为一体。该容器100的关键部件之一是设置于容器底部的容器底阀10,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中,通过固定于容器横梁14上的气缸4来垂直驱动该容器底阀10的开闭,在气缸4与容器底阀10之间连接有起连动作用的长条状气缸挺杆8,该气缸挺杆8下端与容器底阀10直接连接,而上端通过气缸连接件6与气缸4连接。为了保持该气缸挺杆8的稳定,可在该容器壳体12内设置一挺杆保持架13。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也可以利用除气缸之外的其它方式,例如手动杠杆开关、设置转动底阀等方式来实现,只要能够实现容器底阀的开闭以掺和和投放外加剂即可。下面介绍本具体实施方式
中的容器的工作方式:1、当水称105配水时,该容器100的底阀6打开,形成与水称105连通;容器内保留部分水是十分必要的:一是高浓度外加剂得以二次稀释,二是由于比重不同,容器内的上部分水在后掺(投料)时起到冲洗容器及卸水管路作用,从而达到每盘掺量的精准性,保证每盘混凝土的质量。·2、当配水完成后,底阀6在气缸4的驱动下自动关闭;3、投料时水称蝶阀106正常打开,该容器100的底阀6关闭;4、外加剂正常投料至该容器100 ;5、当水称105不再卸水0-8秒后,驱动气缸4打开该容器100的底阀6,完成“后掺”;6、该容器100的底阀6在气缸4的驱动下回位,等待完成下一工作循环。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中外加剂掺和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容器具有一个气缸和一个底阀,以及相应的气缸挺杆和气缸连接件。在图4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后掺技术的效果和可控性,设置了两个气缸4,5和两个底阀10,11,相应的,该容器100也包括两个气缸挺杆8,9和气缸连接件6,7。通过实验证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后效果非常明显,以北京地区C30标号混凝土为例:可减少外加剂使用量15% -25% /立方米(视骨料含水率)混凝土和易性特别流动性改善效果明显,可减少用水10-15公斤/立方米,有效降低水胶比,故可进一步减少水泥用量,经济效益显著。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下进行的任何局部改进,等同 替换都将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设置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水称(105)内,所述容器(100)底部包括至少一个容器底阀(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包括至少一个悬挂连接件(2,3),以将所述容器(100)设置于所述水称(10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包括至少一个容器横梁(14),其与所述悬挂连接件(2,3)下部连接,而容器壳体(12)位于所述容器横梁(14)下方并与所述容器横梁(14)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00)包括用于驱动每个所述容器底阀(10)开闭的相同数量气缸(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设置于一容器横梁(14)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器底阀(10)与对应的所述气缸(4)通过气缸挺杆(8)实现连动,每个所述气缸挺杆(8)下端与对应的所述容器底阀(10)连接,而上端通过气缸连接件(6)与对应的所述气缸(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100)内部包括挺杆保持架(13),用以保持所述气缸挺杆(8)的稳定。
8.根据权利要求1、4-7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加剂掺和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底阀的数量 为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外加剂掺和容器。所述容器(100)设置于混凝土搅拌装置的水称(105)内,所述容器(100)底部包括至少一个容器底阀(10)。该外加剂掺和容器在混凝土搅拌中无需改变原有控制程序,不降低生产效率,可自动实现比例控制和“后掺”投料技术。在同一标号混凝土搅拌中,本实用新型的外加剂掺和容器的使用可在原配合比基础上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水胶比,节省外加剂并可进一步减少水泥用量从而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B28C7/04GK203110145SQ20122042527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7日
发明者宋昆 申请人:宋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