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高效调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32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向高效调温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用调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向高效调温板。
背景技术
毛细管网制备的调温板被广泛使用于墙体上。一般的,该调温板包括导热板,导热板上排列有若干横截面呈圆形的毛细管。这样,介质通过毛细管和导热板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了墙体的调温,进而使室内具有恒定的温度。其缺陷在于毛细管调温方向向四周发散,从而造成导热板双向散热或制冷,致使调温板对建筑物内外均进行调温,造成较大的能源浪费。同时,由于毛细管横截面呈圆形,其和导热板之间接触面积较小,从而热交换率较低,影响调温效果。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高效调温板,它具有能够定向调温,从而仅对建筑物内部进行调温,进而较为节约能源的特点。进一步,它具有毛细管和导热板之间的热交换率较高的特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定向高效调温板,包括导热板,导热板上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上部设有保温层。所述导热板上设有“U”形槽,该“U”形槽的深度大于毛细管的外径,毛细管位于“U”形槽内,且保温层和导热板贴在一起。所述保温层为岩棉材料压制而成的保温板。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1、能够定向调温,较为节约能源。本发明的定向高效调温板的毛细管的一侧设有导热板,另一侧设有保温层,从而调温板仅对导热板所在的一侧进行调温,从而达到定向调温的效果,避免了该调温板对室外进行调温,从而极为浪费能源的情况。2、毛细管和导热板之间的热交换率较高。毛细管位于导热板的“U”形槽内。这样,近似于毛细管和导热板成为一体。显然,这样的方式最大程度的利用了毛细管的调温能力。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主视剖视图。图中10、导热板,11、“U”形槽;20、毛细管;30、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I所示定向高效调温板,包括导热板10,导热板10上部设有毛细管20。同时,毛细管20的上部设有保温层30。这样,调温板仅能对导热板10所在的一侧进行调温。优化的,导热板10上设有“U”形槽11,毛细管20位于“U”形槽11内,且保温层30和导热板10贴在一起。比如,保温层30粘附在导热板10上。这样,不仅增加了毛细管20和导热板10的热交换率,同时,该定向高效调温板集成度较高,较为紧凑,利于安装。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U”形槽11的深度大于毛细管20的外径,从而毛细管20能够完全位于“U”形槽11内。进一步,保温层30为岩棉材料压制而成的保温板。显然,这样的保温层30成本较低。调温板目前已广泛使用,其它结构和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定向高效调温板,包括导热板(10),导热板(10)上部设有毛细管(20),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管(20)的上部设有保温层(3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向高效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10)上设有“U”形槽(11),该“U”形槽(11)的深度大于毛细管(20)的外径,毛细管(20)位于“U”形槽(11)内,且保温层(30 )和导热板(10 )贴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定向高效调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30)为岩棉材料压制而成的保温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向高效调温板,包括导热板,导热板上部设有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上部设有保温层。优化后,导热板上设有“U”形槽,该“U”形槽的深度大于毛细管的外径,毛细管位于“U”形槽内,且保温层和导热板贴在一起;保温层为岩棉材料压制而成的保温板。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是能够定向调温,较为节约能源;毛细管和导热板之间的热交换率较高。
文档编号E04B1/74GK202730989SQ2012204448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4日
发明者顾仁华 申请人:泰州市海陵区欧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