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39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用于建筑、桥梁、海洋平台、通讯塔、输电塔、大型起重设备等领域的抗震消能设备有关,特别与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有关。
背景技术
屈曲约束支撑一般由核心受力部件、屈曲约束部件、无粘结隔离和可压缩层及端部连接部件等部分组成,基本受力原理是在屈曲约束部件的限制下,核心受力部件在整个受力过程中始终处于接近轴向受力状态而不会发生整体或低阶的局部屈曲,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拉压塑性变形从而消耗地震输入结构的能量。在正常使用或结构遭遇较小地震作用时,结构中设置的屈曲约束支撑能为结构提供有效支撑,而在中震或罕遇地震作用下,它将利用金属的屈服、滞回性能耗散地震能量, 保护主体结构,地震后可以方便地予以更换。屈曲约束部件作为屈曲约束支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足够的抗弯刚度,才能确保核心受力部件处于较为理想的轴向拉、压受力状态并产生拉压塑性变形,从而使得屈曲约束支撑发挥优越的耗能性能。现有的屈曲约束支撑中,屈曲约束部件一般采用整体钢管内灌混凝土、砂浆的方式来为核心受力部件提供约束。整体屈曲约束部件和置于其内的支撑内芯,灌注混凝土前需要在支撑内芯上涂覆或粘接防脱剂。其加工工艺复杂,核心受力部件对中性差,预留伸缩空间不易保证,可压缩部件在浇筑混凝土、砂浆时极易破坏等缺陷,致使屈曲约束支撑整体性能得不到有效控制,性能参数不稳定。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性能参数能得到有效保证,抗震消能效果好,可大批量生产,适用范围广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中屈曲约束构件由内部分别浇筑有填充层的上槽钢、下槽钢焊接而成,轴力构件位于屈曲约束构件内上、下槽钢交接处,在轴力构件两端头上分别有与之连接成一体的连接件,填充层可采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材料灌浇而成。上述的上、下槽钢内填充层的两端头相对应位置分别有卡槽,分别与轴力构件两端头连接成一体的两连接件上有分别与相对应的上、下槽钢内的填充层上的卡槽滑动配合的卡。上述的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或“H”形,上、下槽钢的填充层上分别有与轴力构件配合的贯通槽。上述的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上述的屈曲约束构件两端头分别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中的屈曲约束构件由上、下槽钢构成并在二者之间灌注填充层(砂浆或混凝土),避免传统形式中支撑内芯与钢管混凝土的一体化浇筑,因此支撑内芯表面无需再进行无粘结处理,也无需在支撑内芯上粘贴松软材料来预留轴向压缩空间,能够很好地解决传统形式在浇筑混凝土时无粘结材料局部破损和松软材料移位的问题,降低了生产施工的难度,同时也确保了成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可依据屈曲性能进行灵活的结构尺寸设计、制造工艺简洁清楚、性能参数能得到有效保证,特别适合工厂标准化大批量生产和现场按需选配安装,抗震消能效果好,可适用于建筑、桥梁、海洋平台、通讯塔、输电塔、工业设备及管道支架、大型起重设备等领域的抗震消能需求。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参见图I、图2,本实施例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构件I由内部分别浇筑有填充层2的上槽钢3、下槽钢4焊接而成。轴力构件5位于屈曲约束构件内上、下槽钢交接处。上、下槽钢内填充层分别有贯通槽6。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形。分别与轴力构件两端头连接成一体的两连接件7上有分别与相对应的上、下槽钢内的填充层上的贯通槽滑动配合的卡8。屈曲约束构件两端头分别有盖板9。盖板上有与连接件上的卡配合的卡槽10。实施例2 参见图I、图3,本施例2基本与实施例I同,不同处是上、下槽钢上的填充层两端头相对应位置上分别有与连接件上的卡8配合的卡槽11。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权利要求1.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屈曲约束构件由内部分别浇筑有填充层的上槽钢、下槽钢焊接而成,轴力构件位于屈曲约束构件内上、下槽钢交接处,在轴力构件两端头上分别有与之连接成一体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上、下槽钢内填充层的两端头相对应位置分别有卡槽,分别与轴力构件两端头连接成一体的两连接件上有分别与相对应的上、下槽钢内的填充层上的卡槽滑动配合的卡。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形或“H”形,上、下槽钢的填充层上分别有与轴力构件配合的贯通槽。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轴力构件横截面形状为矩形。
5.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其特征在于屈曲约束构件两端头分别有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用于建筑、桥梁等领域的组合式屈曲约束支撑,屈曲约束构件由内部分别浇筑有填充层的上槽钢、下槽钢焊接而成,轴力构件位于屈曲约束构件内上、下槽钢交接处,在轴力构件两端头上分别有与之连接成一体的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性能参数能得到有效保证,抗震消能效果好,可大批量生产,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E04B1/98GK202767277SQ20122047680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9日
发明者吴国庆 申请人:吴国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