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体防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900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盖体防脱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栅栏的盖体结构,具体讲是一种盖体防脱结构。
技术背景因栅栏由各种型材组成,加上许多型材顶部包含尖角结构,出于安全考虑,型材顶部一般需加装一个盖体。目前盖体的固定大都通过盖体与型材的过渡配合来实现。采用过渡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虽然操作简单,装配方便,但由于自然原因(如刮风等恶劣天气)及人为因素(如小孩好奇玩耍),盖体容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盖体不易脱落的盖体防脱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一种盖体防脱结构,它包括与型材顶部过渡配合的盖体,它还包括第一挂绳杆、弹性挂绳和第二挂绳杆,所述第一挂绳杆的顶部固定在盖体顶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挂绳杆的底部设有挡板,所述第二挂绳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型材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挂绳的上端缠绕挂接在挡板处的第一挂绳杆上,所述弹性挂绳的下端直接挂接在第二挂绳杆上。所述第一挂绳杆与盖体顶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挂绳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型材相对的两内壁上。所述弹性挂绳为橡胶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盖体在通过过渡配合固定在型材顶部的基础上,再在第一挂绳杆、弹性挂绳和第二挂绳杆的作用下成功实现防脱,有效避免了盖体在自然原因及人为因素下脱落,对型材顶部的尖角结构起到了安全防范的作用。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挂绳杆与盖体顶部一体成型,提高了第一挂绳杆的强度,所述第二挂绳杆通过焊接固定在型材相对的两内壁上,焊接固定可靠。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挂绳为橡胶绳,橡胶绳弹性大且不易拉断。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防脱结构的使用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盖体,2、第一挂绳杆,3、弹性挂绳,4、第二挂绳杆,5、挡板,6、型材,7、过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防脱结构包括与型材顶部过渡配合的盖体1、第一挂绳杆2、弹性挂绳3和第二挂绳杆4。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顶部固定在盖体I顶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底部设有挡板5。所述第二挂绳杆4的两端通过焊接分别固定在型材6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上端缠绕挂接在挡板5处的第一挂绳杆2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下端则直接挂接在第二挂绳杆4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挂绳3采用弹性大且不易拉断的橡胶绳。为增强第一挂绳杆2的强度,该第一挂绳杆2与盖体I顶部一体成型。另外,为便于弹性挂绳3进入型材6内从而顺利挂接在挂绳杆4上,型材6的顶部的侧壁上除了靠近栅栏内部的侧壁外,其余三个侧壁上均设有过绳槽7。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防脱结构由于增设有第一挂绳杆2、弹性挂绳3和第二挂绳杆4,能有效对固定在型材6顶部的盖体I起到防脱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盖体防脱结构,它包括与型材顶部过渡配合的盖体(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第一挂绳杆(2)、弹性挂绳(3)和第二挂绳杆(4),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顶部固定在盖体 (I)顶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底部设有挡板(5),所述第二挂绳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型材(6)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上端缠绕挂接在挡板(5)处的第一挂绳杆(2)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下端直接挂接在第二挂绳杆(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绳杆(2)与盖体(I) 顶部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挂绳杆(4)通过焊接固定在型材(6)相对的两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体防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挂绳(3)为橡胶绳。
专利摘要一种盖体防脱结构,它包括与型材顶部过渡配合的盖体(1),它还包括第一挂绳杆(2)、弹性挂绳(3)和第二挂绳杆(4),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顶部固定在盖体(1)顶部的内壁上,所述第一挂绳杆(2)的底部设有挡板(5),所述第二挂绳杆(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型材(6)相对的两内侧壁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上端缠绕挂接在挡板(5)处的第一挂绳杆(2)上,所述弹性挂绳(3)的下端直接挂接在第二挂绳杆(4)上。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防脱结构具有防脱落的效果。
文档编号E04H17/14GK202882543SQ2012205532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5日
发明者赵远远, 沈建根, 章康龙 申请人:嘉兴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