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陵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墓地是克服陆地陵墓占用耕地、山地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水下陵墓,其特征是:与传统的陆地陵墓相比将原本占用山地、耕地的陵墓安置在水下,并且在水下多个陵墓阵列后形成的区域进行编号区分。所述的水陵墓地安置于水下是包括自然水体的水下及人工水体的水下。所述的水下陵墓采用直接固定于水底、买入水底基质中的一种形式。
【专利说明】水下陵墓
【技术领域】
[0001]一种水下陵墓【背景技术】
[0002]亡者入土为安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人们的传统观念,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和时间万物一样,出于自然,也复归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殡葬形式从土葬变革为火葬,是殡葬形式的重大进步,将亡者的尸体进行火化,火化后的骨灰装在骨灰盒内,然后将骨灰盒存放在陵墓,每年缴纳一定费用。据相关统计,每个陵墓占地31平方米,并且多建在山地或耕地上,每多一个陵墓就等于减少31平方米的绿色植被,而且我国现已进入老龄化高峰阶段,未来20年左右,我国60岁以上老人可达3亿多,继续延续墓葬方法,全国将失去400多万亩土地,在寸土寸金的今天,死人与活人争地的局面将会愈演愈烈。
[0003]如果按水下陵墓进行墓葬,将亡者尸体火化后的骨灰装入骨灰盒并埋入海底墓穴,完全不占用耕地、山地,由于海底是一片还未开发的净地,亡者在这里也能更好的长眠。将陆地上的陵墓逐渐迁入海底,能够将原本用于陵墓的土地进行绿化或者种植经济作物等进行开发,对水土保持、提高绿化率、改善空气质量都是有明显益处的。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墓地是克服陆地陵墓占用耕地、山地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水下陵墓,其特征是:与传统的陆地陵墓相比将原本占用山地、耕地的陵墓安置在水下,并且在水下多个陵墓阵列后形成的区域进行编号区分。所述的水陵墓地安置于水下是包括自然水体的水下及人工水体的水下。所述的水下陵墓采用直接固定于水底、买入水底基质中的一种形式。
[0005]由于我国老龄化的加重,墓地的需求量也会大大的增加,以传统的做法将亡者火化入土为安,会导致墓地的数量急剧增加占用大量的山地、耕地,很快我们便要和亡者抢地。
[0006]距离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比斯坎岛大约5公里的海底,有一处名为“海王星纪念礁”的海底墓园,全部浸在大约14米深的海水中,其采取的是由水泥和死者的骨灰混合铸成,每个圆柱中可以容纳16个人的骨灰。与本发明相比,亡者的骨灰与水泥混合铸成圆柱厚,亡者的骨灰将无法取出,不便于以后的骨灰迁移。
[0007]使用水下陵墓,将墓地布置于海底、水下,将有以下益处。
[0008]1.减少土地的占用。由于我国的蓝色国土还未充分开发利用,有着大量的面积可以使用,将墓地安置于海底、水底代替传统的墓地,将大大减少土地的占用。
[0009]2.减少火灾的发生。每年由于烧纸等不文明祭拜活动引发的火灾非常多,将墓地布置于海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烧纸等不文明祭拜行为的发生,从而减少火灾的发生。
[0010]3.能够带动潜水等运动旅游项目的发展。水下陵墓环境安逸静谧,能够使亡者更好的长眠,每次祭拜时需要潜水进行,能够带动潜水运动旅游项目的发展。
[0011]近年来随着家庭宠物的增多,宠物死后很多主人也选择给宠物一个墓地,由于墓地的价格昂贵导致使得宠物墓地成为一种奢侈品,使用水下陵墓,不仅仅可以作为人的墓地使用,更可以给宠物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水下陵墓在水下的典型布置形式的剖面图。
[0013]图2是水下陵墓在水下的典型布置形式的俯视图。
[0014]根据图1所示,其中①-1是埋入水下基质的水下陵墓布置形式,①-2是直接固定在水底的陵墓布置形式。
[0015]根据图2所示,图中的矩形代表单个水下陵墓,在进行了矩形阵列后构成了一定区域,图2中显示了 4个矩形阵列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形式进行阐述。
[0017]本发明的墓地是克服陆地陵墓占用耕地、山地的不足,提出的一种水下陵墓,其特征是:与传统的陆地陵墓相比将原本占用山地、耕地的陵墓安置在水下,并且在水下多个陵墓阵列后形成的区域进行编号区分。所述的水陵墓地安置于水下是包括自然水体的水下及人工水体的水下。所述的水下陵墓采用直接固定于水底、买入水底基质中的一种形式。
[0018]本实施方式仅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典型实施形式,并不限制其其他的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水底墓地,其特征是:与传统的陆地陵墓相比将原本占用山地、耕地的陵墓安置在水下,并且在水下多个陵墓阵列后形成的区域进行编号区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陵墓,其特征是:所述的水陵墓地安置于水下是包括自然水体的水下及人工水体的水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陵墓,其特征是:所述的水下陵墓采用直接固定于水底、买入水底基质中的一种形式。
【文档编号】E04H13/00GK103912155SQ201310004037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7日
【发明者】陈启品, 刘志刚 申请人:青岛天力建筑加固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