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96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是指可以拆卸组合的舱体化房屋。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里,传统的建筑均为固定不能移动的建筑体,随着社会的迅捷发展,城市扩容,城市规划日新月异,到处都是拆迁重建。妨碍规划的固定建筑的拆迁重建其费用很高昂。拆迁的群众在几年的拆迁过程中,由于是临时居所也很难有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再有,再遇到很严重的自然灾害时,比如汶川地震造成大量的房屋倒塌,受灾群众没有居所,只能在重建过程中,几年的时间都居住在不通风、潮湿闷热的板房里,生活条件特别艰苦。
随着近几年的建筑行业的发展,出现了可拆卸移动的类似于集装箱的组合屋。通过六面可组合拆卸的集装箱壁组合成一个组合屋。该种组合屋其建造方便,但是其建筑形态千篇一律,没有美感。且该类型的组合屋在一层需要多个放置时,如果堆放在一起,则组合屋的几个面没有采光。也缺少可供使用的户外阳台空间。如果放开放置,在各个组合屋之间需预留一定的通道,则其占地面积太大。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在市场上开发出一种可组合搭建成类似传统建筑物的可拆卸式组合屋,该拆卸式组合屋可以任意搭建至少六层,可搭建组合成具有几个单元的一栋楼,其具有采光好、通风好、面积大、功能齐全的优点。但是其还存在有一定缺点。由于采用模块化建筑舱体单元进行组合搭建,其最小模块化建筑舱体单元体积必须适合交通运输,体积过大时无法在铁路及公路运输。且每次运输时,一辆车只能运输一个建筑舱体单元。在组合安装处,对各个舱体单元必须分别进行吊运及安装,然后再组合在一起。因此,其缺点是运输效率低,耗费的人力及物力巨大。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推拉式舱体房屋,其方便运输,提供了运输效率,且安装组合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包括一侧开口的大舱体和可置于所述大舱体内的小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滑轮,所述滑轮部分凸出所述小舱体的底部;在紧邻所述大舱体开口一侧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小舱体的至少两条支撑滑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滑 轨滑动带动所述小舱体进出所述大舱体。
在所述小舱体沿所述大舱体移动方向的前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供外力固定的推拉固定装置。
所述推拉固定装置为供拉力绳挂钩固定的螺孔。
在所述小舱体底部两侧的水平承重框架上的前后部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滑轮安装的空间。
位于所述小舱体的底部两侧最前端的所述滑轮安装在一根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小舱体底部的水平承重框架上。
所述小舱体的底板和舱体为独立结构。
在所述小舱体的顶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固定绳索用的可拆卸式固定件,在所述小舱体的底板四角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可拆卸式底板固定件。
所述小舱体的底部的水平承重框架框架呈L形,所述小舱体的底板放置在所述小舱体底部水平承重框架上。
所述支撑滑轨远离所述大舱体一端端面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在所述限位装置上开设有螺孔,在所述小舱体对应所述限位装置螺孔位置处开设有对应螺孔。
所述支撑滑轨通过螺栓锁固支撑在支撑体上,所述支撑体为地面或支撑架。
上述的推拉式舱体化房屋单元,具有大小两组舱体房屋,该大小两组舱体房屋单元在工厂时即可制作好舱体结构,并铺设好地板,小舱体房屋单元的舱体壁和地板为独立结构。通过滑轮及支撑滑轨,在运输时,将小舱体收纳至大舱体中,将支撑滑轨拆下装于大舱体中,减小了运输时体积,方便了运输,由于同时运输两组舱体,提高了运输效率。在安装组合时,仅需吊装大舱体至安装位置后,将支撑滑轨组合安装与大舱体开口一侧的底部上,通过将外部绳索固定于小舱体一侧的推拉固定装置,通过滑轮及绞盘,仅需一人就可以将小舱体从大舱体中沿着支撑滑轨拉出,并使小舱体位于支撑滑轨上,然后通过螺栓,将小舱体锁固在支撑滑轨上。支撑滑轨即用于将小舱体从大舱体中拉出或推回的轨道,在小舱体拉出大舱体后,其也作为支撑小舱体的底部支撑结构对小舱体进行支撑。当需要拆卸该舱体房屋时,拧下螺栓,将小舱体沿着支撑滑轨拉回大舱体内,拆下支撑滑轨,拆卸完后将装有小舱体的大舱体装车运输即可。极大程度地实现了运输体积小,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图1,运输状态下大舱体和小舱体结构示意图。
图2,大舱体和小舱体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图2中局 部D放大示意图。
图4,小舱体的底板被吊起结构示意图。
图5,大舱体、小舱体及支撑滑轨推拉结构示意图。
图6,大舱体、小舱体及支撑滑轨推拉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7,图5中局部A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大舱体和小舱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图5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图6中局部E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推拉式舱体化房屋单元,主要由大舱体、小舱体、支撑滑轨组成。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对该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参看图1至图10,其中。
大舱体1,在工厂预制生产。其包括底板、侧壁和顶板,大舱体的一侧开口,该开口的长宽高分别大于小舱体的长宽高,该开口一侧为和小舱体连接一侧。底板包括水平承重框架,当跨度大时,根据力学及承重计算,在水平承重框架之间可间隔设置数个水平支撑龙骨。承重框架的内侧呈L形,如此,承重框架和水平支撑龙骨构成一容置空间,地板层铺设在该容置空间内。地板层包括有防潮层和地板,根据需要,其还可以包括有保温层,避免地板吸潮和保温。顶板其结构与底板相似,其包括承重框架,可拆卸式固定在承重框架上的顶板面。顶板面包括有一防水层,可防止雨水渗入到大舱体内部。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在顶板上还可设置有排水槽排除积聚的雨水。
在底板和顶板的承重框架之间,根据受力情况,分别安装固定有数个承重支柱,在承重支柱上开设有安装槽,侧壁的侧壁板分别安装在承重支柱之间形成侧壁。侧壁设置有防水层、保温层,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加设防火层。通过加装保温层和防火层,进一步提高作为居住建筑物的安全和环保节能性能。根据需要在各侧壁上设置有门窗。
小舱体2,其体积比大舱体小,小舱体的长宽高均小于大舱体,如此,才可以满足小舱体收纳于大舱体之中。小舱体包括底板、侧壁和顶板及上下水平承重框架。底板25为独立结构,其包括底板承重框架及地板,地板铺设在底板承重框架上。根据需要,底板25可以单独被吊起移动。小舱体2的侧壁包括支撑立柱、侧壁板和上下水平承重框架,支撑立柱及侧壁板固定安装在上下水平承重框架之间。在下水平承重框架内侧间设置有挡片,在组合安装时,底板25安装在挡片上进行固定。在侧壁板包括防水层,为了实现节能环保,侧壁板还可设置有保温层和防火层。顶板的顶板面安装在上水平承重框架上。在顶板面上的四角分别设置螺孔,在螺孔内锁固有可拆卸式的挂钩,在底板25上对应的四角也设置螺孔,在螺孔内同样锁固有有可拆卸式挂钩。当需将底板吊起时,通过在底板和顶板四角的上下挂钩上分别设置吊索26,在吊索26上设置吊具27可将底板吊起悬空于小舱体中。
在小舱体2两侧的下水平承重框架的前后部位分别开设有供滑轮容纳的空间,在该空间内分别安装有滑轮,安装滑轮组成为前后两组滑轮21,该两组滑轮部分突出于小舱体的底部,保证小舱体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滑轮移动。位于小舱体最前端的那组滑轮分别安装在一固定轴两端上,该固定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下水平承重框架上。该组滑轮由于安装在固定轴的两端,在滑动时,该组滑轮不会左右摇摆,易于保证小舱体沿直线移动。因固定轴位于下水平承重框架内侧,如此结构,从小舱体外部看不到该固定轴,不会影响小舱体的美观。在小舱体的前侧壁上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可拆卸式推拉固定装置22,在本实施例中该推拉固定装置为螺孔,当 通过钢丝绳索拉动小舱体时,可将挂钩螺锁在螺孔内,将钢丝绳索固定在挂钩上即可,由于在小舱体前侧壁上的左右两侧都设置有螺孔,可保证在通过拉动钢丝绳索时,小舱体左右两侧受力均匀。
支撑滑轨3,在舱体房屋安装组合时,通过支撑体固定安装在大舱体开口一侧。根据场地需要,支撑体可以是处理过的地面或钢架结构支撑架。支撑滑轨3通过螺栓螺锁在支撑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滑轨3由两条平行滑轨组成。两条平行的支撑滑轨3之间的距离满足在小舱体沿着支撑滑轨3移动时,滑轮在支撑滑轨上滑行。支撑滑轨3的安装高度满足小舱体可以从大舱体中顺利移动至支撑滑轨上。在支撑滑轨远离大舱体的一端端面设置有限位装置31,用以限定小舱体沿着支撑滑轨的位移,不至于在移动过程中,滑出支撑滑轨造成安装事故。在本实施例中,该限位装置为限位块,在限位块上开设有螺孔32,在小舱体对应螺孔32的前侧壁位置处开设有固定螺孔23。
在运输时,小舱体及其地板层、支撑滑轨、支撑架等收纳于大舱体中,运输体积仅为大舱体的体积,方便运输。在安装组合时,先将大舱体吊装到位,然后在大舱体开口一侧安装支撑滑轨,支撑滑轨的高度满足小舱体从大舱体中水平移出。在小舱体移出前先将小舱体底板吊起,在小舱体的推拉固定装置上固定绳索41,在小舱体前面设置一定滑轮42,通过绞盘43卷动绳索将小舱体沿着支撑滑轨从大舱体中拉出,至小舱体拉至限位装置处拉不动时,小舱体拉出工作完成。然后通过螺丝穿过支撑滑轨的限位装置和小舱体上的固定螺孔,将小舱体和支撑滑轨上的限位装置锁固在一起用于固定小舱体。然后,将小舱体的底板放下调整至与大舱体的地板层平整度一致,将小舱体底板固定在挡片上进行固定即可。
当需要拆卸舱体房屋时,现将小舱体各处的固定螺丝松开,将小舱体的底板吊起,将绳索固定在推拉固定装 置上进行反向拉即可将小舱体收纳入大舱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包括一侧开口的大舱体和可置于所述大舱体内的小舱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滑轮,所述滑轮部分凸出所述小舱体的底部;在紧邻所述大舱体开口一侧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小舱体的至少两条支撑滑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滑轨滑动带动所述小舱体进出所述大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舱体沿所述大舱体移动方向的前外壁上分别设置有供外力固定的推拉固定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固定装置为供拉力绳挂钩固定的螺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舱体底部两侧的水平承重框架上的前后部分别开设有供所述滑轮安装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小舱体的底部两侧最前端的所述滑轮安装在一根固定轴上,所述固定轴安装在所述小舱体底部的水平承重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舱体的底板和舱体为独立结构;所述小舱体的底部的水平承重框架呈L形,所述小舱体的底板放置在所述小舱体底部水平承重框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小舱体的顶部四角分别设置有固定绳索用的可拆卸式固定件,在所述小舱体的底板四角上分别设置有对应的可拆卸式底板固定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轨远离所述大舱体一端端面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装置上开设有螺孔,在所述小舱体对应所述限位装置螺孔位置处开设有对应螺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滑轨通过螺栓锁固支撑在支 撑体上,所述支撑体为地面或支撑架。
全文摘要
一种推拉式环保舱体化房屋单元,其包括一侧开口的大舱体和可置于所述大舱体内的小舱体,在所述小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两组滑轮,所述滑轮部分凸出所述小舱体的底部;在紧邻所述大舱体开口一侧的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小舱体的至少两条支撑滑轨;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轮沿所述支撑滑轨滑动带动所述小舱体进出所述大舱体。将小舱体收纳至大舱体中,将支撑滑轨拆下装于大舱体中,减小了运输时体积,方便了运输,由于同时运输两组舱体,提高了运输效率。
文档编号E04B1/343GK103216007SQ2013101477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黄旭华, 张利宏, 郭俊泽 申请人:上海魔立方新型房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